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北京挖出太监李莲英墓,紫红色棺材内只剩头颅,究竟怎么回事?
创始人
2025-07-12 17:02:32
0

太监李莲英的墓被发掘,里面究竟是怎样的景象?

在北京阜成门外不远处,有一个名叫

恩济庄

的地方,这里是清代雍正皇帝御赐的太监墓地

,据不完全统计统计,

先后有2700多名太监葬在此地

。不过,绝大部分太监的地位并不高,因此他们都是草草下葬,有的甚至连坟头都没有,更别说墓碑什么的了。但在这其中有一座

“李公之墓”

却是例外,

这座墓不仅修建豪华,甚至比某些官员的陵墓规格都高,

想必,

这位李姓太监生前的地位不低

,而在清朝,

符合这一条件的太监恐怕只有李莲英了

李莲英是当年慈禧太后身边的红人

,倍受恩宠,地位极高。据记载,

他的本名叫李进喜,出生于1848年,在兄弟四人中排行老二。

由于家中贫苦,

在8岁的时候便被家人送入宫中当了太监。

一开始的时候,

李莲英只是郑亲王端华府中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太监,

相传他是因为梳头技术高超,

在同乡太监的介绍下,成了慈禧身边的梳头太监

虽然梳头太监的地位不高,但

李莲英会来事,不仅懂得揣摩主子的脾气和喜好,还知道如何能讨得主子欢心。

就这样,李莲英成功引起了慈禧的注意,并多次被提拔,

年仅26岁就做到了储秀宫掌案首领大太监,

这是不少入宫几十年的老太监都没能做到的。

之后的日子里,

随着主子慈禧的权力越来越大,李莲英也如同坐火箭一般平步青云

,到

31岁时,已经做到了四品花翎总管

。按照当时宫里的规矩,

四品已经是太监的最高级别了

,慈禧也不能打破规定,于是便

破例允许李莲英以四品的职位戴二品花翎

,可见当时慈禧对李莲英有多宠信。

当时,

李莲英整日想的都是如何讨好慈禧,而其他官员都是想得如何讨好李莲英,好让他在太后面前美言几句,甚至还有不少朝中官员居然认李莲英当义父。

为此,李莲英收了不少干儿子,也

捞了不少油水

。据说他40岁生辰的时候,慈禧还专门为他督办了生日宴会,前来道贺的人踏破门槛。这引起了不少大臣的不满,

纷纷抨击李莲英

收受贿赂,干预朝政,广植私党

不过这些抨击并没有任何结果。

其实,

以慈禧强势的性格来看,李莲英干预朝政一说不太可能

,而抨击他的大臣也拿不出实质性的证据。但李莲英的贪财却是证据确凿,

除了收受了大量贿赂以外,他还经常敲诈朝中官员,但凡经他手,没个一百多两别想办下来。

对于这些,想必慈禧也是知情的,但只要没有胡作非为,并把她伺候得舒服了,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慈禧去世后,大太监李莲英的下场如何?

1908年慈禧去世,李莲英永远失去了靠山,

为了避免仇家报复,

李莲英办理完慈禧的丧事,便辞职归乡了。3年后,李莲英也去世了,死后便葬在了恩济庄。

不难想到,这位传奇太监生前捞了不少油水,

死后陵墓中的珍贵随葬品自然也就不会少

。于是,不少盗墓分子便盯上了这块肥肉。

当时中国正值战乱

,百姓民不聊生,不少人为了能有口饭吃,便开始打死人的主意。这段时间是盗墓活动最为猖獗的时候,

而李莲英的墓自然也没能逃脱,就连陵墓地面上的建筑也全被破坏殆尽。

至此,

李莲英墓的下落葬成了一个未解之谜。

直到上世纪60年代,

恩济庄所在的位置正准备兴建一所学校,

不料在施工的时候却意外挖出了一座古墓。

经过勘探后发现,这居然是大太监李莲英的墓,众人顿时来了兴趣,当即决定将其挖开来看看。

按理说李莲英作为一个太监,他的墓规格应该不算太高,可在发掘过程中,专家却发现,李莲英的墓不仅规格高,还十分坚固。

整个墓室的

封土采用了三合土,而封土之下还有坚固的花岗岩,

传统的发掘手法根本无法打开,考古队

一连报废了三个锤子,也只是砸掉了一点皮毛,根本无法进入墓室。

众人不由得产生疑问,李莲英的墓怎么修得比某些王侯墓都要坚固呢?

有人猜测,这么做或许是为了防止仇家报复。

要知道,李莲英仗着慈禧的恩宠,也做了不少见不得人的事,得罪了不少人。

据说,在他下葬的那天,

有四个棺材同时出殡,出城后分别朝不同的方向走去。

这么做无非是为了掩人耳目,防止被仇家或者盗墓贼惦记,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何他的墓修得如此坚固了。

就在众人一筹莫展之际,突然有人发现,

李莲英墓顶部的宝顶,边上是用铁皮圈起来的,存在着不小的缝隙。

于是大伙灵机一动,

先是将钢钎沿着缝隙打入宝顶内部,然后利用杠杆原理将顶部的封石给撬了出来。

就这样,李莲英的墓终于被打开了。

进入墓室后,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口紫红色的棺材,可让人感到惊悚的是,这口棺材居然有被人移动过的痕迹。

本以为是盗墓贼干的,可经过对墓室的勘探后发现,这

座墓并没有遭到盗掘,一时间所有人议论纷纷,甚至有人猜测是诈尸了?

