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关羽死后,诸葛亮为何劝刘备处死刘封?只因刘封坏了诸葛亮的大事
创始人
2025-07-11 04:31:53
0

蜀汉建立之初,刘备面临着一个重大的决策。他的得力大将关羽在荆州之战中惨遭杀害,而养子刘封却被指责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刘备内心挣扎,一方面是对关羽的痛惜,另一方面则是对刘封的亲情。就在此时,军师诸葛亮却突然提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建议:处死刘封。这个建议不仅出人意料,更是引发了一系列的猜测和疑问。诸葛亮作为蜀汉的军师,向来以智谋著称,他为何会做出如此激进的提议?难道仅仅是因为刘封在关羽之死中的责任,还是另有隐情?刘封究竟做了什么,以至于连诸葛亮都认为他必须除去?而这个决定又将如何影响蜀汉的未来?

一、刘封的身世与早期功绩

公元197年,刘备投奔荆州牧刘表,驻扎新野。当时刘备已过不惑之年,却仍无子嗣。这对于一个有志于创建基业的枭雄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隐忧。正当刘备为此困扰之际,一个机会出现了。

长沙有一户刘姓人家,其外甥名叫刘封,年方十六,生得身材高大,相貌威武。更难得的是,这少年天资聪颖,武艺过人。刘备得知此事后,立即派人将刘封接到新野,并正式收为养子。

刘封的到来,不仅解决了刘备后继无人的困扰,更为其带来了一个得力助手。刘备对这个养子寄予厚望,亲自教导其兵法谋略,并安排其跟随赵云等名将学习武艺。刘封也没有辜负刘备的期望,很快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才能。

公元211年,刘备决定进攻益州。这是一场关乎蜀汉未来的重要战役,刘备集结了麾下精锐,其中就包括了刘封。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战役中,刘封多次冲锋陷阵,立下赫赫战功。

特别是在攻打雒城时,刘封率领一支敢死队,趁夜色掩护,悄悄潜入城中,打开城门,放蜀军入城。这一举动直接导致了雒城的陷落,为蜀军攻占益州奠定了重要基础。刘备对刘封的表现赞不绝口,当即赐予他"豪侯"的称号。

随后的汉中之战中,刘封再次显露才能。面对曹操的精锐部队,刘封指挥有方,多次击退曹军的进攻。在一次关键战役中,刘封亲自率领一支轻骑兵,绕到曹军后方,切断了其补给线,迫使曹军不得不撤退。这一战术为蜀军赢得了宝贵的喘息时间,最终助力刘备夺取汉中。

刘封的这些功绩,不仅赢得了刘备的赞赏,也得到了诸葛亮等蜀汉重臣的认可。刘备甚至一度考虑将刘封作为自己的接班人来培养。然而,命运的转折点即将到来。

随着蜀汉势力的不断扩张,刘备需要可靠的将领来镇守各地。考虑到刘封的能力和功劳,刘备决定将其派往上庸,与孟达一同镇守这个战略要地。这个决定看似是对刘封的重用,实则成为了导致其最终悲剧的开端。

刘封在上庸的表现,与他之前的光辉形象形成了鲜明对比。他开始变得骄横跋扈,肆意凌辱属下。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蜀汉在当地的统治基础,更埋下了日后与孟达矛盾激化的种子。

刘封的这一系列举动,引起了诸葛亮的警惕。作为蜀汉的军师,诸葛亮深知一个国家的兴衰不仅取决于君主的英明,更需要将领的忠诚和能力。刘封的变化,让诸葛亮开始重新评估这位养子对蜀汉未来的影响。

二、刘封在汉中之战后的重要任务

汉中之战结束后,刘备的势力范围大大扩张,但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为了巩固战果并为未来的北伐做准备,刘备需要在战略要地部署可靠的将领。在这个关键时刻,刘封再次被委以重任。

