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赵匡胤暴毙,留下孤苦伶仃小娇妻,赵光义继位如何对待24岁的皇嫂
创始人
2025-07-10 01:32:42
0

公元976年,东京开封府一片素缟麻衣。

晋王赵光义却旁若无人地来到孝章皇后的寝宫,对自己这位皇嫂开始了百般刁难。

“皇后娘娘,皇兄龙御归天,德芳年纪尚小,根本无法主持大局,实在是难办啊!”

虽然赵光义嘴上说得痛心疾首,但脸上得意戏谑的表情却将他的目的暴露无遗:他今天就是来找茬的!

看着赵光义现在的嘴脸,简直就是判若两人。

孝章皇后宋氏出身名门,父亲是右卫上将军、邢国公宋偓,母亲是后汉太祖的女儿、永宁公主,而宋氏本人入宫时,年纪比赵匡胤小了足足25岁。40多岁的老皇帝娶了16岁的小娇妻,正是因为这一点,赵匡胤对宋氏百般宠爱,后宫更是没有再纳一妾一妃。

背后有太祖皇帝这个靠山,就算是权势滔天的赵光义在孝章皇后面前,也是毕恭毕敬,哪里敢有半点轻薄之意。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公元976年,宋太祖赵匡胤突然暴毙身亡。

身后的靠山倒了,而且唯一的子嗣赵德芳只有17岁,让孝章皇后深感不安。

果不其然,在太祖皇帝尸骨未寒之际,他的亲兄弟赵光义就气势汹汹地赶来逼宫。

赵光义的世人皆知,那么他为了夺得皇位,又设计了怎样的阴谋圈套呢?赵光义做皇帝之后,又是怎样对待这位年仅24岁、风华正茂的皇嫂的呢?

烛影斧声的典故广为流传,赵光义杀兄篡位的丑闻也人尽皆知。

冬十月,帝有疾。壬午夜,大雪,帝王召晋王光义,嘱以后事。左右皆不得闻,但遥烛影下晋王时或离席,若有逊避之状。既而上引柱斧戳地大声谓晋王曰:好为之。俄尔帝崩时漏下四鼓矣。

这是《宋史纪事本末》中的记载,不难看出,赵光义确实有弑兄的嫌疑。

公元976年的冬天,重病缠身的赵匡胤召晋王赵光义进宫。

万岁殿上灯火摇曳,微光照在两个人的脸上,气氛显得格外诡异。

而就在这个时候,原本还颔首低眉的赵光义突然暴起,他从袖口掏出一柄斧子,朝着赵匡胤劈去。

一下、两下、三下……

直到筋疲力尽之后,赵光义这才收手,而就在刚刚还说这话的赵匡胤,此时脑袋上已经鲜血淋漓,没有了一丝气息。

第二天早上,值守的太监打开万岁殿的大门,这才发现赵匡胤冰凉的尸体,不禁慌慌张张地边跑边喊道:“皇帝驾崩了!”

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

在我看来,赵匡胤、赵光义两兄弟虽然表面上一脸和气,但背地里,他们早已心生芥蒂。

两兄弟的母亲、也就是昭宪太后临终前,曾把赵匡胤叫到身边、问了一个让人摸不着头脑的问题。

“你知道你能夺得天下的原因吗?”

看着已经病入膏肓的老太太,赵匡胤只能捡着好听的说:“全凭您和父亲德高望重。”

昭宪太后自然听得出这是阿谀奉承,便摆了摆手,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好孩子,以后你还是把皇位传给弟弟吧。”