吓得众人连连后退,这时,人群中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者开口说道,

墓室中应该渗入过积水,将棺材抬了起来,这才造成了移动的痕迹。

经过检查后,墓室中果然有积水留下的痕迹,众人不禁松了一口气,随后便将目光放在了李莲英的棺材上,

迫不及待地想看看这位传奇太监究竟有哪些珍贵随葬品

李莲英的棺中只剩一颗头颅,究竟是被人杀害,还是另有隐情?

很快,

棺材就被打开

,只见

最上面是一堆厚厚的衣物,想必是李莲英生前所穿,而衣物下则是各种宝物,包括宝石、玉器、怀表等足足有50多件。

等随葬品全被清理出来后,李莲英的遗骨终于露了出来,让人震惊的是,

他的身体居然不翼而飞,棺材中只剩下了一颗头颅,看起来十分瘆人。

这让人感到十分不解,既然李莲英的墓没有被盗过,说明他下葬时就只有一颗头颅,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李莲英的死因。

一直以来,关于李莲英的死存在各种说法,最普遍的说法是李莲英吸食鸦片过多,最后引发痢疾而死,

不过从他墓中身首异处的景象来看,他的死因显然没有这么简单,

很有可能是被人杀害的,可凶手又是谁呢?

为何要对一个已经没有权力的老太监下手呢?关于这件事,在民间流传着多种说法,其

中流传最广的主要有三种。

第一便是当年李莲英在宫中得罪的人

。前面说过,

朝中有不少人抨击李莲英宦官干政,广植私党,恨他的人不在少数。

但很快有学者否定了这一说法,因为

李莲英虽然贪财,但却处事圆滑,不太可能得罪人,而且宦官不得干政一直都是铁律,李莲英大可不必冒这个风险,

而那些抨击他的人也从来没有找出李莲英干政的证据。

至于为何要抨击他,估计也是不敢骂慈禧,只能骂慈禧身边的太监出气。

第二种说法,认为李莲英是被变法派或者革命党所杀。

当年戊戌变法时,以慈禧为首的顽固势力对变法派残忍镇压并杀害

,而李莲英作为慈禧身边的太监,当时必然是站在自己主子这边的。因此,便有人认为,

是变法派记恨李莲英,于是将其杀掉泄愤。

但这一说法也不太现实,因为

当时参与变法的都是一些主张民主的文化人,比如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即便变法失败了,这些人也不屑于干杀人泄愤的勾当。

至于革命党更不可能,虽然李莲英死的时候正处于辛亥革命时期,但他那会儿已经退休好几年,而且

杀一个老太监对革命也起不到任何作用。

第三种说法认为李莲英是被谋财害命。

李莲英贪财是人尽皆知的,而他在慈禧身边几十年,也确实揽了大量的财富。

不过他

一生无儿无女,也没什么亲信,慈禧死后更是失去了靠山,

因此这位有钱的孤寡老人难免被人惦记。于是便有人猜测,他

可能是被佣人又或者是悍匪谋财害命。

这个说法确实有可能,但事情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

真相也无从考证。

或许他的死因只能随着清王朝的覆灭,永远掩埋在历史中。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难... 有多少人爱读武侠故事,就有多少人不喜欢它,爱读武侠故事的人自然是向往书中那种快意恩仇的人生,而不喜欢...
原创 德... 这几年有很多西方学者,喜欢拿中国和1914年前的德国做对比,那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原因很简单,因...
原创 赵... “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这是民间对《三国演义》中武力值最高的几员武将的排名。赵云在这个排...
原创 他... 新华社香港分社成立于1947年,在香港正式回归之前,新华社香港分社主要承担两项任务,其中第一项任务是...
原创 李... 公元617年,天下大乱,农民起义军蜂起云涌,统治阶级内部也分崩离析。李渊在其次子李世民等人策划下,决...
原创 隋... 细腰扎臂膀,双肩抱拢,体态妖娆。——《兴唐传·第九十回》 这是《兴唐传》中关于隋唐女将新月娥的描写。...
原创 刘... 从刘备创业开始,赵云便跟随刘皇叔东征西讨。相对于关羽张飞的亲疏,马超防御魏军的责任重大,哪怕就是黄忠...
原创 洪...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正如诗中所言,男人立于天地之间...
原创 曹... 在三国时期,曹魏曹操被称为“奸雄”,一是因为他反复无常,疑神疑鬼;二则是由于他心狠手辣且足智多谋,他...
原创 他... 万历年间,日本的丰臣秀吉发动了侵略朝鲜的战争,并有意进犯明朝。明神宗得到朝鲜的救援书信后,立即让兵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