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县的宿山乡,是按山起的名,“宿山”原名“宿娘山”,后人把“娘”字省略了,为啥叫宿娘山呢?这里头有个故事。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韩信原投项伯反秦,项伯死后,就在项羽那里,项羽这个人骄傲跋扈,他见韩信身子瘦弱、很看不起他,仅仅给了他个执戟宿卫的小官儿。韩信觉得这样下去没出息,听说刘邦重视人才,就想偷偷地跑去投奔刘邦。恰巧那天他娘来看他,韩信恐怕项羽知道他跑了难为他娘,就弄了一匹马,驮着娘走了。项羽的谋士范增知道了这件事,忙对项羽说:“韩信是个有本领的人,我多次叫你重用他你不用,现在要跑到刘邦哪里,不等于咱们放了一支虎又回头来伤咱吗?”项羽虽然看不起韩信,但也不愿让他投奔对手刘邦啊!就叫范增派人把韩信抓回来。
韩信带着娘跑到现在的“宿山”,天已黑了,就安排娘在山上的小庙里住一夜。第二天一早,韩信对娘说:“娘啊,我现在是一个逃犯,若被项羽逮住了,准会杀头的,也会连累你,不如你骑着马回家吧!”娘听说孩子要和自己分手,实在舍不得,但在那世道,又有啥法子!她叫韩信骑着马快跑,不要管她。韩信又劝娘说:“我骑马虽然跑得快、可目标大,更不安全,再说:“你年纪大了,走路艰难,我又怎能忍心呢?”娘想想也在理,但是一旦分离,不知哪时再能相见,只好和儿子抱头大哭一场。
韩信把马牵到一块大青石旁,让娘踩着石头上马。由于娘的身重脚小,石头被踩凹下去一个很深的脚印,仍是上不去;韩信只好把娘抱上马。娘又千叮万嘱方才走了。后来韩信和娘住过那山就叫“宿娘山”。娘踩着上马的那块青石头就叫上马石。不信,你可去看看,那块石头上如今还留着一只小脚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