自从苏联解体之后,美国一跃成为超级大国,实力很是强劲。
此时的美国一边大力鼓吹“民主”,一边想办法回击若干不肯归顺自己的残余势力,他们很多都是昔日对手苏联的小跟班。
有了前期的铺垫,自允是“世界警察”的美国,开始正式游走在世界各地“处理”繁杂的国际事务。
一、排除异己
20世纪90年代初,一个震撼世界的消息被传出,苏联解体了!
那个昔日强大的共产主义联盟分崩离析,而美国一跃成为当时世界的超级大国。
一些曾归属苏联的小国,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得不向美国低下头颅,从认错到服从,只是转瞬间的事。
然而,其中也有例外,譬如南联盟、伊拉克、利比亚这些苏联的“亲儿子”倚仗着昔日苏联曾援助的先进武器装备,以及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依旧坚守自我,拒绝与美国合作。
纵使明白美国会对这些不肯归顺的国家出手,但是当其联同北约联盟针对南联盟发动进攻的时候,着实有些出人意料。
毕竟,美国曾多次拉拢南联盟的总统米洛舍维奇,虽然屡屡碰壁,但是看美国的态度,一直以拉拢为主,不曾想突然就翻脸不认人。
1999年,在多次拉拢无效之后,美国带领北约各国联同南联盟的反对派一起攻打南联盟。
固然,南联盟有很大比例的苏联新式武器,但是,面对美国的强大军事实力依旧无可奈何。
最终,在经历长达78天的疯狂轰炸之后,南联盟放弃了科索沃。
然而,这还不够,美国要的并非是科索沃,而是整个南联盟,而此时的反对派正是美国为自己控制南联盟的傀儡。
随着北约的凶猛进攻,南联盟政府颓势尽显,
2001年4月,在美国大力扶持之下的南联盟反对派将南联盟当时的总统米洛舍维奇捉拿。
随后,这位曾风光无限的南联盟总统于一所联合国监狱中黯然离世,甚至连死亡原因都无法根查。
解决了南联盟,美国又将目光对准了昔日的老对手伊拉克。
其实,美国与伊拉克仇怨已久。早在苏联还在的时候,美国就率领英法等30多名“小弟”发动“海湾战争”。
但是随着伊拉克总统萨达姆接受海湾战争的停火协定,美国并不能明目张胆地侵吞伊拉克。但是当时的萨达姆政府已然与美国结下了血仇。
随着苏联解体,伊拉克仿佛成了美国的囊中之物。
2003年,美国将战火在一起在伊拉克的领土上燃烧。
此时,经过两轮海湾战争的伊拉克早已不复当初,在垂死挣扎之后,只能宣布失败。被迫下台的伊拉克总统
萨达姆于2006年12月被残忍绞杀。
相比前两个国家的总统,利比亚的总统卡扎菲曾虽然也是美国的“头号敌人”之一,但是他曾试图修复过和美国的关系。比如,在1993年他曾承诺放弃研制大规模杀伤武器。
直到21世纪初,在卡扎菲的带领下利比亚与美国关系改善良多。
甚至在2001年“9·11”事变之后利比亚总统卡扎菲曾强烈谴责恐怖活动。
2009年8月,利比亚总统会见美国国会议员麦凯恩,商谈军售问题。
然而,在2009年9月,纽约联合国总部公开发言中,卡扎菲的言论着实让美国心惊肉跳。
诸如“新型流感是某个国家为了军事目的施放的细菌武器”等言论更是让美国政府恨得咬牙切齿。
2011年3月,美国带领一众西方国家向利比亚进军,美国强大的空军力量让利比亚毫无还手之力,最终利比亚的总统卡扎菲于2011年10月被枪杀身亡。
独树一帜
当然相比南联盟、伊拉克、利比亚等反对者被打垮,还有一个小国家独树一帜,它依旧坚决站在反抗美国的阵营中,绝不妥协。它便是朝鲜!
