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隋文帝杨坚执法有多严明?对儿子也不手软
创始人
2025-07-09 20:02:21
0

在隋朝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令人铭记的开国皇帝——杨坚。他的一生饱经风霜,尤其是他对待家族成员之间的严明态度和对法治理念的坚持,成为了一段传世佳话。让我们穿越时光,走进隋文帝的世界,一窥那个风云际会的年代,聆听那个因“法不恕子”而流传千古的故事。

隋朝的开国皇帝杨坚,身世显赫,乃北周的大臣,出身大贵族,其父为北周的随国公杨忠。娶妻独孤氏,更是北周重臣之女,且其姐更是北周明帝的皇后,这使得他与皇室有着千丝万缕的亲戚关系。他的女儿杨丽华更是端庄美丽,成为周武帝的太子妃,后来更是宣帝的皇后。杨坚因此名副其实地成为了“皇亲国戚”的代表。

然而,随着北周武帝的去世,宣帝继位,朝政荒淫无度。在宫中竟然立了五位皇后,整日沉湎于饮酒作乐,对国政漠不关心。周静帝继位时年仅八岁,对于处理朝政之事一窍不通。此时,杨坚被封为丞相,成为了一名“国家保姆”,辅佐静帝,应对乱世。

然而,杨坚心系国家,常感皇位易得不易守。为此,他勤政爱民,每天天未亮就赴朝听政,甚至晚上时分仍在批阅奏章,生怕被人诟病为懒惰之辈。他坚持反对铺张浪费,倡导节俭,深信奢侈会导致国家衰亡。这位皇帝身体力行,每餐只享用一样荤菜,而他的治俭理念也逐渐成为时代的风气。

然而,不幸的是,杨坚的儿子杨俊却成了“浪费大王”。他以为自己是皇帝的儿子,理所当然应享受荣华富贵。他的府邸居然模仿皇宫的样式,用黄金和美玉装饰台阶。这还不够,他沉湎于声色之中,搜罗美女,夜夜笙歌。其中,一位姓崔的妃子因嫉妒他与其他美女过于亲近,竟在一场瓜中宴会中放下毒药,送给杨俊食用。杨俊虽未死,却中毒入骨,文帝得知后大怒,将其召回宫中,并展开调查。

随着真相大白,文帝怒不可遏,不仅撤销了杨俊的官职,还限制其行动自由。这一举动在朝野震动,大臣们纷纷猜测,这位皇帝是否在给他们上一课,是否会为自己的亲生儿子下如此狠手。在此时,左卫将军刘升主动求情,认为废掉杨俊的官职过于严厉。然而,文帝以严肃的口吻回应:“国家制定的法律,人人都得遵守,就是皇亲国戚也不例外。”刘升无奈离去。

过不多时,尚书仆射杨素也前来求情,表示杨俊的错误固然存在,但并不至于被免官。文帝冷冷地回应:“我难道只是儿子的父亲,不是天下人的父母吗?杨俊是我的儿子,但也是我的百姓,难道因为他是我的儿子,我就要为他专门制定一个法律吗?”言罢,他甩袖而去,大臣们看到这一幕,均知皇帝决意严惩皇子,再也无人敢上前求情。

杨俊得知文帝态度坚决后,深感惶恐,不久便病倒。在生命垂危之际,他托人送给文帝一封认罪的信,请求饶恕。文帝深深叹了口气,对送信之人说:“回去告诉他,我之所以艰苦创业,是为了我的儿孙们,希望我大隋的江山能一代一代传下去。如果我的儿孙都像他一样,那我杨家的天下岂不是要断送?我怎么能饶恕他呢!”这番话让杨俊深感羞愧,不久后便病故。

而隋文帝并没有因此而止步,他拒绝了为杨俊立碑的请求,更命人将杨俊生前所建的豪华宫殿全部拆除。从此,隋文帝的执法更显严明,“法不恕子”的故事也成为千古传世的佳话。

在历史的长河中,隋文帝杨坚的治国理念和对待家族成员的严明态度始终为后人传颂。他在时代的洪流中,坚守法治之道,对国家和子民都一以贯之。这段“法不恕子”的故事,不仅让我们见证了一位皇帝的坚韧,更让我们思考,在历史的镜头下,法治理念的力量是如何影响一个国家的兴衰荣辱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商... 历史的变迁如同潮水般汹涌不息,朝代更替、帝王更迭是历史的自然规律。自上古政权后,夏商周三个朝代在中国...
孙中山银元 中华民国十八年孙中山正装照头像三帆五元、一元银币,是难得的中山系列银币精品,是奥地利铸币厂设计、杭州...
原创 马... 马未都的4件“奇技淫巧”:巧夺天工,防身暗器那件,威力不小 人们经常用奇技淫巧这个略带夸张的词汇,来...
毕小庆:打击犯罪的矛 保护警民... 人民网记者 王佩 有这样一个人,他“能文能武”:除暴安良时,他是冲锋在前的人民警察;传道授业时,他是...
原创 晚... ·前言 李鸿章想必大家或多或少都听说过吧,不过有很多人认为他是一个很有争议的人物。当年在清朝末期的时...
原创 为... 秦穆公消灭西方十二戎人部落称霸西垂,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穆公死后将诸多大臣殉葬,秦国连续多代昏君,秦国...
原创 历... 古代历史中,修改圣旨的行为极为罕见,因其牵涉到帝王权威,往往是生死攸关的勇敢举动。然而,在古代中国的...
原创 吴... 吴三桂没这么高尚,什么“恢复华夏正统”,不过是吴三桂打出来的幌子而已,实际上汉族的知识分子阶级已经没...
原创 闲... 前言 她被称作是贤后的代表人物,在丈夫还是基层人物的时候,就毫不嫌弃选择下嫁给他,在之后的日子里两人...
原创 明...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在爵位上废除前朝五等爵位,仅留公、侯、伯三等爵位。明朝封爵除了功臣,就是外戚。众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