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已经停止工作6年的傅崇碧少将,接到通知回北京,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在内心深处隐隐感觉到,有什么事情发生。具体也说不上来,总之内心是喜忧参半。
喜的是自己的问题或许得到了解决;忧的是,或许有意想不到的残酷斗争。
当他临走前,所在部队领导请他吃饭,凭借多年的感觉认定,去北京喜大于忧,心里有底了。
当飞机到北京后,他被安排到西直门招待所住下。叶帅、聂帅让人捎话给他“带耳朵不带嘴”,意思就是多听多看,少讲话。
几天后,周总理要找他谈话,派车把接到305医院。周总理一见他握住手说:见到你,我太高兴了!
周总理为何见到傅崇碧如此激动呢?
1966年,周总理主持首都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在会上叶帅宣布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傅崇碧兼任卫戍区司令员。
对于这项任命,他有些始料未及,卫戍区是保护党中央的重用单位,让自己挂帅,确实突然。他很想推辞,但这是毛主席批准,周总理同意的,不服从命令也不行。
在他的领导下,卫戍区进行扩编,人数一度达到10万。卫戍区的工作,很多可以绕开北京军区,直接由周总理和叶帅指挥。
在特殊时期,傅崇碧一直在周总理的直接指示下工作,在特殊时期保护了一大批党政军高级干部;执行特殊紧急的临时任务,确保北京的稳定局面。成为周总理最信赖,并且离不开的得力助手。
1968年,他无辜受到冲击,与杨成武、余立金被称为“杨余傅事件”。至于发生了什么,他也是多年后才知道时期的来龙去脉。
当时掀起了“军内一小撮”,傅崇碧被莫名其妙送到沈阳军区工作,并被监禁起来,对他来说是无妄之灾。
在东北下放劳动多年,直到1974年,他的问题才有转机,被送北京。
周总理见到这位昔日的得力干将自然倍感亲切,有能力,有胆识。为此,周总理吩咐北京军区司令员陈锡联,照顾他的生活,需要什么可以帮助他。对他说身体好了可以工作,我知道你受苦了。这让傅崇碧内心很激动,很温暖。
之后,傅崇碧恢复北京军区副司令员职务,北京卫戍区司令员等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