1948年9月,在当时的强大联盟苏联的扶持下,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成立。
朝鲜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位置,它位于中国与俄罗斯这两个大国之间,称得上是亚洲咽喉。
这对于一直想要在亚洲培植力量的美国来说,将朝鲜收入囊中至关重要。
所以,随着朝韩战争的打响,美国开始逐渐介入,而看到韩国节节败退的颓势,美国毫不犹豫地发兵出战,他们试图利用此机会让韩国一统朝鲜半岛。
在美国看来,这是一场必赢的战争,毕竟双方实力悬殊,落后的朝鲜如何能是美国的助手?而且,朝鲜的伙伴中国,如今刚刚结束解放战争,如何有能力再支援朝鲜?
所以自战火燃起,他们已经将朝鲜当做囊中之物。甚至当时美国于朝鲜战场的麦克阿瑟将军曾扬言:
“要打到中国东北”。
然而,中国领导人一直密切关注朝鲜半岛的局势,在接到求援之后,我党迅速派遣中国志愿军支援朝鲜战场,在第一场战役开始中国志愿军势如破竹,一直将美韩联军赶到三八线附近。
随后,在我志愿军战士的英勇抗击之下,将美国军队打退到三八线之后,将美国人打到了谈判桌上。
对于美国来说,虽然将朝鲜半岛拿下对于自己日后在亚洲的行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他们低估了中国人民奋起抵抗的决心。
自从美军飞机跨过鸭绿江轰炸我国的那时开始,朝鲜战争就绝对不是简单的一次援助友邦,而是中国人民为了抵抗美国帝国主义对于全世界爱好和平者的蔑视和侮辱。
正面战场上节节败退的美国意识到中国绝对不会容忍卧榻之旁有他人酣睡,不仅如此,对于朝鲜战争的投入也远远超乎美国一开始的预料,这些都是中国人民英勇抗击的结果。
而与朝鲜战争不同的是,无论是科索沃战争,还是伊拉克、利比亚战争,都不曾有强大的外援派兵援助,以至于美国完全没有顾忌,可以单方面进行碾压。
“吃一堑,长一智”,朝鲜政府意识到军队的重要性之后于1955年提出“国防自卫”,以组建立强大的军队为落脚点,发展自己的军工产业。
此时,朝鲜不惜违背《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来秘密研发核武器。
哪怕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安理会等限制其发展,依旧没能遏制。
随后朝鲜的一大伙伴苏联解体,美国对于朝鲜的制裁愈发严峻,但是,朝鲜没有妥协,而是更加专注的发展自身的军工产业。
1994年5月,朝鲜因核项目调查被采取核制裁,第一次朝核危机爆发。而朝鲜依旧在默默研发核武器。
随着朝鲜第二任领导金正日的上台,“先军政治”计划于1995年1月1日被陆续展开。此计划以加强国防力量、军事第一作为朝鲜的第一要务,一切都要以军事工作为先和为重。
朝鲜政府深切地明白帝国主义的侵略本性永远不会变,想要生存下去,只能让其有所忌惮。
所以,他们积极采取一系列政策来优先发展、保障军工产业的发展,比如调整社会阶层秩序,将军人放在工人、知识分子、农民的前面;
保障军费开支,无论国家财政有多么困难,什么钱都可以省,但军费不能省,还要优先保证军费支出等等。
而南联盟、伊拉克,利比亚的先后“沦陷”,让朝鲜政府愈发坚信军事力量的重要性。
如2010年,朝鲜阅兵式上多种弹道导弹面世,2016年,朝鲜研发的氢弹等核武器发射成功。
这些美国都是对于朝鲜的忌惮所在。毕竟倘若他们攻打的成本和收到的损害高于得到朝鲜,他们绝对不会贸然动手。
攻打朝鲜的不必要性
相比对于伊拉克,南斯拉夫,利比亚等国家发动战争,培植反对派傀儡的便利性,以及从中获得的利益角度来看,美国攻打朝鲜具有很多的不必要性。
一方面,从地理角度而言,美国攻打朝鲜的难度比前三者要高得多。
毕竟伊拉克,南斯拉夫,利比亚等国家位于中东地区,美国并非孤军作战,完全可以和北约一起协同作战。而朝韩两国的交界处地势复杂,从山川到地洞,在众多天然掩体的掩护下,哪怕强大如美国空军,依旧多重受限。
而且,朝韩接壤,战争时刻有转移到韩国的可能。此外,由于朝鲜与中俄两个大国接壤,获得援助的可能性很大,这就意味着美国要面临更大的国际挑战。
毕竟,在曾经的朝鲜战场,美国深刻地了解了中国志愿军的厉害,如何能够再轻易尝试?
