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52年,刘、张贪污案落下帷幕,河北省主席杨秀峰负有什么责任
创始人
2025-07-09 14:32:02
0

前言

1949年8月,杨秀峰任河北省人民政府主席。在他主政河北期间,有一件事情不能不说,那就是共和国第一贪的刘青山、张子善案件。

刘青山,原天津地委书记,河北省安国县人。张子善,原天津地区行署专员,河北省深县人。那时,天津还没有被“单拎”出来,仍归河北管辖。当毛主席决定同意河北省委的建议,对刘青山、张子善处以死刑,立即执行后,杨秀峰旋即代表省政府作了检讨。

那么,杨秀峰是何许人也?他主政河北期间都做了哪些事?后来如何了?

杨秀峰受到毛主席、邓小平的赞扬

杨秀峰于1897年出生在河北省迁安县杨团堡村的一个世代书香家庭。祖父是士绅,父亲是举人。杨秀峰受长辈们的影响,自小读书,14岁时就考入了河北省立滦县师范学校。5年后,考入了北京高等师范学校。

“五四运动”爆发后,他被推选为学生代表,负责组织学生示威游行。毕业后,杨秀峰开始了一段短暂的教书生涯。1924年,他利用暑假期间,和叔父杨十三一起在老家举办了一个农民讲习班。1928年秋,当北伐战争还没有波及到天津的时候,他应朋友的邀约,到天津市教育局、河北省教育厅供职。

上任短短几个月,他就看到了当局政治极为腐败,不愿与之同流合污的他,毅然选择了辞职出国留学。1年后,经举荐,他以官费赴法国留学考察,这一去,实现了他人生的一大转折。

1930年,杨秀峰在巴黎加入了共产党。随后,他参加领导留法学生和华侨的反帝同盟组织,创办了《工人》等秘密刊物。“九·一八”事变后,杨秀峰组织留法学生和华侨上街游行示威。但在一次集会后,他不幸被法国当局逮捕了,后经取保释放,被迫离开了法国。

随后,杨秀峰去了苏联莫斯科列宁学院学校。在那里,他认识了后来的搭档,任河北省委书记的林铁。1934年,学成归国的杨秀峰,先后在天津河北法商学院、北平师范大学等大学任教。

1935年12月,在日寇侵占华北之际,杨秀峰带领着学生们,走上街头示威游行,他不顾个人的安危,站在学生救亡运动的最前列,赢得了青年学生的爱戴,被尊称为“红色教授”。

1936年,北京大学教授许德珩、杨秀峰、程希孟等教授,组织了一个“北平文化界救国会”,当他们得知毛主席等已到达陕北后,遂购置了30多双布鞋、12块怀表和十几只火腿,托付中共地下党员设法送到陕北。

为此,毛主席于同年的11月2日,写了一封简短又温情的感谢信。内容如下:

各位教授先生们:

收到惠赠各物(火腿、怀表等),衷心感谢,不胜荣幸!我们与你们之间,精神上是完全一致的。我们的敌人只有一个,就是日本帝国主义,我们正准备一切迅速地进到全国出兵抗日,我们与你们见面之期已不远了。

为驱逐日本帝国主义而奋斗,为中华民主共和国而奋斗,这是全国人民的旗帜,也就是我们与你们共同的旗帜。

“七七事变”后,41岁的杨秀峰,毅然地脱下了长衫,走出课堂。与夫人商量后,他们留下了只有2岁的独苗,带领一批青年学生,奔赴河北西部山区打鬼子去了。

1939年,杨秀峰率一部分力量开进冀南。不久,在冀南就成立了一个“冀南区抗日军政委员会”,由杨秀峰和八路军129师政治部副主任宋任穷负责。以后,各县陆续成立了抗日政府。

之后的一天,突然传来消息,说蒋介石已经委任鹿钟麟为河北省政府主席,已经在上任的途中了。知晓情况后,杨秀峰立即找来宋任穷商量,他们决定先下手为强,将30个县联合成立“冀南行署”,代替“军政委员会”,由杨秀峰任主任,宋任穷任副主任。这样一来,便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国民党执政的权力。

“冀南行署”组建后,由于杨秀峰原来是教授,许多人认为他和宋任穷代表的是国共两党组成的抗日政权。结果,一些地主和顽固分子遇事,便不去找宋任穷,只找杨秀峰。这些人把心里话向杨教授“倾吐”,到头来就是他们的思想全被共产党了解得一清二楚。

在“冀南行署”运行了一段日子后,鹿钟麟走马上任了。鹿钟麟是河北定州北鹿庄人,曾追随西北军将领冯玉祥而步步升迁。1924年,北京政变时,他率部打头阵入城,不费一枪一弹控制了北京全城,把末代皇帝溥仪赶出了宫。

在冯阎蒋中原大战失败后,鹿钟麟通电下野,隐居在天津。1936年,鹿钟麟随冯玉祥复出,被选为国民党中央委员。现在,他被蒋介石任命为河北省主席。

当时,老百姓们对鹿钟麟到河北省执政很不满意,连民众选出来的官员也有异议。于是,鹿钟麟做起了他们的工作,说:“蒋介石终究还是国家的首脑,他的任命总是要尊重的。”

