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开封易攻难守,北宋为何定都于此:此地有一优势,无处可比
创始人
2025-07-09 22:02:21
0

镇守四夷,只要和周边列国搞好国际外交,俄罗斯、朝鲜他们就是我们第一条防线。

镇守海防,只要对中国海军建设永不松懈,一艘艘航母下水,自然可以震慑敌人。

实际上在古代对于一个都城的选择,会考虑很多方面,天险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

宋朝开国建都开封在当时已是大势所趋。中国古代王朝首都变化的趋势是自西向东:长安→洛阳→开封→北京/南京。赵匡胤曾想以开封四战之地,没有天险为理由,想将都城迁到洛阳,并最终迁往长安,当时来看,难以实行。

幽州自古军事要地,链接山海关,出了名的易守难攻,何尝不是险要之地。被围城的次数比开封多多了。洛阳长安被围得更多。能被围这么多次还存在,恰恰说明能防住。赵匡胤不迁都实际上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没有钱。

都城选择的基本条件是经济上要能供养一个庞大的中央政府。宋代经济重心南移已达到了国家收入“仰给东南”的程度了,开封最大的建都优势就是漕运便利。唯有漕运便利才能供养中央政府。建都洛阳是比开封大得多的成本。而长安其实早就不适合当首都了。

北周隋唐几朝之所以以长安为都,考虑的是长安是关陇集团大本营的因素,单从经济上看,长安开发太久,隋唐时期的长安并不是理想的都城。隋炀帝已营建了东都洛阳并长期在此。由于粮食的运输实在不便,唐朝皇帝常常去洛阳就食,武周政权更是直接以洛阳为都。

到了五代宋时期,发生了相似的变化。整个经济重心,人口重心都向东,向南倾斜,洛阳做首都也面临着经济困难,首都东移的趋势再次显现。五代中梁晋汉周四朝都选在开封建都,北宋和后期的金国也都定都开封。可见定都开封并不是北宋的错误选择,而是当时的必然抉择。

以开封作为国都实际上是有着地理上面的缺陷。首先都城是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中心,在北宋时期开封的经济虽然相当繁华,但是地理位置并不是很好,地处中原,一马平川,无险可守,北宋时期,北方的燕云十六州一直被北方的少数民族占着,中原地区门户大开,就如同一把刀悬在头上,北宋初年宋太宗也曾数次北伐但都无果。

北宋时期北方的少数民族都是南下兵峰直指开封城,靖康之难开封陷落,金兵一路南下,一马平川。开封周围根本无险可守。这也是导致北宋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选择都城的地理位置也是很重要的。

但要把所有的原因归结于都城地理位置,笔者认为也有点过分了。讨论北宋灭亡首先要从不抑兼并,其次应该从对武人乱国矫枉过正来看,然后是燕云十六州丢失后恶劣的地缘环境。

国都的地形险要与否的确是护国的要素,但让敌人能打到国都下面,就已经能说明体质有很大问题了。看金国军队兵临城下时的徽钦二帝,就知道就算首都放到洛阳,长安,也都非亡不可。

但是真论天险,历代国都哪有比得上成都的,可是蜀汉等也不过几十年。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在于强大军队的建设,更在于得到百姓的拥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历... 古代历史中,修改圣旨的行为极为罕见,因其牵涉到帝王权威,往往是生死攸关的勇敢举动。然而,在古代中国的...
原创 吴... 吴三桂没这么高尚,什么“恢复华夏正统”,不过是吴三桂打出来的幌子而已,实际上汉族的知识分子阶级已经没...
原创 闲... 前言 她被称作是贤后的代表人物,在丈夫还是基层人物的时候,就毫不嫌弃选择下嫁给他,在之后的日子里两人...
原创 明...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在爵位上废除前朝五等爵位,仅留公、侯、伯三等爵位。明朝封爵除了功臣,就是外戚。众所...
原创 隋... 在古代历史上,隋末唐初也是比较有名的乱世。在这一历史阶段,出了不少割据一方的诸侯。伴随着《隋唐演义》...
原创 黄... 1940年,在黄桥战役中,陈毅带领的军队大获全胜,但是陈毅知道后却非常生气,暴跳如雷地把司令员骂了一...
原创 显... 1 (褚遂良) 唐太宗李世民治下,有个叫做褚遂良的大臣。 这个褚遂良,是唐朝名臣,在朝廷里做过很多...
原创 历... 在当前的强国阵营中,美国作为一位年轻的强者,仅有不到300年的历史。谈到美国的相对短暂历史,我们不得...
原创 5... 前言 新中国成立初期,王季范到北京开会的时候会被毛泽东挽留住下来,之后王海容来到北京,在中南海,她第...
原创 1... 1975年,蒋介石在弥留之际留下遗嘱,自己的棺材不落土,将来有机会葬回大陆,“落叶归根”四个字深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