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7月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粟裕提出了济南战役的计划,虽然对于华野是否具备攻坚能力产生忧虑,特别是阻援兵团所面临的压力,但这一计划最终还是被确认下来,这一战交由山东兵团负责具体实施战役。
与此同时,太原战役迫在眉睫,考虑到华北野战军的任命问题,上级准备调华东野战军8纵司令员王建安任华北野战军第一兵团副司令员,临行前王建安特意赶往延安,但是接到的却不是华北野战军第一兵团副司令的任命,而是山东兵团的副司令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任命,主要是考虑到时任山东兵团司令员的许世友身体健康状况不太好。
自兖州战役以后,许世友旧伤复发,济南战役之前许世友始终在后方养病,并没有在岗位,为了应对随时突发的状况,上级才临时决定这一任命。
不过对于这一任命,顾虑肯定是有的,王建安和许世友虽然是红四方面军的老战友,但两人之前曾有过龃龉,1937年在批判张国焘右倾投降主义的时候,由于批判被扩大化,导致了四方面军一些将领野备受职责,许世友与王建安等一些老战友准备回四川打游击,但临行前王建安觉得不妥,所以向上级汇报了这件事儿。
上级在任命的过程中,主要也是考虑到两人之前这一矛盾,担心许世友与王建安之间会产生摩擦,但王建安立刻向上级保证,一定和许世友搞好关系,并表示按照上级要求,15天之内解放济南
虽然已经保证,但王建安心里仍然有忧虑,他所忧虑的是自己不熟悉济南的种种情况,可能会给攻城带来严重的影响,特别是济南国民党军守将为王耀武,是出了名的能征惯战,当时济南作为国民党军在山东的首府,更是固若金汤,王耀武表示,即便是给我军3个月的时间,也突破不了外围的阵地。
为了熟悉攻城的情况,王建安一到任就马不停蹄地展开工作,当时许世友尚未到任,王建安临时负责了山东兵团的一切指挥权益,并亲自带着人在前方侦查,大事小情事必躬亲,在攻城之前,许世友由后方返回前线,两个老战友的手时隔多年又握在了一起,虽然许世友是山东兵团司令,但由于之前各方面布置都是王建安一手安排,因此还是由王建安唱主角。
可一个更为关键的问题是,济南并不是那么好打,虽然济南东防线的吴化文率领96军2万人战场起义,但攻城仍然遭到了王耀武的阻挡,各个部队伤亡均十分严重,对前方战事产生了忧虑,接下来是否要部队撤退休整,很多人都拿不定主意,最后还是王建安拍板,仗既然已经打到了这个份上,就没有半途退缩的道理。
这时候东西进攻集团聂凤智、周志坚也表示,要继续攻城下去,这才让许世友坚定了信念,后来济南战役仅用8天时间就结束,当消息传到延安的时候,很多人都感到不可思议,济南战役创造了解放战争时期我军攻城的全新记录,也表明了在那个环境下,我军实际作战水平大大提高,已经具备了进攻国民党军重点防御的大城市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