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后是西汉建立者汉高祖刘邦的妻子,在刘邦死后,凭借自己儿子汉惠帝的上位而成为太后。更是在汉惠帝死后,利用新皇帝年幼,成为西汉政权的实际最高统治者。她在任期间做了几件事情,引发了日后功臣集团铲除诸吕的整治行动,可以说是得不偿失。
作为刘邦的妻子,不看僧面看佛面。但凡功臣集团能给吕后留个面子,也不至于走到将吕氏灭族的局面。那吕后究竟做了哪些事情,才引发了如此严重的后果呢?她主要做了两件事情,首先是她打破刘邦的白马之盟非刘氏不王,封自己的亲属吕氏为王。
其次她让自己的亲属吕氏,掌握了整个西汉朝廷的军政大权。因为这两件事情,在她死后,功臣集团诛灭诸吕。就这两件事情的性质来看,第一件事情的确是犯了大忌,而第二件事情,实际上并没有什么问题。参考后世西汉朝廷的政局,不乏外戚掌权。
如果外戚掌权是什么禁忌的话,那在太后死后,所有类似吕后这种情况的外戚,都应该被诛灭。但事实上,并没有发生这样的事情。这就会带来一个问题,诸吕被诛灭,难道是因为吕后封诸吕为王?这就很有趣了,我们不如换一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
如果吕后不封诸吕为王,功臣集团就不会诛灭诸吕?在我看来,答案是否定的。原因在于,功臣集团在吕后死后,与诸吕最大的争执,并不是诸吕是否应该被封王。而是诸吕手中的权力,是否应该还给他们这些功臣?诸吕的态度是什么呢?吕禄赞成,吕产反对。
赞成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吕禄知道吕氏斗不过功臣集团。一旦与功臣集团敌对,最后的结果就是诸吕被诛灭。反对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吕产知道吕氏斗不过功臣集团。但是放弃了手中的权力,那就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不管功臣集团对诸吕做出了何种保证。
这种保证都是不可靠的,功臣集团随时可以翻脸不认账。所以吕产坚持抵抗,最后因为兄弟不齐心而被功臣集团诛灭。事后看来,吕产的看法是对的,因为吕禄即使已经得到了保证,最后也难逃一死。所以答案其实很简单,即使吕后不封诸吕为王。
功臣集团一样会因为权力铲除诸吕,当然,封王也不是没有影响。因为这进一步恶化了吕氏的处境,如果没有封王的事情。或许功臣集团会对吕氏网开一面,吕禄投降得到的保证会被兑现。但这只是或许,如果功臣集团早就有拥立新君的想法,诸吕一定会被诛灭。
因为诸吕本质上就是汉惠帝一脉的保护伞,他们在,汉惠帝的后代可以保住皇位。只有他们死了,才能拿掉汉惠帝一脉的帝统。至于功臣集团什么时候有了拥立新君的想法,这就不得而知了。各位网友对此又有什么看法?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与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