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四年(1525年),张居正出生于荆州府江陵县(今荆州市)的一个书香世家。他的曾祖父曾梦见一只白龟捧着月亮,于是给刚出生的孩子取名“白龟”。张居正才华横溢,被誉为“神童”。嘉靖十五年(1536年),12岁的张居正参加童试。荆州太守李士敖非常喜欢他,给他改名“居正”。他是万历年间的内阁首席大臣,协助万历皇帝朱翊钧开创了“万历新政”,史称“张居正变法”。
张居正
嘉靖十六年(1537年),张居正参加乡试落第。嘉靖十九年,张居正当选。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23岁的张居正中进士二等第九名,被封为庶吉士。从此,他走上了仕途。嘉靖末年,张居正升任右中云,为文学侍从。穆宗隆庆元年(1567年),张居正任民部左侍郎、东阁大学士。他发表《陈六食书》,阐述改革时事的意见。在经历了激烈的内阁斗争后,他最终与高拱一起成为宰相,并担任吏部尚书、建济宫学士。张居正、高拱等内阁大臣进贡安达,平息了北方的紧张局势,使广州得以正常进行贸易。
张居正书法
荆州市张居正故居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23岁的张居正考中进士。隆庆元年(1567年),任吏部左侍郎、东阁学士。后迁内阁二侍郎,兼吏部尚书、建吉殿学士。隆庆六年(1572年),万历帝即位后,张居正在李太后和宦官冯保的支持下,取代高拱出任首席辅佐官。当时,明神宗朱翊钧年轻,一切重大军政大事都由张居正主持决策。张居正担任内阁首席大臣期间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在财政方面,清朝控制土地,实行“一鞭法”。所有税收和劳动力均以白银支付。 “太仓小米可用十年,周庙积金已达四百万余。”军事上,任命戚继光、李成梁等名将驻镇北,启用凌云逸、尹正茂等人平定西南叛乱。在官员管理上,实行名实全面考核,对各级官员实行“考核法”考核。 “虽远在千里,日夜执行”,政制庄严。
张居正于万历十年(1582年)7月9日(6月20日)逝世,享年五十八岁。谥号上柱国文忠(后均被剥夺)。张居正也是明朝唯一一位生前被封为太傅或太师的公务员。他死后,其家被明神宗没收,明熹宗天启二年(1622年)才恢复名誉。着有《张太岳集》、《书经直解》、《皇帝图解》等,但死后不久就被朝中反对派清算,万历皇帝也报了仇因为他长期受到张居正的严格控制。不可否认,张居正的种种举措让垂死的明朝得到了生存的机会,老百姓也从改革中受益。从这一点来看,张居正不愧为中国古代一流的政治家。但张居正的改革也是晚明帝国的反映。它的逐渐衰落和没落,不是一两个有能力的大臣就能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