另一方面,从利益角度出发,美国攻打中东国家获得的利益更大。毕竟,朝鲜的矿产资源比身处中东的石油国家要贫瘠得多。
而且,在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初衷里,争夺石油等矿产资源始终占据首要地位。
于是,美国从幕后转移到台前,联合北约一起发动伊拉克战争,极大的削弱了伊拉克的势力,将中东地区的控制权牢牢地把握在手中。
一方面,从利益角度出发,美国攻打前三者获得的利益更大。
毕竟,朝鲜的矿产资源比身处中东的伊拉克,南斯拉夫,利比亚等国家要贫瘠得多,美国打下朝鲜在经济上的利益会缩水不少。
而且,在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初衷里,争夺石油等矿产资源始终占据首要地位。
从人文角度而言,在中东地区的伊拉克,南斯拉夫,利比亚等国家内部存在很多矛盾,美国很容易从内部瓦解他们。
然后从中培植衷心自己的反对派傀儡,而朝鲜相对闭塞,而且上下一心,抵抗外敌,这就将代表倘若美国发动战争很可能被界定为侵略战争,很难站住脚。
比如,在利比亚战争中,卡扎菲带领的利比亚政府腐败严重,得利比亚人民怨声载道。
面对百姓的反对和起义,卡扎菲以暴制暴,多次采用武力镇压,从公开绞丝反动派,到处决与自己思想违背的政治家,卡扎菲宛若暴君一般独裁。
这便给了“世界警察”“帮助”利比亚维持正义的理由,以美国为首的几个国家带着“人道主义”的口号,以战争形式直接干涉利比亚内政,而利比亚的石油、黄金便是美国等参与国家最好的战利品。
要知道,卡扎菲带领下的利比亚政府富得流油,他们拥有143吨黄金储备,以及储量丰富的石油资源。
面对巨额财富,卡扎菲有些飘了,他试图通过黄金创建泛非货币,挑战美国美元的权威,让美国吞并其资源的心思直接落实到军事行动中。
而相比利比亚政府的残暴,朝鲜政府的为政能力很强,拥有民心,且从未放弃发展自己。
自朝鲜战争后,朝鲜政府一直大力发展自己的军事力量,从弹道导弹等新式武器的研发,到不顾反对默默研发核武器,朝鲜政府不遗余力地发展其内部的军事力量。
而且对于群众的思想工作做的很是到位。经过多年的发展,哪怕如今苏联早已解体,朝鲜的军事力量依旧比美国落后不少,美国依旧心有顾忌。
而且,朝鲜的战斗决心很是坚决,自一开始,朝鲜就表现得很坚决,哪怕鱼死网破,也从来不愿意妥协。
而这团结的民族精神,很大程度上是美国进攻、拿下朝鲜的阻碍。而且哪怕拿下朝鲜,付出颇为惨重的代价,对于美国来说也是得不偿失的。
毕竟,固然朝鲜的战略地位对于美国来说很重要,但是,美国一直将朝鲜视为遏制中俄的
中介,在未取得朝鲜控制权的同时,美国已经于日韩驻扎了美军事基地,所以占据朝鲜并非紧急之事。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其实,美国的处世方法很容易把握,无非就是先评判是否有利可图,然后去衡量利益大小与其中的损失多少罢了。
但是由于其实力强劲,不断将战火于世界燎原,着实令人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