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前全国联主席蔡畅已经丧失正常说话能力久卧病榻,这时一位江西来的一位农妇前来看望,遭到了拒绝。可没有想到其还另有身份,只见她说了自己隐藏数十年的身份后,不仅仅见到了心心念念的蔡畅,更是惊动了领导。
那么这一位农妇到底是谁呢?她与蔡畅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呢?
两位革命先驱之间的深厚友谊与共同奋斗
蔡畅,生于1900年,出生在湖南湘乡,是我党最早的党员之一。在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激荡岁月里,蔡畅以她坚定的信念、无私的奉献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为中国妇女地位的提升和社会的进步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蔡畅在1920年加入了新民学会和工学世界社,随后于1922年成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成员,1923年正式转为我党党员。1924年,蔡畅前往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在翌年回国后,她积极投身革命事业,为中国妇女的解放事业努力奋斗。她担任副书记一职,积极组织妇女参与革命活动,倡导妇女的平等权利,推动妇女的解放事业取得进展。
在北伐时期,她更是发挥了重要作用,先后担任江西省委妇女部部长,领导和组织江西省的妇女参与革命斗争。她发动妇女积极参加革命行动,组织妇女赴前线支援部队,鼓舞妇女壮大革命力量,为革命事业的胜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914年,赖月明出生在江西兴国白石村,一个贫苦的家庭。在她14岁那年,由于家庭贫困,父亲将她卖给了隔壁村的人家,成为他们的童养媳。
被卖掉后,赖月明被远离了家人,生活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作为童养媳,她不仅需要承担家务劳动,还要忍受主人的压迫和欺凌。尽管面临着重重困难,赖月明仍然努力坚强地生活着,保持着对未来的希望和梦想。
在直第二年,红军进驻时,这个时刻成为了赖月明生命中的转折点。赖月明看到了这个机会,决定脱离谢家,她渴望以自己的力量为社会做出一些贡献。于是,她报名参加了区妇女改善委员会,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妇女和社会带来一些积极的改变。
由于赖月明的才华和勇气,她很快就受到了委员会成员们的认可和信任。在工作中,赖月明展现出了非凡的领导能力和决策能力,积极推动妇女权益和社会改善事业的发展。她用心投入到工作中,关心妇女儿童的生活状况,提出了许多富有成效的改善方案,得到了广泛的好评和支持。
1932年4月,组织安排赖月明前往瑞金师范学校接受培训。之后,她前往少共江西省委工作。
当时的省委组织部长兼妇女部长是蔡畅大姐,对赖月明格外关心。每次开会,蔡畅都喜欢拉着赖月明坐在身旁。
赖月明深深钦佩蔡畅大姐对革命事业的理解和奉献精神,也感激她的关心和照顾。他们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和信任关系,共同为革命事业奋斗。
红色爱情在战火与离别中的坚守与深情
1934年秋天,粤北南雄水口大捷,中央红军主力成功击溃了“围剿”的粤敌20个团的战斗,而江西红军则在配合作战后返回宁都休整。在宁都,赖月明与陈毅相遇。
在这个时候,蔡畅大姐也开始担任媒人的角色,她向赖月明不断介绍陈毅的优秀之处,让赖月明对陈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好感。通过蔡畅大姐的撮合,赖月明和陈毅逐渐加深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和感情。于是在1932年旧历9月的重阳佳节,赖月明和陈毅正式结婚。
赖月明和陈毅相伴三年,但实际在一起的时间并不长。他们结婚的第二年,党组织安排赖月明前往瑞金中央党校学习。毕业后,她回到江西,被省委组织部长蔡畅派驻石城担任妇女部长。
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后,她回到瑞金得知陈老在此次围剿中身受重伤的消息,她立即赶往病房。见到陈老总躺在床上,她眼中满是担忧,但她立即镇定下来,决定守护在其身边悉心照顾。
十天的时间里,虽然陈毅身受重伤,却格外照顾赖月明,不止一次询问她的喜好并亲自安排她的饮食。赖月明感受到了陈毅的不同之处,但陈毅并未主动解释,只是默默地关心着她,照顾她的一切
最终,陈毅向赖月明告知敌人即将临近,红军主力将要撤退的消息。面对即将来临的战争和险境,组织决定留下一批人,他们将留守在这片土地上,继续为革命事业奋斗。赖月明被确定为这些留下者之一,尽管心有不舍,但她心甘情愿地接受了这个重要的任务。
在离别的最后时刻,陈毅静静地看着赖月明,语气坚定地说道:“你在这边要好好小心,好好的活下去!相信我,只要任务完成,我一定立马前去找你。”这句话如同一颗深深的种子,深深地埋入她的心中,激励着她勇敢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赖月明眼中闪过坚定的目光,她知道这段离别的告别将成为他们之间永恒的回忆,一种无法言喻的情感交融在两颗年轻的心灵之间。在陈毅的目送下,赖月明踏上了前方未知的道路,但内心却充满了对未来的信念和期待。
坚守友情、怀念爱情
1937年,国共两党宣告合作后,陈毅面临着新的使命和挑战。尽管合作带来了曙光,但前方的困难和考验依然艰巨。陈毅接到命令,带领手下的游击队离开根据地油山,南下到南方组建新四军,以抵抗日本侵略者的进攻。
在离开油山时,陈毅心急如焚地多次派人前往兴国寻找他心爱的妻子赖月明。传言称,赖月明据称在兴国县城跳井自杀了。这个消息像一把利刃刺痛了陈毅的心,他无法接受这样的结局,对于他们之间的爱情和誓言,如同一根无形的纽带紧紧牵引着他的心。
然而,赖月明并没有自杀,相反,她还活着,并指出这个谣言是她父亲假扮的伪保长有意散布的谎言。赖月明在离开陈毅后,为了躲避反革命分子的追杀,四处漂泊流浪。最终,她被父亲抓获并卖给一个鞋匠。后来,那个鞋匠死在外乡,赖月明得知陈毅被反动派害死。几年后,她嫁给了一个伤残红军战士,一起生下了一女两男。
直到1959年,赖月明才从报纸上得知陈毅还活着,并看到他接见外宾的照片。她想前往北京找寻陈毅,但被丈夫和子女拦阻。
1972年,报纸宣布了陈毅逝世的消息,赖月明悲痛不已,只能燃香怀念。她终生未能与陈毅相聚,甚至无法为他祭奠。
1988年9月25日下午,在北京,患病多年,失去了正常说话能力的前全国妇联主席蔡畅,接待了一个老朋友造访。这位来自赣南的农村妇女缓步走近床前,眼含泪光。蔡畅奋力伸出双手,两双布满青筋的手牢牢握在一起,沉默交流,情意难舍。这一幕让人感慨万分,见证了岁月沉浮中的真挚友谊。
#图文万粉激励计划#结尾:
红色的爱情和友情,如同一朵永不凋谢的红花,在历史的长河中绽放,永远闪耀。让我们怀着感恩和敬意,铭记这段动人的故事,传承他们的精神,继续前行,为实现更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愿红色的爱情和友情,永远在我们心中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