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家里并不穷的秋瑾,为何会离家舍夫,走上武力推翻清朝之路呢
创始人
2025-07-11 07:02:45
0

#优质作者榜#

秋瑾,是为推翻数千年封建统治而牺牲的女烈士,她为辛亥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她提倡女权女学,为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其实,秋瑾的家境还算富裕,那么有人或许要问了:她为何要走上反清的道路呢?这正是本文要探讨的话题:

家里并不穷的秋瑾,为何会离家舍夫,走上武力推翻清朝之路呢?

一.虽有优裕的生活,却受旧习俗迫害

秋瑾,初名闺瑾,乳名玉姑,字璿卿,号旦吾。东渡后改名瑾,字竞雄,自号“鉴湖女侠”,笔名秋千,曾用笔名白萍。籍贯浙江山阴(今绍兴市),1875年11月8日(光绪元年十月十一)出生于福建省云霄县城紫阳书院(七先生祠)。

秋家是一个官宦家庭,自秋瑾曾祖起世代为官。她父秋寿南,官湖南郴州知州。嫡母单氏,为浙江萧山望族之后。由于祖父、父亲都曾为清朝官吏,所以,她的童年是在优裕的生活和欢乐之中度过的。

秋瑾稍大即进入家里私塾读书,念的是《三字经》《百家姓》《神童诗》等,但在兄妹四人中,她爱读的却是诗词,明清小说和笔记传奇等。在翻阅这些“闲书”时,她看到外面不一样的新鲜世界。

因此,秋瑾特别仰慕的是那些古今英雄豪杰,在很小的时候就写过诗句:“今古争传女状头,红颜谁说不封侯?”“莫重男儿薄女儿,始信英雄亦有雌。”这是秋瑾为明末两位女中豪杰秦良玉、沈方英写的诗作《题芝龛记》中的两句。这说明,她从小不仅仰慕英雄豪杰,进而还立志要做英雄豪杰那样的人。

于是,身为女孩的秋瑾,自幼便身带豪气,喜好习武。然而,对于一个处于封建时代的女孩子来说,习武非常不易,因为秋瑾也和其他女子一样从小缠了脚。

在每次习武之后,秋瑾的裹脚布上都渗满了鲜血,疼痛难忍,但她想到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便咬紧牙关坚持下来,从不叫苦喊疼。仍然每天都保持闻鸡习武,挥刀舞剑,骑马驰骋于山野之间。后来,在革命活动中,她从小练就的本领,还真派上了用场。

秋瑾虽然是在优裕的生活和欢乐中度过的童年,但使她终生痛恨又无奈的一件事就是缠足,这是旧礼教旧习俗害了她。同时也让她从中深切体会到,妇女们一定要觉悟起来,向封建旧礼教宣战,到社会革命中去争取妇女的彻底解放。

二.包办婚姻束缚远大志向

因为从小性情豪爽、热情奔放,秋瑾逐渐长成了有着远大志向的女子。但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条件下,封建礼教和传统习俗却让她陷入了痛苦的深渊。1896年5月17日,由父母包办秋瑾嫁给了一个胸无大志的纨绔子弟王廷钧。

王廷钧虽曾读过书,但胸无大志,只知吃喝玩乐,随波逐流。而秋瑾的婆婆也是思想顽固、性情暴躁,对秋瑾要求非常苛刻的人。结婚以后,秋瑾每天都要早晚两次去向婆婆请安,一举一动都要严守家规,稍有不慎,婆婆就要当面指责。

作为心怀大志的秋瑾,面对这个家富却无志、庸碌且无能之夫,肯定非常反感,因此,她在王家每日彷徨苦恼,犹如困兽。秋瑾在写给大哥的信中曾说道:“吾以为天下最苦最痛之无可千语者, 惟妹耳......”秋瑾还在《精卫石》中借主人公黃鞠瑞之口,抒发了对婚事的不满:

“有个财主苟百万,家中新发广金银。公子今年十六岁,闻言相貌尚堪增。闻我家大小姐多才貌,特请了魏大人君之做媒人。大小姐亦是多烦恼,曾把微词柬母亲。太太因为苟家富,无百爱惜女儿身,回言自己休多管,做主还须父母亲,岂有自己休不怕,三从古礼岂无闻?小姐始此生了气,终朝至夕不欢欣。”

