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东渡黄河,林彪找放羊和摇船的当向导,曾思玉不解,后解决大问题
创始人
2025-07-09 07:02:44
0

20世纪上半叶的中华大地硝烟弥漫,战火不断侵袭,英勇的先辈们没有妥协,以大无畏的精神,用血肉之躯抵抗侵略者的暴行。

全面侵华战争爆发以后,日本侵略者不断地攻城掠地,整个民族都被“亡国灭种”的阴霾所笼罩,中国人民急需一场胜利来击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驱散阴霾。

八路军115师受命东渡黄河,前往平型关阻击日军,渡河工作由民运股股长曾思玉负责,临出发时115师师长林彪特意叮嘱曾思玉,要找放羊和摇船的当向导。

曾思玉起初不了解林彪的深意,在放羊和摇船的向导指导下制定了渡河的线路,解决了解放军渡河的大问题。

合作抗日,全国人民的期盼

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影响最深远的100年,在这短短百年时间里,人类实现了从封建向现代文明的演化,更是爆发了两次足以载入史册被后世铭记的世界大战。

雄踞东方千年之久的华夏文明古国步入了旧时代的末期,封建势力已经成为了阻碍文明前进最大的阻碍,固步自封的天朝上国意识也深深禁锢了中国的发展,中国已经远远落后世界其他文明。

与中国仅一海之隔的日本,曾经一直以中国为学习榜样,但是日本在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之后,果断开展维新变法,迅速提升国力,成为东亚国力最强的国家。

日本强大之后,首要目标就是瞄上了中国这个曾经的“带头大哥”,企图取而代之,也和其他西方国家一起虎视眈眈地盯着中国,企图将庞大的中国版图纳入自己的统治范围。

在中国被各大外敌环伺时,中国国内也内战不断,当权者也走马灯似地轮换,政权的频繁更迭,对内高压,对外退让,让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受影响。

没有守护自己实力的大国,只能沦为外敌蚕食随意分割的鱼肉,在蚕食中国的各国中,日本显得尤为活跃。

日本制定了征服中国的“大陆会议”,首先吞并朝鲜半岛,然后以此为踏板侵入中国东北,再以东北的丰富资源为依托吞并中国全境,如此狼子野心。

但此时当政的国民党还将矛头对准红军,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口号,将主力都投入围剿红军的战斗中,而对日本的入侵行为不断退让。

东北全境在不抵抗的命令下,被日军不费吹灰之力占领,日军又继续在上海和华北地区制造战争借口,逐步蚕食中国的领土。

在此民族危亡时刻,无数仁人志士呼吁国共两党放下仇恨,合作抗日,而这些呼吁都被蒋介石置若罔闻,依然坚持剿灭红军的方针。

蒋介石的倒行逆施彻底激怒了爱国将领,蒋介石在西安督战围剿红军时,张学友和杨虎城发动了兵谏,囚禁了蒋介石。

在国共双方的协商下,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被和平解决,国共达成“双十二协定”,红军改编成八路军,开赴抗日第一线。

虽然国共达成了合作抗日的共识,但是日军的强大地攻势依然压着中国人民喘不过气来,而中国军队急需一场胜利来打破日军的不败神话,振奋全国人民抗战的信心。

首场大捷,渡河向导立大功

经过八路军作战部的分析,选定了平型关作为了阻击日军的极佳的阵地,平型关狭长的地形,不利于军队展开作战,两侧的高地是十分理想的伏击战场。

接受这个阻击任务的是红军改编后的八路军115师,当时任115师师长的就是林彪,抛开林彪在革命胜利后的反革命篡权的行为,林彪在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都是十分出色的军事指挥官。

前往平型关布防阻击日军的指令下达之后,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摆在八路军的面前,那就是如何让部队渡过黄河。

这个艰巨的任务就落在了民运股股长曾思玉的身上,首先就是征调足够数量的船只来作为运兵船,这就让曾思玉犯了难。

此时因为日军的空袭,黄河上已经很难看到船只的踪迹,林彪则就地找到当地放羊和摇船的老乡来做向导。

在黄河两岸做摇船生意的人都不是单打独斗,他们有自己的圈子,只要找到一个摇船的向导,就能很快地找到一大帮的摇船的船工,他们在黄河上常年摆渡,都有自己的船只,而且技术精湛,渡河时的安全性也能得到极大的保证。

而为何需要放羊的向导呢,因为为了避免被日军发现在八路军渡河时发动空袭,必须找到隐蔽的河段进行渡河,而放羊的人常年在河岸上放牧,十分熟悉这段黄河的情况,能够给八路军指点一条隐秘的渡河道路。

曾思玉起初并不理解林彪为何要找放羊和摇船的人做向导,经过这番操作,恍然大悟,解决了大问题。

林彪充分发动了人民群众的力量,快速地召集了足够摆渡八路军战士的船只,并寻找到隐蔽的渡河路线,避免了被日军空袭,115师仅用了2天时间就完成了渡过黄河。

渡河之后的八路军115师快速向着原定的平型关行军,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对日军的阻击部署。