这些话很快传到了鹿钟麟的耳朵,他觉得杨秀峰是个值得结交之人。这样一来,杨秀峰便在国民党的官场上处于不“倒”之态。此后,杨秀峰一面主持军政建设和抗战大计,一面创办了抗战学院,自己兼任院长,教员很多是自己的老友、同事,连著名作家孙犁都是这里的教员。

经过这所院校培养出来的青年学生,结业后即分配具体工作岗位,作为干部留用。

这些年,杨秀峰既是大学教授,又是游击司令,还是行政官员,多种截然不同的身份,似乎差别很大,然而,他却能很好的贯通运用、灵活转变。后来,129师政委邓小平对他赞道:“文官不要钱,武臣不怕死——杨兼而有之。”

过了些时日,根据对敌斗争的需要,上级党组织要求杨秀峰迅速发动群众,组织武装,打开冀西的抗战局面。于是,杨秀峰以“国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冀西民训特派员”的公开身份,开始创建抗日根据地工作。

与此同时,冀西游击队组建为129师11旅,杨秀峰随之前往了山西。不久成立了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下辖21个专署,共计149个县城,由杨秀峰担任边区主席。

在抗日战争时期,毛主席对杨秀峰的工作成绩有所了解,并予以肯定。毛主席在1942年9月发表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一文中这样写道:“晋冀鲁豫边区的领导同志,对这项工作抓得很紧,作出了精兵简政的模范例子。”

杨秀峰处决刘青山、张子善,并作了深刻检讨

1949年,杨秀峰奉命担任河北省人民政府主席。上任不久后,华北降雨连绵不断,各县都遭受了几十年不遇的特大水灾。其中,香河县是重灾区。

灾情牵动着杨秀峰的心。这天,杨秀峰带着几名干部,轻车简从,来到了香河县慰问群众。

见面后,县长李伯华对香河县的情况做了汇报。不知不觉聊到了中午,李伯华要留杨秀峰等人在政府吃饭,杨秀峰特别叮嘱:“你们平常吃什么,我就吃什么。你们汇报时不是提到机关干部每人每天节约一两米支持灾民吗?我们不能特殊。”

李伯华感到为难,省主席来了,不招待一下怎么说得过去?这时,杨秀峰提议到县委去看看县委书记。于是,他们步行来到了县委会,县委书记张子明见到杨秀峰后,很是意外。这时,张子明年仅23岁,而杨秀峰却已过半百了。

午间,张子明、李伯华陪同杨秀峰等人一起吃饭,端上来的是一锅窝头,两大碗白菜。杨秀峰吃得津津有味。吃过饭后,杨秀峰不顾大家的劝阻,前往了灾情严重的香河二区实地考察。

1950年,河北灾情刚刚缓和,杨秀峰又奉命去皖北协助救灾,周总理对他说:“这是毛主席两次点名要你去的。”杨秀峰二话没说,就迅速奔赴皖北灾区。

在杨秀峰主政河北期间,做了不少利民惠民的大事。或许是抽不出精力来,手下竟不知何时出了刘青山、张子善这样的大贪。

1952年2月10日,保定召开了对刘青山、张子善的公审大会,出席这场大会的,共约2万多人。当天,主席台的上方横挂着一条醒目的会标:“河北省人民公审大贪污犯刘青山、张子善大会”。

刘青山、张子善两人都是经过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严峻考验的干部。刘青山参加过1932年高阳、蠡阳的农民暴动,曾被国民党逮捕,在敌人严刑逼供下,他坚贞不屈,没有向敌人透露一丝有价值的消息。张子善参加过学潮,被国民党逮捕入狱后,曾以绝食斗争,在敌人面前,表现共产党人的英雄气概。

但是,在进城短短的两年,他们就被糖衣炮弹所侵蚀,完全地蜕化变质,成了人民的罪人。1950年夏,天津专区全区14个县镇遭遇大暴雨,使得刚刚获得翻身的农民们,生活又处于困难的境地。

此时,地位负责人刘青山和张子善不但不积极地带领群众自救,度过灾年,反而不顾灾民死活,为了达到个人的目的,二人狼狈为奸,贪污国家巨额的财产。据统计:

他们于1950年春至被捕前先后盗窃国家救灾粮、治河专款、干部家属救济粮、地方粮、克扣民工粮、机场建筑款以及骗取银行贷款等等,共计达到了171.6272亿元(旧币)。

这是一个令人触目惊心的数额。按照当时的币值标准和市场物价指数,这些钱可以买粮食近2000万斤,可买棉布800万尺,足够50多万人吃一个月并做一身衣服。

1951年11月21日,在中共河北省第三次代表大会上,与会的代表们集中检举、揭发了刘青山、张子善的违法行为。12月14日,河北省委向华北局提出了对刘、张二人的处理意见:“我们一致意见处以死刑。”

毛主席对此事极为关注。在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后,决定同意河北省委的建议,对刘青山、张子善处以死刑,立即执行。

