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中华民族起源:史前考古重大突破,难怪中国选用表意汉字
创始人
2025-07-12 04:32:19
0

2004年,“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正式启动,经过十多年的研究,其中重大成果之一是“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

其中,“实证”了中国具有“百万年的人类史”,即证明中国存在百万年连续的古人类活动。按照非洲起源说,现代中国人起源于非洲,但如何解释“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笔者认为,虽然官方没有否定现代中国人非洲起源说,但这一结论已经让其站不住脚了。至于非洲起源说的依据——基因推算,如果不能被实践检验,或不能解释事实,无疑是存在问题的。

因此,从“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结论来看,现代中国人应是“本土起源附带杂交”,即中华民族主要是由本土起源的中国人形成的。

这里有一个小插曲,即1894年西方学者拉克伯里写了《中国上古文明的西方起源》一书,声称公元前2282年两河流域的国王Nakhunte带领巴克族来到中国,征服了原住民,传播了西方文明,最终奠定了中国历史的基础,这就是“中国人种西来说”。其中,Nakhunte是黄帝,巴克族是“百姓”的转音。

当然,这种浓郁的西方殖民主义观点早已被推翻,上个世纪考古已经证实中华文明一脉相承,不可能是西来的,但其变种至今却还流传,根本目的在于想要否定中华文明的原生性,从历史层面将中华文明置于西方文明之下。

问题在于:主要是由本土起源的中国人形成的中华民族,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对此,史前考古取得重大发现,由此也可以看到中国古人为何选择“表意汉字”,而不是表音文字。

史前六大文化区系

上个世纪,经过数十年的考古探索,学者苏秉琦取得重大突破,发现距今约3000~8000年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很多地区文化彼此之间互有交流和影响,但也出现区域内的文化出现趋同性,于是归纳出“六大文化区系”,即北方区系、中原区系、东方区系、东南区系、西南区系与南方区系。

比如,在距今5000年多时,北方区系出现红山文化,东南区系出现良渚文化,中原区系出现仰韶文化与郑州双槐树遗址古国(又称河洛古国),东方区系的大汶口文化等。

也就是说,各个区域内的上古人类,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整合与重组之后,本区域内的文化逐渐趋同,同时陆续出现区域古国——相当于区域文化中心。如果任由独立发展,六大文化区系可能就会形成六个国家、或更多国家传承下来,变得像欧洲一样邦国林立。

但接下来,一方面是各个文化区系之间互相交流影响,比如红山文化与仰韶文化、乃至与安徽凌家滩文化等都有过交流,良渚玉琮也出现在陕西石峁遗址等;一方面各个区系之间存在冲突,比如大汶口文化与仰韶文化在河南和鲁西犬牙交错互有产生,后来夏商周与东夷存在长期争斗。

总之,在交流与冲突之中,六大区系渐渐融合,其中北方、中原与东方区系汇流构成了夏商周三代的黄河文明,西南、南方、东南三区系则最后汇集而成了长江文明,最终在周秦之际融合为一。

需要注意的是,周秦之际中国虽然融合为一,但各个文化区系内,依然还保留了各自的一些特色,比如各种方言和各地风俗习惯等,背后说明这是一种文化包容上的融合,与西方殖民传统大不相同,或许这也可以解释为了西方殖民、中国却不殖民的原因所在。

难怪中国选择汉字

上述谈到,六大文化区系在交流与冲突中,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主干,而这一形成过程,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中国选择汉字系统,而不是类似西方那样的字母文字。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工具载体,使用什么样的工具,其实和语言本身无关。比如,如今汉语可以用拼音表达,当然拼音问题太多,远不如汉字表达的清楚与准确。但对于先秦中国人来说,非得选择汉字不可,不太可能选择其他文字系统。

六大文化区系之间,虽然存在互相交流,但依然各有文化特色,即各个区系有独立建国的文化基础。因此,想要消除文化隔阂,其中之一就要有彼此能交流的文字工具。

但中国面积庞大,存在诸多文化,使用表音文字的话,时间一长必然会出现语言隔阂,毕竟“十里不同音”,比如吴语区就非常特殊,若非汉字粘合,吴语区很容易与朝廷产生隔阂。与此同时,在没有印刷术印刷书籍、以锁定读音的情况下,也不可能大面积的推广表音文字。

也就是说,想要在中国广袤疆域、诸多文化中具有普适性,满足各地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非得使用表意的汉字不可,表音文字更容易导致隔阂而不利于交融。

最后,关于本文话题,还有三点值得一谈:

首先,西方国家的形成是从点到面,由点逐渐征服扩张到面,但中国是无数个点的逐渐融合,由此形成了中华民族与中国。中西国家形成过程,存在巨大的区别。所以,西方国家往往是单一民族与文化,而中国却是多民族与多种文化的融合。

其次,根植于中华文明基因里的包容性,其中之一的来源,应该是农耕经济方式,天然需要协作,天然需要人力支撑,因此不可能像西方那样殖民。而西方是掠夺式的商业文明或海盗文明,是“零和博弈”,天然不具有包容性。

第三,汉字适合多种文化、多民族使用,不仅满足彼此沟通,还能保留自身特色,这一点已被历史所证明。未来,人类理应走向融合,就像六大文化区系融合为中华民族一样,那么届时最该使用什么文字呢?以如今各国文字情况看,恐怕非汉字莫属!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上海一求职者询问双休遭HR辱骂... 7月11日,上海的朱女士告诉《正在新闻》,她在招聘软件上找工作,向上海谦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投递了简历...
原创 为... 独孤伽罗,隋朝开国皇帝杨坚的皇后,她爹独孤信是北周国的大司马,被封为卫国公。独孤家族本来是鲜卑族,但...
原创 层... 90年代的车臣战争,使得这个高加索地区与俄罗斯政府的矛盾开始被世人所知。这一阶段也出现了许多知名的车...
原创 大...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古人们非常有智慧,发明了很多有用的东西,有些东西至今我们依然在使用,不过...
原创 曾... 和曾国藩同一时期的杰出人物有很多,郭嵩焘就是其中一个。 要了解曾国藩认人识人用人的水平,我们只需要从...
原创 我... 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夏朝是一个备受瞩目却也鲜为人知的王朝。我们耳熟能详的“大禹治水”、“尧舜禅...
原创 关... 关羽已经成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大杀神”,《三国演义》中曾经统计过他的杀人数量,是杀死武将最多的人,...
原创 顺... 大唐初年,在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杀了兄长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之后,便纳元吉之妻杨氏入宫侍寝。 ...
原创 亚... 巴勒斯坦,位于中东,由加沙和约旦河西岸两部分构成。加沙的领土面积为365平方公里,约旦那边的面积为5...
原创 高... 高迎祥在子午谷全军覆没,说明他没读过书,无知者无畏 高迎祥不是魏延,孙传庭也不是夏侯楙。高迎祥没佯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