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古代,君王是最高统治者,天子的命令无人敢不从,触犯天子就是在触犯王法。但皇帝也未必是一直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纵观历史大家会发现。
在我国上千年的历史文化长河中,明君无处不在,但是残暴不堪、放浪形骸的皇帝也是比比皆是,皇帝不能承担江山的责任,也就会有人想要登上九五之尊之位。
宦官在古代主要负责宫廷之内的服务,一般进宫的男子都会在净房进行阉割,只有阉割后的男子才能进入宫中,服侍皇上和后宫的妃子们。
从古至今,进宫成为太监的人数不胜数,但是能决定朝政的太监,却是寥寥无几。明朝是继少数民族统治后,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朝代,在历史上存在了二百多年,也是少有的国泰民安的局面。
但是在明代晚期,有一名宦官魏忠贤,他执掌大权、作恶多端,视人命如草芥。然而,他与大明的覆灭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这种“关系”却不是大家所想的那样。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明朝第一宦官魏忠贤
魏忠贤出生于贫困的农村家庭,常常吃不上饭,更没有钱财供他读书。由于饥饿,他不得不在周围的村庄里,抢比它小的小朋友的吃的,同时也结交了一批恶霸和赌徒。
因此,魏忠贤养成了一个混混的习惯,后来他开始赌博,经常去赌场,欠下了一屁股的债,没有能力偿还,只能遭到追债人的毒打。后来有一天赌输了很多,以至于魏忠贤还不上欠钱,于是挥刀自宫。
这举动吓坏了旁人,于是急忙请大夫救治,所幸保住了性命,可是这也因祸得福,他人生的机遇也随之到来了。当时,朝廷招募大量净身的男子入宫当太监,魏忠贤也被太监孙暹带到了皇宫后。
他很老实,因为他很清楚,自己现在是在为皇上做事,一个不好就是身首异处。不过,魏忠贤也有他的长处他很会拍马屁,也会给人讲他闯荡社会的经历,所以宫中的人都很喜欢他。
魏忠贤成功逆袭改写人生
万历四十八年,两位皇帝相继去世,朝堂上出现了一片混乱,没有一个合适的继承人,所以朱由校就成了皇帝。朱由校没有什么才华。在他登基之后,他的后人就把他称为“木匠皇帝”。
朱由校受乳母客氏指使,委任魏忠贤为司礼兼执笔太监,宫中上下见了他也要给几分薄面。他上位后终日不理朝政,魏忠贤借机扩大自己的势力,他带着东厂的人在京都的有钱人家进行搜刮抢掠。
即使是宁安大长公主的儿子,他也没有丝毫客气,魏忠贤的所作所为,让群臣大为不满,他们联合起来向皇上汇报。可是皇上看在乳母的面子上,没有惩罚魏忠贤,也知道他构不成任何威胁,也就装作没看见。
明万历时期,大明因倭寇问题,采取了闭关自守的政策。但这样一来,必然会断绝海上贸易,所以朝堂上的人都很穷,但魏忠贤却偏偏不信这个邪。
用现在的话来说,他敢于重振实业,并恢复了明治维新的商业和海洋税收。对这件事,很多大臣都在议论,说他无视祖训,实在是太荒唐了。
可魏忠贤偏偏不讲道理,群臣越是反对,他就越是要这么干。以至于在这种“反对声音”中,他这让国库变得更加地宽裕,军队的补给也更加的充足。
魏忠贤还善于安慰、奖励军队,特别是交战的士兵,每一次都能得到重赏,这让士兵大为感动,于是全国各地都开始兴建“生祠”,也就是祭拜他的地方。
随着魏忠贤的势力一天天地扩大,锦衣卫已经为他所用了,皇帝似乎也不能左右他的决定。那时,魏忠贤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在明神宗时期,成立的东林党派的利益。
魏忠贤也开启了与他们之间的较量,后来他将自己的表弟魏广微,引到宫中担任大学士的职务,这是魏忠贤在宫中又多了一位左膀右臂。
但东林党派的势力仍然是不容小觑的,为了与他们作斗争,魏忠贤将自己的势力分布于朝廷的各个部分,本身自己的权力就很大,东林党人也无法阻挡。
魏忠贤死后明朝急转直下
话说,万历皇帝时期,魏忠贤有皇帝的信任,做什么事情都能得到支持。可是,在崇祯帝即位后,他却处处刁难魏忠贤,魏忠贤心里很清楚自己的大势已去。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崇祯帝就将魏忠贤处死,此时崇祯帝心里松了一口气,认为自己做了一件可以名垂青史的大事。然而,他没有想到的是,魏忠贤的死,让东林党开始蠢蠢欲动。
以前,魏忠贤能让东林党闻风丧胆,现在既然已经死了,那么他们就开始放肆起来。把银子据为己有,把自己的家族发扬光大,中饱私囊、损公肥私。
军队没有了财政的支持,战斗力急剧下降,外来入侵者则以为崇祯对自己没有威胁,于是发起了一场战争,大明王朝日渐衰落,最后毁于一旦。
或许在杀死魏忠贤的时候,崇祯帝压根就没往这方面想过,他认为自己不过是想除掉这个祸患而已,却没想过会给自己惹来如此大的麻烦与灾难。
现如今,有很多历史学家们认为,魏忠贤对国家的统治有一定的影响。他在朝政的时候,打压了很多官员,特别是那些东林派的人,让他们的生活虽然不富裕,却也能养活自己。
但他一死,朝堂上就会面临来自东林派的压力,而外界的压力也会越来越大。首先,崇祯皇帝偏重于旧势力,其次他没有像魏忠贤那样靠贸易、工业赋税来充盈国库。
反而在东林党的劝告下,保持着与世隔绝的状态,为了能够继续维持统治地位,崇祯帝不得不在老百姓身上进行施压。我们都知道统治者要想统治地位能够长久地保持下来,一定要抓住民心。
魏忠贤虽然有些霸道,但也曾为国解难,只是因为他性情刚烈,皇帝不能容忍骄横之辈,所以才会将他铲除。由此可见,大明王朝的覆灭,是他们咎由自取的。
魏忠贤出生于普通人家,在掌握了权力之后,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在损害“富人”的利益,对天下苍生、社会的安定并没有什么危害,所以大明朝没有倒下来。
从赈济灾民,到收缴赋税,确保国库充足,即使有魏忠贤的错误,但他生前也为国、为民立下过汗马功劳。由此看来,魏忠贤的死,明王朝的覆灭,其实和朱由检脱不了干系。
后人对魏忠贤的“奸臣”形象的认识,主要来源于《明史》,而《明史》正是“东林党”这些文人团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魏忠贤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就不得而知了。
但从结果上来看,魏忠贤并不像一些电视中演绎的那样——大奸大恶。更甚至,李自成打入北京城,崇祯皇帝上吊自杀时,王承恩(崇祯的贴身太监)还说:“忠贤在,何至于此......”
话说,历史如何书写、如何篡改、如何诋毁,都是胜利者的决定,那么对于魏忠贤此人,你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