刘备深知,要实现诸葛亮"隆中对"中提出的战略目标,必须先控制住通往中原的关键地区。其中,房陵和上庸两地尤为重要。这两个地方位于荆州北部与曹操控制的襄樊地区之间,不仅是军事要塞,更是经济重镇。控制了这两地,蜀汉就能对曹操的襄樊形成钳形攻势,为日后北伐中原奠定基础。

刘备的计划是这样的:先派孟达从秭归出兵攻打房陵,待房陵落入掌控后,再命刘封从汉中出发,与孟达会师,共同攻取上庸。这个计划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刘备此举不仅是为了扩大地盘,更是在为关羽日后北上襄樊做准备。

孟达先发制人,很快就攻下了房陵。接着,刘封率军从汉中出发,沿着汉水北下。这条路线选择颇有讲究,既可以给敌人造成压力,又能保证补给线的安全。刘封此行带了大批粮草,显然是打算在上庸驻扎较长时间。

当刘封的大军抵达上庸附近时,孟达已经从房陵赶来会合。两支军队在上庸城外汇合,形成了强大的声势。上庸太守见状,知道无力抵抗,便主动开城投降。就这样,刘备轻而易举地控制了这个战略要地。

刘封和孟达的这次合作,堪称完美。两人配合默契,既没有发生内部冲突,又迅速完成了任务。这次行动不仅扩大了蜀汉的势力范围,更为日后的军事行动打下了坚实基础。

然而,刘备并没有就此满足。他深知,要真正威胁曹操的统治,仅仅占领这两地还远远不够。因此,他给刘封下达了新的指示:驻守上庸,巩固防线,并随时准备配合关羽的行动。

刘备的这个决定,可以说是深谋远虑。上庸地处要冲,不仅可以作为进攻襄樊的跳板,还能牵制曹操的兵力。而刘封作为自己的养子,又有丰富的作战经验,无疑是驻守此地的最佳人选。

刘备对刘封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在这个位置上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刘封需要巩固蜀汉在上庸的统治,安抚当地百姓,建立稳固的后方基地。另一方面,他还要时刻保持战备状态,随时准备配合关羽的行动。

这个任务对刘封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如果他能出色完成任务,不仅能进一步巩固自己在蜀汉的地位,还能为日后的仕途铺平道路。然而,历史往往充满了意外。刘封在上庸的表现,与刘备的期望渐行渐远。

刘封到达上庸后,并没有立即着手巩固防线和安抚民心。相反,他开始沉溺于享乐,疏于政事。这种行为不仅引起了当地百姓的不满,也让孟达感到不快。两人之间的矛盾逐渐加深,这为日后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与此同时,关羽正在积极准备北伐襄樊的大计。他多次向刘封发出增援请求,希望能得到上庸方面的支持。然而,刘封却以各种理由推脱,迟迟不肯出兵。这种行为不仅违背了刘备的指示,更是直接影响到了蜀汉的战略布局。

三、刘封的骄纵与失职

刘封在上庸的表现,与刘备的期望逐渐背道而驰。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行为愈发骄纵,对军纪的破坏也日益严重,这不仅影响了蜀汉在当地的统治,还导致了与其他将领关系的恶化。

刘封初到上庸时,还能保持谦逊的态度,与孟达协调配合。然而,随着时间推移,他开始显露出骄横跋扈的本性。一次军议上,孟达提出要加强城防,以防曹军突袭。刘封不以为然,当场呵斥孟达:"你懂什么?我父亲刘皇叔已经击败曹操,曹军岂敢来犯?"这番言论不仅贻笑大方,更是严重伤害了孟达的自尊。

不仅如此,刘封还经常擅自决定军务,不顾孟达的建议。有一次,刘封下令征调大量民夫修建行宫,孟达提醒说这会影响春耕,刘封不但不听,还讽刺孟达"只知农事,不懂治军之道"。这种行为,使得原本就存在的矛盾进一步激化。

刘封的骄纵不仅体现在对同僚的态度上,更反映在他对军纪的漠视上。他经常带兵外出打猎,有时甚至连续数日不归。期间,军营无人统领,士兵纪律松懈。有一次,因刘封率众打猎,竟让曹军斥候潜入军营,窃取了重要情报。

