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暴雨冲出的大墓
2018年的一场大暴雨,冲塌了河南省叶县烧车河边的一个大土堆。一座被100吨巨石压顶,设置了五层防盗的古墓现出真身……
接到群众的报告后,一支考古小分队赶了过来。他们站在被冲垮了一半的巨大土堆之下,依然觉得自己的渺小!
这个大土堆显然是一座大墓葬的封土,拥有这么高的封土,看来地下埋葬的秘密不小……
果然,前期的勘探之后,考古队得出结论,烧车河边的这一大片区域,是一个春秋战国古墓群。而被水冲塌的这一座,规模算是古墓群中最大的一座了!
找到古墓并不稀奇,但是接下来的抢救性发掘过程,却让考古队员们经历了一次前所未有的经历!
这座墓葬的主人可以说是“防盗”高手中的高手了,因为接下来,清理墓葬的队员们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当4个工人花费了20天时间,终于清理完大墓的封土和墓坑填土之后,以为可以看到墓室结构的考古队员们却失望了!
02、墓顶的巨石阵
墓坑之内,居然出现了一个上宽下窄呈“漏斗形”的“巨石阵”!没错,一层又一层铺设得很有规律的大石块,密集地处于墓葬的上层并且盖住主墓室。
要想到达墓坑最底部的主墓室,一块一块搬开巨石就成了必须要做的工作!
看来,巨石便是墓主人的防盗机关了!因为在古代,想要单靠人力搬开这些巨石进行盗墓,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
考古队员们只得找来吊车,利用现代化的工具搬开巨石。
谁知,石头还没搬完,却发现了墓主人的“第二层”防盗机关——细沙。
原来,大石块的缝隙之内,墓葬又填入了细细筛过的沙子。这些流动性极强的细沙,随着石块的搬动,不断地填充滑落,无形之中又给考古队增添了不少麻烦!
看来,这一回大家是遇到了传说中的“积石积沙墓”了!这个我不必多解释,看过《盗墓笔记》的朋友们应该都懂。
03、再现五重防盗机关
然而,不要低估了墓主人的一颗防盗之心!正当考古队员以为两层机关防盗已经够谨慎的时候,墓坑中又发现了第三、四、五层机关!
墓坑中还建有一圈的“积石墙”,用糯米汁与稀泥混合,填充在石头缝里,形成第三道防盗措施。
接着,又在木椁与石墙的缝隙中,再次填入细沙,筑成第四道防盗措施。
最后,整个墓室的顶部还铺满了一层古文献记载的“抗席”,和着粘泥的抗席最终形成了一个密封的“保险箱”,这便是棺椁的第五层防盗措施!
巨石、细沙、石墙、粘泥组成了这座墓葬完整的防盗体系,我们不得不佩服墓主人要与盗墓贼“斗争到底”的决心!
那么,埋葬的如此“用心”的这位神秘人,到底会是谁呢?
04、挖空心思的盗墓贼
处心积虑,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建筑的墓葬保险箱,真的防住了贪婪的盗墓贼吗?
在向墓室清理的过程中,盗洞果然还是出现了,而且就在盗洞之中,居然还出现了一颗形似“炮弹”的金属东西?
经过辨认猜测,大家认为,这可能是现代盗墓贼用炮弹头改装过的洛阳铲的铲头,这样可以击碎墓葬中的巨石……
幸运的是,盗墓贼虽然为这座“积石积沙大墓”专门打造了探铲,但是最终还是失败而归,盗洞并未深入墓室。
当然,墓葬里还出现了许多盗墓贼留下的痕迹:电线、矿泉水瓶、编织袋等等,但是在这场“较量”中,墓主人的防盗措施始终略胜一筹。
05、绝招——“底攻天”
然而,一次又一次的防御,一伙又一伙地盗墓,墓主人终究还是有一处位置疏漏了——墓底!
这一回,一伙不信邪的盗墓贼居然从远处直接打了很深的盗洞,最后躲过各种墓葬四周和上方的石头和细沙,从墓葬底部进入了墓室!
这在盗墓行当里还有个专业术语叫做“底攻天”,便是从底部直接向上到达墓室!
不过,这场博弈的结局却充满戏剧性,当自以为聪明的盗墓贼,利用“底攻天”终于到达墓室的时候,他却惊讶地发现:
哪里还有什么墓室?因为两千多年的巨石压顶,墓室早已经坍塌不复存在!
大自然的巨大力量,将整座墓葬“挤压”成了一团结实的整体,盗墓贼不可能挖动墓室的任何东西了……
最终,在墓室清理得非常完整之后,考古队员们发现了一件汉代的铁斧。这个时候,所有人几乎都自嘲的相视一笑!
原来,现代盗墓贼花费如此多心思,想了各种办法,想要盗掘墓葬的宝藏。殊不知,这座春秋战国墓,可能早在汉代就已经被盗掘一空……
千年之后,这里仅存的巨大封土堆之下,早就是一座“空墓”而已了……
至于那位神秘的墓主人,当然也早已归于黄土,无法探寻他的踪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