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49年,我军解放上海时,国民党230师死守杨树浦发电厂,使我军陷入困境。
就当陈毅为此愁眉不展时,却意外得知了230师指挥官的姓名。
随后陈毅如释重负的笑道:你们快去找蒋子英。
陈毅为何会这样说呢?蒋子英与230师指挥官之间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战前--突发情况
故事还要从解放上海之前说起。
渡江战役之后,我军一路势如破竹,为了尽快解放全国,中央电令陈毅尽快解放上海。
接到命令的陈毅当即制定了作战计划。
可是就当解放上海的战斗开始之前,毛主席的一封电令却让陈毅不得不紧急修改作战方案。
因为毛主席认为,上海是一座现代化大都市,有着密集的人口和雄厚的工业和经济基础。
攻击部队应该避免打城市攻坚战,尽量减少对上海的破坏。
陈毅也深知毛主席的深意,于是也便连夜开会修改作战会议。
这期间,有将领提出可以使用封锁上海的方法,不过很快就遭到了陈毅的拒绝。
因为上海是临海城市,而我军暂时还没有制海权,所以这个作战设想几乎无法实现。
随后又有人提出进攻苏州河,因为那里敌人整个防御体系最薄弱的一环。
但是也被陈毅拒绝,因为进攻苏州河势必会给上海市区造成较大损失。
最终经过讨论,我军决定进攻吴淞口,那里是上海守军的后勤补给基地,一旦占领吴淞口,守军的意志势必会受到严重打击。
可是想要拿下吴淞口,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因为上海守军最高长官汤恩伯也是经验丰富的老将,又怎么会不知道吴淞口的重要性呢。
所以汤恩伯早就在吴淞口布置了重兵,所以在当时陈毅看来吴淞口一战势必会十分惨烈。
但是等到战斗打响之后,我军的战况却远远出乎了陈毅的预料。
开战--陈毅纳闷
原来在战斗开始之后,包括吴淞口在内,我军几乎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
这让陈毅有些纳闷,甚至都怀疑是不是汤恩伯背地里搞什么小动作。
不过很快陈毅就得知,上海守军总指挥汤恩伯早已经逃走,这才让陈毅稍稍放下心来。
但是陈毅心中还有一个疑惑,那就是汤恩伯被老蒋寄予厚望,为何却早早逃离了上海呢?
而这就不得不提老蒋逃往台湾前所下的命令了。
当时老蒋以督战的名义来到上海,未表决心,还带来了自己的两个儿子。
这让驻守上海的国民党军队军心大振,可是殊不知,老蒋此行的目的根本就不是督战,而是敛财。
不久之后,老蒋就带着大量金银财宝偷偷逃往了台湾。并且在临行之前还给汤恩伯下了一道密令。
那便是告诉汤恩伯如果不敌解放军,就率部撤往舟山保存实力。
所以在战前的时候,汤恩伯就知道上海之战自己难以取胜,所以就偷偷逃离上海。
其余的部队也是该撤的撤该跑的跑,所以我军才会在上海战役中进展如此顺利。
不过万事没有绝对,就当我军以为上海很快就在解放时,意外发生了。
原来当我军进攻到杨树浦发电厂一带时,发现这里有敌人驻守。
经过一番零星的交火之后,我军得知这里驻守的部队是有着“青年军”之称的230师。
这支部队曾受过老蒋的深度洗脑,所以抵抗意志颇为坚定。
得知这个消息的陈毅也犯了难,虽说230师只有八千多人,在我解放军大军面前如同蝼蚁一般。
但是230师驻守的部分不仅有发电厂,还有电厂,这让陈毅有些投鼠忌器。
然而就当陈毅和大军陷入两难境地的时候,一个消息的传来让事情有了新的进展。
消息--陈毅狂喜
就当我军与230师在前线对峙的时候,聂凤至将军无意间得知,230师师长已经逃走,留下指挥的是副师长许照。
于是聂凤至当即将这个消息报告给了陈毅。
陈毅在得知230师指挥官是许照之后满脸的难以置信,随后赶忙说到:你们快去找找蒋子英。
说罢脸上的喜悦也是溢于言表,对此聂凤至有些狐疑。
陈毅见状,也赶忙讲出了这样做的缘由。
原来,蒋子英早期曾在国民党陆军大学中任教。
而230师副师长许照,则曾是蒋子英的学生,并且许照在陆军大学时表现十分优异,是蒋子英的得意门生。
而许照也对蒋子英十分的尊敬,所以陈毅在得知敌军指挥员是许照之后才会如此的高兴。
并且还希望通过蒋子英和许照之间的师生情谊,作为突破口劝降许照。