更令人不齿的是,刘封开始滥用职权,巧立名目搜刮民财。他命令手下四处搜罗美女,强征民女入府。一位叫阿秀的农家女不堪凌辱,投井自尽,此事在当地引起极大震动。百姓纷纷上书诉苦,却被刘封以"造谣生事"的罪名处置。

刘封的这些行为,严重损害了蜀汉在上庸的统治基础。原本归顺的百姓开始动摇,有些人甚至暗中与曹军联系,寻求庇护。孟达多次向刘备密报刘封的所作所为,但因路途遥远,加上刘备正忙于其他军务,这些报告并未得到及时处理。

与此同时,刘封与其他蜀汉将领的关系也日益恶化。马超曾奉命来上庸视察,发现军营管理混乱,士气低落,当面责问刘封。刘封不但不思悔改,反而恼羞成怒,将马超的建议置之不理。马超回去后,向刘备汇报了这一情况,但刘备念及刘封是自己的养子,只是口头训斥了几句。

张飞也曾派人送信给刘封,提醒他要谨慎行事,不可辜负刘备的期望。刘封却傲慢地回复:"我自有分寸,不劳三叔操心。"这种态度,让张飞大为光火,两人关系从此交恶。

最令人不解的是刘封对关羽的态度。当时,关羽正在积极筹备北伐襄樊的大计,多次向刘封求援。然而,刘封却以各种理由推脱,迟迟不肯发兵支援。有一次,关羽派麾下大将郝普亲自来上庸请求增援,刘封竟然借口"军中瘟疫流行",将郝普拒之门外。

刘封的这种行为,不仅违背了刘备的指示,更是严重影响了蜀汉的整体战略。关羽在襄樊的处境日益艰难,而本应作为后援的上庸军队却按兵不动。这种情况,引起了诸葛亮的高度警惕。

随着时间推移,刘封在军中的声誉急剧下降。士兵们私下抱怨,将领们暗中不满。有人甚至开始怀疑,刘封是否还有资格统领大军。然而,由于刘封是刘备的养子,没有人敢公开质疑他的地位。

就在这种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荆州之战爆发了。关羽在麦城遭遇重围,急需增援。然而,当关羽的求援信抵达上庸时,刘封却置之不理。这一决定,最终导致了关羽的覆灭,也成为了刘封命运的转折点。

四、刘封与孟达的冲突

随着刘封在上庸的骄纵行为日益加剧,他与孟达之间的矛盾也不断升级。两人原本就因为性格和处事方式的差异而存在分歧,如今更是因为权力争夺和军事决策的不同意见而产生了严重的冲突。

最初的矛盾源于对军政大权的争夺。刘封作为刘备的养子,认为自己理应全权掌控上庸的军政大权。然而,孟达作为先期占领房陵的功臣,同样觉得自己有资格参与决策。两人为此多次争执,甚至在军议上公开对峙。有一次,孟达提议加强边境防御,刘封当场反对,称这是对曹军的示弱。双方争执不下,最终不欢而散。

除了权力之争,两人在军事策略上也存在严重分歧。孟达主张稳扎稳打,逐步扩大影响力;而刘封则倾向于大举进攻,速战速决。这种分歧导致军队内部出现了两个对立的派系,严重影响了军心。

有一次,孟达获悉曹军正在襄樊集结,建议加强防御并向刘备求援。刘封不以为然,认为这是孟达危言耸听,故意制造恐慌。他不但拒绝了孟达的建议,还下令减少边境巡逻,将兵力集中在城内。这一决定使得上庸的防御出现了明显漏洞,给了曹军可乘之机。

两人的矛盾还体现在对待百姓的态度上。孟达主张安抚民心,减轻赋税,以稳定后方;刘封则认为应该加强管控,严厉镇压任何反对声音。在一次处理民变的过程中,孟达主张和解,刘封则坚持武力镇压。最终,刘封不顾孟达的反对,下令屠杀了数百名参与民变的百姓,这一行为引起了当地民众的强烈不满。