1899年戊戌政变后,王廷钧花了上万两银子捐了一个户部主事的京官,于是,全家搬到了北京。在京的王廷钧整天忙着迎官拜客,极尽阿谀奉承,还结交了几个贝子、贝勒,常常是花天酒地,酒醉如泥,甚至彻夜不归。这使得秋瑾与夫越来越疏远冷淡。

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到1901年9月7日,西太后逃往西安,不久,为了苟和图安,李鸿章代表清政府在《辛丑条约》上签了字。中国社会更加黑暗,彻底沦为殖民地。革命志士陈天华《革命军》《猛回头》《警世钟》等人的进步文章,早都对秋瑾的思想产生巨大的影响。现在更是让她明确地认识到:“反对封建,推翻清朝统治”是人生必须走的道路。

三.毅然踏上革命道路

秋瑾早在婆家双峰荷叶时,就常与唐群英、葛健豪往来,“情同手足,亲如姐妹,经常集聚在一起,或饮酒赋诗,或对月抚琴,或下棋谈心,往来十分密切”。后来3个人被誉为“潇湘三女杰”。后来到北京后,秋瑾又结识了几位进步女性。

再加上秋瑾经常用心读报读书,思想境界大为开阔。终于让她冲破封建家庭的樊篱,由苦索苦争,奔向反封建的革命之路。秋瑾为表示决心还毅然脱掉了女儿装,坚立男儿志。

就这样,从小心怀大志的秋瑾,在封建樊篱中苦索苦争8年之后,终于走上了爱国反清之路,促使她奔向了一个广泛的天地,成为顶天立地的巾帼英雄。

1904年6月28日,秋瑾在上海乘上“独立号”轮船,7月2日船到日本神户,4日乘火车到达东京,开始了她的留学生涯,彻底走上了反清爱国的革命人生之路。

四.笔者感悟:

家里并不穷的秋瑾,为何会离家舍夫,走上武力推翻清朝之路?是因为她所处的时代背景、个人经历和个人性格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她深感民族危机和国家无能的痛苦和愤怒,同时也具有强烈的爱国心和责任感。

在从小胸有大志的秋瑾示范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认识到清朝政府的腐败和无能,并积极投身于反清革命的浪潮之中。最终,在秋瑾等革命先烈的英勇奋斗下,清朝政府被推翻,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我们应该向革命先烈学习,学习他们舍弃家庭优裕条件,勇敢走向反封建的战场,为争取中国百姓的幸福生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珍惜现代的美好时光,为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

本文由“老吴侃国学今用”原创,欢迎关注,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2... 你敢相信吗?韩国第六任总统、韩国军人、政治人物的卢泰愚曾公开表示,自己的祖籍在中国的山东省济南市长清...
四年级上册语文写字表字帖描红5... 今天为大家分享:四年级(上)语文写字表字帖描红,涵盖 “潮、据、堤” 等生字,包含读音、笔画、部首、...
庆阳市东方红小学举行2025届... 7月10日,“智启未来 踏梦前行”庆阳市东方红小学2025届六年级毕业典礼暨艺术节展演在学校礼堂举行...
原创 历... 古代,战争是生活的主旋律,名将是人们心目中的英雄典范。正因如此,才有了“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
原创 清... 1644年清兵入关,可以说这一年满清夺取大明王朝江山的过程,其实死于战争的并没有多少人,绝大部分人死...
原创 明... 即使是帝王,也挡不住岁月和疾病的侵蚀,朱元璋身患重病,知道自己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此时在他身边伺候的...
原创 明... 在我国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贵为九五之尊的皇帝们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不仅受到万人敬仰,而且还有近...
原创 为... 圆明园,曾是我国历史上最辉煌的建筑群,兴建于康熙末年和雍正年间,占地3.5平方千米,规模宏伟,是古今...
原创 刘... 汉高祖刘邦,草根出身,最开始是一个农民和亭长,却能在后期与西楚霸王项羽斗得不分高下。项羽何许人想来不...
原创 古... 文/印象历史品读 古代“八百里加急”有多快?专家:假如放到现代,快递未必能赶上 在很多古装电视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