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和韩国曾经也是很长时间没有什么交流,不过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建立了外交关系,两国之间的交流也在慢慢增加,不仅拓宽了合作领域,同时也将层次加深,从我们普通人的感受来说,前些年韩流偶像席卷中国,也慢慢带动起了中国的娱乐事业,但是后来因为某些原因,两国关系再次变紧张,人民之间也不再那么友好了。
历史上朝鲜半岛曾是我国的附属国,所以韩国也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但是后来因为我国经历了一段低谷期,这些曾经的“小弟”纷纷撇清关系,甚至有一段时期认为,使用汉字就是落后,去汉化的运动风靡一时,而如今韩国也一直标榜着文化自信,但是不论是从考古还是生活方面都经不起推敲,像考古那些我们就不说了,就说在韩国最常见的一个现象,他们的身份证上至今还要特别加上一个中国名字,这是怎么回事呢?
韩语的使用其实从几千年前就开始了,不过这种韩语并不是成熟的语言体系,因为它是表音字,也就说和我们的拼音很相似,但是同一个音对应着无数的意思,在正篇文章当中还能结合语境理解,但是如果光是出现在名字里,或者一个小短语中,还真看不懂到底是指什么,这也就是韩语的不方便性。
所以即便是有了专属的语言文字,但是他们从上到下都还是在使用汉字交流。大概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韩国还是去汉化,当然也不止这一个国家有过这样的想法,他们先将汉字废除,同时还将汉城改名为首尔,因为国家态度比较强硬,所以大概几十年之后,韩国的年轻人们基本就可以脱离汉字交流了。不过依然像我们上面提到的那样,正常交流当然没有问题,但是一旦遇到相同音的字就只能靠猜测,而且后面的专家也没办法研究曾经的历史,因为他们的古书籍也都是汉字书写。
所以很快,社会各界开始提出质疑的声音,最终政府不得不将基础汉字的学习加入到教学当中,而且也允许在一些正规材料当中,加注汉字。而身份证自然需要,如果光是用韩语来书写名字的话,那他们会发生大面积的重名事件,为了区分开,所以才不得不加上中国汉字书写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