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地位不高,为什么能当选主席
创始人
2025-07-10 07:32:29
0

大家都知道,“毛主席”这个称呼起源于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当选为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从此让“毛主席”这个称呼传遍全国。

不过,当时毛主席在党内的地位并不是很高,只是政治局候补委员,比他地位高的人还有不少,为什么他能当选为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呢?

下面就来简单介绍一下。

1927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了两次对中国革命意义深远的起义: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这两次起义采取的是不同的路线,也有着不同的结局。

南昌起义采用的是苏俄模式,单纯依靠军事力量,又错误地执行攻打中心城市的战略主张,结果最终遭到了失败,起义队伍也分崩离析。

而毛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虽然开始也计划攻打长沙这样的大城市,但毛主席很快就调整战略,将起义部队进行彻底整编,将党组织建立在部队基层,真正赋予了革命军队的军魂,又开创性地指出,要首先在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建立根据地,并率领部队开赴井冈山,建立起了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根据地。

毛主席在井冈山潜心思考中国革命的前途,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主张,还系统化地提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思想,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伟大战略。

在当时中国革命遭受一系列失败的低潮下,毛主席的这些观点以及他在井冈山的成功经验,受到了中共六大和共产国际的注意,“工农武装割据”这一带有浓郁《三国演义》色彩的主张,也得到了莫斯科极大的兴趣,苏联人第一次意识到了毛泽东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中共六大之后,全国各地出现了十多个“工农武装割据”的根据地,都是受到了毛主席在井冈山的成功经验的启迪。

然而,这并不代表毛主席在党内的地位一帆风顺,相反,当时党内占主导地位的还是那些留学苏联、喝过洋墨水、理论基础扎实的“布尔什维克”派,路线方针的主流还是参照苏俄模式,甚至中央都要接受共产国际的领导,因此,从来没有留过洋的毛主席,在中央经常被人轻视和质疑。

最典型的事例,莫过于毛主席一手创建的红四军,竟然也存在大量质疑他的声音。

红四军是毛主席的井冈山部队和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部队在井冈山会师后成立的第一支红军部队,倾注毛主席的大量心血,然而,1929年在闽西龙岩召开的红四军代表大会上,毛主席的正确主张却遭到了许多代表的反对,结果被免去了红四军前委书记的职务。

这次事件,体现了毛主席在很长时期内都一直存在的“窘境”:他的思想、他的观点、他的谋略,总是和大多数人意见相左,按照我党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势必造成他的孤立,屡遭反对和质疑。

然而,毛主席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的大多数建议和主张最后证明都是正确的,无数当初质疑过他甚至轻视过他的人,都开始转变对他的看法,产生敬佩甚至崇拜之心。

到了1930年,全国已经出现了十多个日益扩展的红色根据地,但是也出现了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让这些各自为战、各自为政的“红色割据”最终牢牢归属中央的统一指挥,实现统一纲领,这就需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苏维埃政权。

既然有了十几个红色根据地,谁都有可能被中央选定作为苏维埃政权的所在地,这个时候,历史再一次选择了毛主席。

毛主席早在井冈山期间就知道,固守井冈山终究只能成为一个红色的“山大王”,迟早被国民党军困死,只有机动灵活地打出去,开辟更广阔的空间,革命才有希望,因此,他和朱德率领红四军走出井冈山,先后开辟了赣南、闽西两块革命根据地。

当然,这也引起了蒋介石的敌视,于是从1930年12月到1931年9月,不到一年的时间,蒋介石就发动了三次规模越来越大的围剿。

面对强敌,毛主席再一次显示出他卓越的伟人风范,尽管从来没有学习过现代军事理论,但毛主席根植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无师自通地领悟出了许多极富哲理的斗争理论,开创性地提出了游击战十六字诀,就是著名的“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靠着这套游击战术,毛主席指挥红军巧妙地打退了蒋介石的三次围剿,巨大的胜利自然也让中央对其高度重视。

同时,毛主席缔造的赣南、闽西根据地也空前扩展,并且连成一片,形成了一块以江西瑞金为中心的拥有21座县城、5万平方公里、200多万人口的庞大革命根据地,当仁不让地成为“中央苏区”,因此被中央选定作为第一次苏维埃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所在地,实际上也担当起了未来苏维埃政权筹备的重任。

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叶坪隆重召开,来自中央苏区、闽西、赣东北、湘赣、湘鄂赣、琼崖等十多个苏区的代表,以及红军、全国总工会、全国海员工会等代表共600多人参加大会,还有共产国际以及越南、朝鲜的共产党代表也应邀出席大会。

在这次大会上,毛泽东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毛主席”这个称呼从此就伴随了他的一生。

但鲜为人知的是,就在第一次苏维埃代表大会召开前夕,党内高层举行的“赣南会议”上,一部分自诩“百分之百”的布尔什维克,还在指责毛主席辩证务实的思想是“狭隘的经验主义”,攻击他提出的正确的斗争方针为“富农路线”,甚至攻击他本人是一个“右倾机会主义分子”。

但是,毛主席还是众望所归地当选了,因为这不是某一些“钦差大员”决定的,而是全党全军的选择,是人民选择了毛主席,也是历史选择了毛主席。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孙... #千古风流人物# 东汉末年传至桓灵二帝时,已经出现了衰败之像。外戚、宦官、士人在皇权的斗争中,互相拉...
原创 夏... 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 ),是由禹创立的,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被...
原创 大... 英国这个曾经雄霸一方的帝国,如今虽已不复昔日的辉煌,但在国际舞台上,它仍旧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它的...
原创 比... 在历史上的不同年代中,总有一些国家在机缘巧合下,迅速崛起,对世界历史的走向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纪录...
原创 有... 那一天,中将王必成前往301医院看望了身体状况不佳的老首长粟裕,并对他说,有件重要的事需要尽快完成。...
原创 冻... 一头巨大的棕毛狮子,然而这头狮子并不是昔日丛林王者,它只是一头吃草的动物,一头体型庞大、身形笨拙的棕...
明朝的朱祁镇和晋朝的司马衷,谁... 当然是明英宗朱祁镇,另外这个名单怎么能少得了秦二世胡亥、宋高宗赵构。 晋惠帝司马衷是智商有问题,纯生...
原创 敢... 张飞乃三国中的超级猛将,就连吕布都对其忌惮不已,然而即便如此,却也有许多猛将不信邪,敢单挑张飞,你知...
原创 维... 维亚济马战役,是苏联卫国战争中的一次重要的战役,这场战役虽然苏军被俘虏了近70万人,但是苏联方面的战...
原创 评... 1955年,新中国在评选十大元帅的时候,元帅人员名单存有争议,当时陈毅在名单上,并且是排第6位,时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