随后,省主席杨秀峰代表省政府作了检讨,刊登在《人民日报》上。杨秀峰怀着沉痛的心情,就省政府及自己对刘青山、张子善贪污案应该负的责任,特别是所存在的官僚主义问题作了深刻的反思和诚恳的检讨,摘录部分内容:

刘青山、张子善的贪污案件,是一个极为严重的完全不能令人容忍的贪污、盗窃巨额国家人民资财的案件。这一巨案,对于我来说,其教训是十分惨痛的,所应负的责任是十分沉重的。

像刘青山、张子善这样参加革命二十年左右的老干部,为什么竟在不长的时间内堕落到这样的地步?像他们这样大规模地贪污、盗窃国家财富。在天津专区闹得风声很大,为什么河北省人民政府竟长期没有发觉、未能及早处置呢?

这正是河北省人民政府首先是我应该检查与检讨的。这主要是河北省人民政府特别是我在领导上有着严重的官僚主义。

首先,我们对干部的思想政治领导极为薄弱……

其次,我们在掌握干部政策上也是有缺点和错误的……

其三,我们的官僚主义作风还表现在形式主义、文牍主义的严重……

其四,由于缺乏严密的制度,在财政上给下面留了两个很大的漏洞……

……

杨秀峰的检讨不可谓不深刻,几十年后还被人称作“至今读来仍发人深省,引人深思。”

毛主席任命杨秀峰为教育部部长

1952年11月15日,中央人民政府决定成立高等教育部,任命马叙伦为部长,杨秀峰为副部长。

1953年7月,杨秀峰在全国高等工业学校行政会议上,提出我们应该运用苏联的先进经验,运用“三有(有计划、有准备、有步骤)”地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一系列的全面改革。

1954年9月29日,毛主席根据一届人大一次会议的决定,任命杨秀峰为高等教育部部长。

同年11月12日,第二次全国高等农林教育会议上,杨秀峰指出,学习苏联必须正确地结合中国实际。在高等农林教育方面,必须考虑到中国今天农林业生产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注意到我国的自然条件,如土壤、气候等与苏联有许多不同,并结合着我们农业生产经验的特点,来确定我们应该怎么向苏联学习。

杨秀峰致力于学习苏联,但要结合着中国的实际情况来。他的这种思想方针,赢得了领导们的赞扬。

话说,毛主席极为重视教育。其中,毛主席多次提出要精简课程。

1957年3月,毛主席在中南海召开座谈会,参加会议的除了中央负责同志外,主要是高校的干部和教师。

毛主席问了课程设置的情况,在听了相关负责人的汇报后,毛主席说:“课程太多了,砍掉一半,怎么样?”当时,杨秀峰坐在毛主席的旁边,杨秀峰说:“恐怕一下子做不到。”

毛主席又说:“砍掉三分之一怎么样?”杨秀峰说:“我们研究,尽量减少。”

1964年2月13日,毛主席在人民大会堂北京厅主持召开教育工作座谈会,杨秀峰参加了这场会议。毛主席在座谈会上,又谈到了课程改革、考试改革的等问题。

杨秀峰没有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而是选择了定点试验。他的这种办学方针,也是受到了广大同僚的追捧。

1965年1月,在三届一次人大会上,杨秀峰当选为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离开了工作多年的教育部。

1978年,杨秀峰出席全国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当选为人大常委会委员,后任法制委员会副主任。

1983年11月10日,杨秀峰病逝于北京,终年86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大... 中国历史上,太监一直是每个王朝不可或缺的角色。其中,一些大太监因为得到统治者的宠爱,成为后人津津乐道...
原创 符... 前言 1912年的春天,刚刚当兵半年的毛泽东,他突然发现自己不会打仗,更是发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想要...
原创 1... 2008年12月,《南方周末》刊发了一篇长文《叶剑英:最后十年》,在这篇文章中,配了四张与叶帅相关的...
原创 商... 商鞅变法作为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一场变革,其思路的确严谨而可怕。在意料之中的成功背后,隐藏着怎样的逻...
原创 巴... 探寻巴西之谜:教皇划线与巴西的庞大版图 巴西,一个让人们联想到足球和桑巴舞的国家,以其独特的文化和...
蜀夏(三星堆)26:蜀鲧出西川... 蜀夏(三星堆) 第二十六章蜀鲧出西川勤王石家河和北伐大夏建立石峁城 大约距今4500年,黄帝设东西大...
原创 混... 李俊,在《水浒传》中,绰号混江龙,他是揭阳岭一霸。在梁山大聚义后,排定坐次,他位列天罡星之中,排第二...
多行不义必自毙!赖清德外号“清... 文丨陆弃 赖清德非常关心他的网络声量,不晓得他关心的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不过最近他的网络声量的确有所...
原创 彭... 1965年,已经在北京西郊挂甲屯吴家花园种田度日长达6年之久的彭德怀,再一次与阔别几年的毛主席相见。...
从长沙营盘路到济南日照路,这届...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任峰磊 任晔 陈啸鼎 蔡娟 李丹 报道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提到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