在得知这一情况之后,聂凤至恍然大悟,于是立刻动身寻找蒋子英。
而幸运的是,此时的蒋子英正在上海,而聂凤至也是轻而易举的就找到了蒋子英。
在得知聂凤至的来意之后,蒋子英也当即答应帮助我军。
第二天蒋子英就如约来到了杨树浦发电厂前线指挥部,并且要求亲自进去劝降许照。
不过却遭到了陈毅的拒绝,因为陈毅担心蒋子英的安全。
但是蒋子英却表示,许照在陆军大学的时候,曾因为过于固执所以几乎没有朋友。
是他多次帮助许照,所以许照肯定不会伤害自己。
这才让陈毅放下心来,蒋子英也成为了上海能否和平解放的重要因素。
在蒋子英来到发电厂门口时,230师的士兵十分的谨慎。
不过在许照得知来人是蒋子英之后,当即就让士兵放蒋子英进来。
并且恭恭敬敬的接待了蒋子英,而最终结果也不出蒋子英的预料,经过劝说许照决定向我军投诚。
最终230师八千余人放下武器,为和平解放上海做出了积极作用。
随后在我军的攻势下,上海最终和平解放。
而在我军入驻上海之后,为了不打扰人民休息,陈毅更是下令让部队睡在大街上。
这也让整个上海的民众对我军赞不绝口。
不过,这时还有一个问题,那便是蒋子英本是国民党陆军大学的教授,为何会在对立时刻选择帮助我军呢?
经历--成就和平
这就要从蒋子英的生平经历说起了。
在蒋子英年轻的时候,孙中山引领的辛亥革命正进行的如火如荼。
从小就心怀报国之志的蒋子英毅然决然的投身革命,并且参加了当时上海有名的“五卅运动”。
并且还利用由自己主办参与的《大厦周刊》进行运动报道,极大程度上鼓舞了我国人民的革命士气。
后来,国共第一次合作达成,北伐战争开启,而蒋子英也投笔从戎,加入了国民党。
也正是这个时候,蒋子英与我党产生了密切的联系。
当时国共关系十分紧密,所以蒋子英常常会与我党人员讨论革命形势。
在这期间,蒋子英对于我党的革命态度和方针十分感兴趣,并且十分认同。
也正是这些交流,也让蒋子英对于中国革命形势有了新的认识。
然而就当蒋子英准备为中国革命大展拳脚的时候,意外却发生了。
1927年4月12日,老蒋发动反革命政变,并且采取清党行动。
第一次国共合作就此破裂,同时老蒋还大肆屠戮我党人员,蒋子英对此一直持反对态度。
但是仅凭蒋子英一人的力量对抗蒋介石,无异于蚍蜉撼树。
但是他却做出了常人无法做到的事情。
那便是利用自己的职位,暗中释放了很多被老蒋关押的我党人员。
在此之后,蒋子英也终于看清了国民党的真面目,于是便不想再与国民党沆瀣一气,便选择了出国留学。
抗日战争爆发之后,国共第二次合作以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达成。
意识到祖国已经陷入了前所未有的险境,在外留学的蒋子英选择了回国,并且来到陆军大学担任教授一职。
也正是在这期间,蒋子英认识了许照,并且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
然而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国民党的狼子野心再次暴露无遗,所以蒋子英也再次对国民党失望。
于是便回到了南京,紧接着在王昆仑的影响下,加入了民革上海临时分会,为祖国解放做出了贡献。
因为在蒋子英的心里,我党是真心实意为人民谋福利的。
所以得到了人民的支持,也最终终将成为胜利的一方。
也正是有了这一思想,所以在聂凤至前来请求他劝降许照的时候,才会爽快的答应下来。
结语:
上海解放之后,陈毅便担任了上海市市长,为上海的和平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得到了上海以及全国人民的认可和称赞。
而在上海和平解放这件事上,除了毛主席的高瞻远瞩,和陈毅的周密部署之外,蒋子英的贡献也功不可没,如果没有蒋子英,230师的问题将很难解决。
另外,230师副师长以及全体士兵能够顾全大局深明大义,也是上海和平解放的一大动力,在正义面前,许照和230师全体官兵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让我们向毛主席陈毅将军和蒋子英先生,以及所有为上海和平解放做出贡献的人致敬。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