随着时间推移,刘封与孟达的矛盾愈发公开化。刘封开始在军中大肆宣扬孟达的不是,称其"胆小怕事,不堪大用"。孟达也不甘示弱,多次向刘备密报刘封的骄纵行为。两人的明争暗斗,严重影响了上庸军队的凝聚力。

事态的转折点出现在关羽北伐襄樊期间。当时,关羽多次向上庸求援,孟达极力主张出兵相助,认为这是削弱曹军、扩大蜀汉势力的绝佳机会。然而,刘封却以"上庸防务吃紧"为由,拒绝发兵。孟达对此极为不满,甚至暗中组织部分将领,准备自行率兵增援关羽。

刘封得知此事后,大为震怒。他以"擅自调兵"的罪名,将孟达软禁起来。这一举动引起了军中的哗然,不少将领对刘封的做法表示质疑。刘封为了平息众怒,不得不释放孟达,但两人的关系已经彻底破裂。

孟达被释放后,立即派人向刘备报告了这一事件。然而,由于路途遥远,加上刘备正忙于应对其他战事,这份报告并未得到及时处理。孟达见状,开始暗中与魏国使者接触,为自己寻求退路。

就在这种内部矛盾激化的情况下,关羽在荆州战败的消息传来。刘封与孟达对此事的态度再次产生了分歧。孟达主张立即增兵荆州,挽救局势;而刘封则认为应该固守上庸,静观其变。两人的争执再次升级,甚至发展到了动武的地步。

在一次军议上,孟达再次提出增援荆州的建议,刘封不但拒绝,还出言不逊,称孟达"愚不可及"。孟达忍无可忍,当场拔剑相向。双方随从也随之混战,场面一度失控。虽然最终在其他将领的劝阻下,双方没有造成重大伤亡,但这一事件标志着两人关系的彻底破裂。

此事过后,孟达再也无法在上庸立足。他借口巡视边境,带着亲信离开了上庸,暗中投奔了曹魏。刘封虽然名义上获得了完全的控制权,但军中的混乱局面却愈发严重。将士们对刘封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军心涣散,战斗力大减。

就在这种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曹魏趁机发动了对上庸的进攻。刘封此时才意识到自己此前的决策失误,但为时已晚。上庸的防线在曹魏军的猛攻下迅速崩溃,刘封不得不狼狈逃回成都。

五、刘封之死

刘封狼狈逃回成都后,面临的局面比他想象的还要糟糕。失去上庸的打击只是开始,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刘备对于刘封的失职和骄纵行为已经忍无可忍,决定严惩这个让他失望的养子。

刘封回到成都的第一天,就被软禁在了府邸之中。他想见刘备解释,但刘备拒绝接见。随后几天,刘封通过侍从得知,朝中大臣正在激烈讨论如何处置他。有人主张从轻发落,毕竟他是刘备的养子;也有人坚持严惩,认为必须以儆效尤。

就在刘封忐忑不安之际,一个意外的访客到来了。这位访客不是别人,正是诸葛亮。诸葛亮没有指责刘封,而是平静地向他询问了上庸失陷的详细经过。刘封如实相告,并试图为自己辩解。然而,诸葛亮只是默默听着,并未发表任何评论就离开了。

刘封不知道,就在诸葛亮离开后不久,一场决定他命运的会议在成都宫中召开。刘备、诸葛亮、法正等蜀汉重臣悉数到场。会上,诸葛亮详细陈述了刘封在上庸的所作所为,以及这些行为对蜀汉造成的损失。法正则从法律角度分析了刘封的罪行,认为已经构成重大军事失职罪。

会议进行到最后,刘备终于开口了。他说:"封儿虽是我养子,但国法面前人人平等。他的行为已经严重危害了蜀汉的利益,不可轻饶。"随后,刘备宣布了对刘封的处置决定:废除其将军职位,永远剥夺从军资格,并终身软禁。