昭宪太后的目的,就是劝说赵匡胤,要将皇位传给弟弟赵光义。

原因很简单,赵匡胤之所以能够夺得天下,就是因为周世宗柴荣去世后,将皇位传给了年仅7岁的周宗训,结果落得个孤儿寡母受人欺凌的悲剧。

再看看赵匡胤,身体每况愈下,而唯一的子嗣赵德芳只不过是个十几岁的小孩子,如果把皇位传给他,恐怕大宋江山也要二世而亡。

对于母亲的教诲,赵匡胤虽然心里不服,但也只好无奈地答应。毕竟这就是一笔糊涂账,大不了以后赖账就好,最重要的是让昭宪太后走得安心。

虽然赵匡胤承诺,要将皇位传给弟弟,但事实证明,兄弟二人的矛盾已经愈演愈烈,诺言肯定不会被履行。

兄弟二人的矛盾点在哪里呢?在我看来,就是赵光义把手伸得太长了。

当赵光义听说,皇兄在母亲的病榻之前许诺,要将皇位传给自己之后,他那颗膨胀的心再也按耐不住。

他一方面,极力打击自己的政敌,诸如中书令赵普、刑部尚书宋琪等人。另一方面开始培植自己的势力,将亲信卢多逊提拔为参知政事,楚昭辅提拔为枢密副使。

经过一系列的筹备,赵光义的党羽渐渐控制了整个中枢机构。

而这些小动作,被赵匡胤看在眼里,为了稳固局势,他开始极力打压赵光义、剪除其党羽。

所以说,这兄弟二人为了权力,已经在暗中拼了个你死我活。

赵光义也渐渐明白,如果自己不马上采取行动,等再过十几、二十几年,赵匡胤的小儿子赵德芳长大成人之后,皇位根本没有自己的份。

所以,烛影斧声的阴谋便开始了,赵匡胤最终惨死在亲弟弟的手中。

赵光义登基之后,对这位年芳24岁、风情万种的嫂子如何处置?

对于孝章皇后,赵光义恨之入骨。

因为就是这个女人,差点阻碍了自己登基称帝的美梦。

原来,赵匡胤暴毙后,孝章皇后第一时间吩咐贴身太监王继恩,让他接赵德芳登基。

可万万没想到的是,王继恩早已被收买,他出宫之后径直赶到了晋王府,将孝章皇后的命令一五一十告诉了赵光义。

得知孝章皇后私底下搞小动作,赵光义带着几十名亲兵侍卫来到后宫逼问。

一个寡妇哪里见过这种阵仗?迫于无奈,孝章皇后只能乖乖认命,承认了赵光义继承皇位的资格。

赵光义登基之后,对孝章皇后的憎恨并未消除,变着法地让她难堪。

就算孝章皇后去世时,赵光义依旧不打算给她谥号、不配享太庙,甚至不允许将她与赵匡胤合葬。

直到70多年之后,宋神宗赵顼继位,才将孝章皇后的灵位请入太庙供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一技之长大胆做个人IP自媒体:... 最早注意到"能量"这个词,是在4年前。 那时候为了做好自媒体,我拜博士茶馆幕僚专家张铭博士为师。 在...
郑州人民公园聚众打人事件已抓获... 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近日,多名网友发文称,郑州市人民公园附近发生聚众殴打他人事件。网传视频显示,夜晚...
原创 包... 从几何时,我们的各种传说,戏剧都有了一个响当当的名字,他惩恶扬善,嫉恶如仇,明察秋毫,铁脸无私。这个...
原创 殖... 从中世纪开始,人类文明蓬勃发展,然而,这个过程中也伴随着资本的原始积累,血腥和暴力成为不可忽视的一部...
原创 1... 1937年四行仓库保卫战堪称一曲悲壮之歌。虽然当时外界宣称“八百壮士”鏖战于小仓库内,实际人数仅为3...
原创 华... 1976年10月6日,华国锋发动雷霆攻势,一举逮捕“四人帮”主要成员,稳定了上海和国内的局势。 事后...
原创 明... #深度好文计划#南海诸岛,自古便是华夏之疆土。纳土纳群岛,曾是我国先民建立的家园,历史长河中,这片土...
原创 唐... 张柬之(625年-706年),字孟将,唐朝襄州襄阳人,是我国唐朝时期的著名宰相。 张柬之大器晚成,步...
原创 秦... #深度好文计划#秦朝覆灭,功臣多遭厄运,唯王翦明智,舍弃权势,隐退山林,子孙因而昌盛。其后人分衍两大...
原创 “... 为了使军队管理更加合理化、规范化、现代化,在经过慎重考量之后,我国在1988年决定恢复军衔制度。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