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在解放战争中许多国民党将领被俘虏,被俘虏的将领之中以杜聿明较为典型,也有不少国民党将领选择起义,其中以陈明仁较为典型,在新中国大授衔时还被授予上将衔。
此外还有一批国民党将领,既没有起义也没有被俘虏,更没有跟随蒋介石去台湾,而是选择去香港或是国外,其中以李宗仁较为典型,后来李宗仁回到大陆,受到了毛主席和周总理的热烈欢迎。
其实那些没有跟随蒋介石去台湾的将领都是明智的,李宗仁曾劝说白崇禧不要去台湾,白崇禧不听,到了台湾之后下场凄惨,李宗仁早就看透了蒋介石,像李宗仁一样明智的国民党将领有不少。
此外还有卫立煌和关麟征等人,尤其是卫立煌,他曾被誉为蒋介石的“五虎上将”之一,却没有跟随蒋介石去台湾,而是选择去了香港,更重要的是他去世之后,毛主席等人送上了花圈,为什么他会受到如此高规格待遇呢?
在国民党将领之中卫立煌的名气很大,他是安徽合肥人,是国民党的二级上将,也是蒋介石的“五虎上将”之一,早年他也曾率部与红军作战,也因此得到了蒋介石的其中,在1936年就被授予上将衔。
那个时候的卫立煌对蒋介石比较听话,不过在抗战时期卫立煌发生了变化,逐渐明白抗日大局,他先后担任过第二战区和第一战区的司令官,当时八路军就是属于第二战区的战斗序列。
当时卫立煌和八路军的朱德和彭老总有过交往,对八路军抗日深感钦佩,尤其是看到了八路军武器简陋和物资缺乏,却仍打了胜仗之后,对八路军更加佩服,在《彭德怀自述》一书中就记录关于卫立煌的事迹。
书中讲述了卫立煌对八路军不搞摩擦,表示抗日队伍一视同仁,当时虽然是国共合作,但国民党政府并没有向八路军提供武器弹药,甚至还会攻击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队伍,卫立煌是国民党将领中少有的顾全大局的人。
在1938年春,卫立煌顶住上级压力,向八路军调拨了大批的物资,其中包括一百万发子弹和25万发手榴弹,以及食品和被服等,这些物资顺利运抵延安,毛主席对其给予了褒奖。
1939年9月,当时卫立煌兼任着河南省主席,他主政期间与朱老总和彭老总等人都有密切来往,萧克、左权等人到洛阳时,卫立煌还亲自设宴款待,由于和共产党走得近,卫立煌遭到了军统和中统特务的状告。
1942年3月,卫立煌被任命为远征军司令长官,带着远征军出国抗日,就抗日而言卫立煌是有功劳的,抗战胜利之后,卫立煌不愿打内战借口出国考察,结果被蒋介石多次发电报催促回国。
由于卫立煌在东北战场上作战不积极,被蒋介石下令关押,直到李宗仁担任代总统之后,卫立煌才恢复自由,随后他带着家人去了香港,1955年3月14日,卫立煌从香港启程回到广州,受到热烈欢迎。
同年4月6日上午,卫立煌和夫人抵达北京,受到了周总理等人的亲自迎接,25日的时候毛主席亲自宴请了卫立煌,此后卫立煌担任过人大代表和政协常委等职,直到1960年1月17日病逝,终年63岁,毛主席等人为他送上花圈致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