这个决定很快传到了刘封耳中。他绝望之下,试图逃跑。然而,他刚刚翻过府邸围墙,就被早已埋伏的士兵抓获。这次逃跑行为,彻底激怒了刘备。在朝臣的劝说下,刘备改变了原定处罚,下令将刘封处死。

行刑的日子很快到来。那天清晨,刘封被押往刑场。路上,他看到了许多熟悉的面孔。有曾经与他共事的将领,也有在上庸时被他欺压过的百姓。他们的眼神中既有怜悯,也有愤怒。

就在刘封即将被处决时,一个意外发生了。张飞突然出现,要求见刘封最后一面。张飞对刘封说:"你虽然犯了大错,但毕竟是我兄长的养子。我不能眼睁睁看着你就这样死去。"说完,张飞递给刘封一个小瓶子,里面装着毒药。

刘封明白了张飞的用意。他接过毒药,一饮而尽。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刘封回想起了自己的一生。从被刘备收养的那天起,到在上庸的种种荒唐行为,再到最后的失败逃亡。他终于意识到自己犯下的错误有多么严重。

刘封的死讯很快传遍了整个蜀汉。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个结局并不意外。然而,对刘备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虽然刘封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但毕竟是自己一手抚养长大的孩子。

刘封之死,也给蜀汉的其他将领敲响了警钟。他们意识到,即便是刘备的养子,一旦犯下重大错误,也难逃严惩。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军队的纪律性,但同时也加深了一些人对刘备的恐惧。

刘封的死亡还带来了一系列连锁反应。一些原本对刘备忠心耿耿的将领开始动摇,担心自己也会因为一时的失误而落得如此下场。诸葛亮意识到了这一点,开始着手调整军中的人事安排,以稳定军心。

与此同时,刘封之死也影响了蜀汉与魏国的关系。魏国原本打算利用刘封来分化蜀汉内部,如今这一计划彻底落空。曹丕不得不重新制定对蜀汉的策略。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刘备变得更加谨慎。他开始更多地依赖诸葛亮的建议,减少了个人独断专行的情况。这一变化在后来的蜀汉军事行动中得到了体现,为蜀汉赢得了一些重要的胜利。

刘封的故事,最终成为了蜀汉历史上的一个教训。后人在谈起他时,常常感叹:一个人的才能再高,如果没有正确的品德和判断力,最终也只会走向失败。刘封的命运,成为了蜀汉将领们警醒自己的一面镜子。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3名阵风飞行员当场阵亡,超25... 距离印巴空战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关于印度在这场冲突中的真实伤亡情况逐渐浮出水面。尤...
武汉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同... 据“微言教育”消息,7月11日,教育部党组在武汉理工大学宣布了有关任免决定,孟芳兵同志任武汉理工大学...
无锡警方通报:许某被采取刑事强... 又是一年蜜桃季 阳山水蜜桃这一“顶流” 已经踩着盛夏的节拍 悄悄挂满枝头 然而有些人 为了牟取不法利...
弗拉格夏联首秀21中5 关键防... 北京时间2025年7月11日,夏季联赛独行侠87-85险胜湖人。状元库珀-弗拉格迎来夏联,也是NBA...
原创 说... 说到苏姓历史名人,脑海中浮现的第一个可能是北宋时期的苏轼一家。这个家族以其深厚的文学底蕴和在朝堂的显...
原创 秦... 秦始皇陵墓,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帝王陵墓,至今仍然神秘而不为人知。据传说,陵墓内设有许多陷阱机关,一不...
【市局动态】漯河市自然资源和规... 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7周年,8月1日,漯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织全系统退伍军人观看红色题材电影...
48年前,中国一场考古发现,让... 1972年,我国鄂尔多斯市某生产队社员在牧场劳作时,无意中从沙漠里发现一批匈奴人留下的宝藏,这处遗址...
抖音视界取得绘画作品展示相关专... 金融界2025年7月11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抖音视界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绘画作品展...
原创 如... 众所周知,三国时期蜀汉有着许多的优秀的人才,而这其中又以五虎上将为最主要的存在。可以说关羽,张飞,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