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高考史上的数学惨案,是怎么回事?讲述与高考有关的几个冷知识
创始人
2025-07-11 00:32:24
0

声明:本文素材来自《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一书,作者原创,独家首发,转载必究,拒绝伪史,保证不涉时政。

今天是高考的第一天,小编我也来应个景,从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讲起,聊聊与高考相关的那些冷知识。所谓高考,其全称叫高等学校选拔性考试。那既然是选拔人才,它的标准有哪些呢?事实上,我们今天的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方式,起源于隋炀帝时期。而在此之前,选拔人才的方式还有很多。

据史料记载,汉武帝时期,曾要求郡守或者县令,每年考察一次境内所有男性,从中挑选出孝顺、廉洁之人,由地方政府派专车,将他们送到中央。然后,由汉武帝亲自主持考试,考察这些人的执政能力,然后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决定他们能做什么样的官。各位,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选官制度,叫察举制,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以德行作为评价一个人能否做官的标准。

而且,在察举制的话语体系下,一个人的名声显得尤为重要。像那个写了《春秋繁露》的董仲舒,就是因为在乡里名声太好,被举荐给汉武帝的。各位,这种思维模式一直影响了中国几千年,以至于到了现在,国人依然很看重自己的名声,社会舆论,一直影响着国人的思维模式!另外,据史料记载,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选官制度又变了,当时叫九品中正制。

这种制度不看德行,看的是你的血缘。所以,魏晋时期,中国社会逐渐分成两大阶层——士族和庶族。前者几乎掌握了所有的官职。他们的子女,只要活到大,就能当官!而庶族却正好相反,她们就是再有能力,也与政治无缘!各位,现在国人常说一句话,叫门当户对,讲的就是当时的士族地主,他们只与自己相匹配的士族通婚,这样才能继续自己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而打破这种士族专权的,正是武则天!她是庶族,当上皇帝后,对士族垄断政局十分痛恨,所以就改革了选官制度,开始推广隋炀帝首创的科举制,并将其发扬光大,形成了八股取士制度。接下来的事各位就都知道了,八股取士,禁锢了国人的思维模式,培养了一大批只会写之乎者也,却毫无理政能力的一批废人!范进中举,便是对八股取士最大的讽刺!

当然,现在的高考制度,与当年的科举制还是有很大不同的。据史料记载,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在随后的几年内,几乎每年高考都有让人惊讶的表现。其中又以1984年的数学高考最为特别。据史料记载,那一年的数学高考,满分是120分,但平均分只有29分。而北京的平均分更低,只有17分!而有个县的第一名,才65分!有人说,这是高考史上有名的数学惨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佛慈制药:公司目前已在兰州市投... 每经AI快讯,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在健康茶饮市场方面,公司和全球各家奶茶店有合作关系吗?有...
原创 王... 王翦,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然而,在他辉煌的战功背后,隐藏着一个让秦始皇心疼而又无奈的秘密——一个“恶...
做一个“天才女儿”的父亲   “做一个天才女儿的父亲,不是容易享的福,你得放低你天伦的辈分,先做到友谊的了解。”这是林徽因的父...
原创 为... 我国古代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制度,就是科举考试制度,它始于隋朝。有了这个制度,做官不再是被推荐或者家族传...
原创 清... 清朝,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走向灭亡的过程充满曲折和悲情。在晚清时期,实际上的统治者是慈禧,她...
原创 中...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许多杰出的思想家和学者,他们创立了不同的学派,培养了众多的门徒,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原创 宋... 公元976年10月20日,赵匡胤被发现于万岁殿内离奇猝死,一天之后,赵光义在没有任何文字遗诏的前提下...
原创 为... 宋朝曾有两次结盟灭敌的尝试,却在这两次行动中引火烧身,导致最终被对方所灭。 第一次是金国和北宋的“...
历史上功高震主却得以善终的三位... 在功高震主的情况下,能够全身而退、得以善终的将领却寥寥无几。今天,我们就来讲述三位这样的名将——王翦...
原创 刘... 作为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将三国时期魏蜀吴三足鼎立于华夏大地,并相互争斗的历史刻画的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