当日军的运输队通过平型关时,115师先对车队收尾的车辆发动攻击,让处在中间的敌人无法冲出平型关也不能原路退回去,实现了对日军的“关门打狗”。

在解决困在山谷中的日军时,八路军还不忘在平型关外围布防,阻击前来支援平型关的日军,实现了围点打援,重创了日军的先遣部队,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

平型关战役是中国军队第一次主动发起对入侵者的反击,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也极大地激励了抗日队伍的斗志。

而八路军能取得平型关的胜利,离不开对人民群众的依赖,中国共产党深刻地认识到,只要有广大人民群众的鼎力支持,才是八路军能战胜日军,把日本侵略者彻底赶出中国的底气。

群众力量,敌后抗日根据地

有了八路军开创的平型关大捷之后,又组织了百团大战,狠狠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进攻势头,同时随着日军占领区的扩大,八路军乘势开辟了敌后根据地,开始和日军开始了游击战。

游击战术对日军的运输补给线路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使得日军不得在占领区驻守更多的军队。

分兵驻守占领区的举措,使得日军的进攻势头因为兵力不足不得不放缓,战争的胜负也从正面战场上的集团会战转为敌占区的游击和扫荡封锁作战。

正面的集团会战比拼的是参战双方的军备武器的先进程度、军队的军事素质以及补给和支援能力,这些方面中国军队全面落后日军,所以在初期的会战都以败北收场。

当作战重心从正面会战转为敌后局部作战以后,就让日军最引以为傲的优势被逐渐抹除。

敌后根据地的发展,得到了根据地人民的拥戴,使得八路军在敌后的工作开展得到了极大的便利。

而日军为了维持占领区的治安和稳定,需要投入大量的军力和物资,使得日军需要付出高于战争数倍的支出和人员伤亡。

首先是为了巩固占领区的统治,日军建立了大量的碉堡和军事设施,极大地消耗了日军的战争储备。

而为了维持据点的正常运行,又需要分散驻军,在失去人数优势以后的要塞驻军很容易成为八路军进攻的目标。

身处敌后根据地的八路军有充足的兵员储备,只要有足够的武器就能组建出一支合格的军队,反观日军在驻地的军队损耗,只能从日本国内补充。

八路军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场作战的优势,迫使日军分兵驻守,放弃火力和集团军的优势,与日军展开残酷的放血战术。

用数倍于敌人的牺牲来消耗日军的有生力量,逐步削弱侵华日军的实力,为最后的反攻作出最有效而又最惨烈的牺牲。

八路军能有这样的决心和实力与日军开展放血战术的底气就是来自人民群众的拥护,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更应该是人民群众反抗侵略保卫家园的胜利。

经过长达八年的艰苦抗战,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了反对日本侵略战争的胜利,而这场战争的决胜因素是广大的人民,而谁能获得人民的支持,谁就是最后的赢家。

解放战争,得民心者得天下

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以后,饱经沧桑的中华大地在经历短暂的停火休战以后,再次被战争所笼罩。

国民党公然撕毁了和平条约,向共产党根据地发起战争,国民党不顾全体人民渴望和平的愿望,单方面发起了内战。

日本投降以后,日军的武器装备大多数被国民党军接收,在战争初期在军队人数、武器和军备上占有绝对的优势,但战争的胜负永远不是比拼表面的数据,而是有更深远的决定因素。

中国共产党深刻地认识到要赢得这一场战争,人民群众的支持是重中之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军果断放弃了坚守大城市,而是进入国民党影响力薄弱的农村地区,积蓄力量,伺机而动。

国民党这边却罔顾人民的期待,政府贪污受贿,军队腐化堕落,不顾人民的基本权益,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地主阶级继续大肆盘剥人民。

国民党虽然以国家正统自居,却在不断地侵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在国民党的倒行逆施之下,一些曾经拥护国民党的人士也逐渐转向支持共产党。

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实力差距逐渐被拉平,然后再被共产党超越,共产党终于迎来了反攻的时刻。

共产党发起了覆灭国民党的全国政权的三大战役,在这三次战役中,人民群众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解放军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勤保障,背靠人民的共产党轻松地打赢了三大战役。

三大战役的胜利,极大地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有生力量,很多被俘虏的国民党官兵也纷纷倒戈,解放军的队伍越来越壮大。

渡江战役之后,解放军顺利攻占南京,蒋介石带着少数残兵败将仓皇逃到台湾,结束了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的统治。

军事实力永远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先进的武器,庞大的军队都不能够维护一个不得民心的政权,国民党的失败是注定的,因为他不是广大人民所期待的政府。

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1949年的天安门城楼上,毛主席自豪地喊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豪迈宣言,饱经沧桑的中华大地终于迎来了崭新的开始,这才是人民心目中的新中国。

小结

文明与野蛮往往是相伴而生的,只有经历过野蛮的战争才能明白和平的美好,只有经历战火的摧残才能明白秩序的重要,只有获得广大人民的支持,才能赢得最后的胜利。

林彪明白人民的重要性,所以他才能顺利渡过黄河,指挥了平型关的大捷,遏制了日本侵略者的进攻势头,为全面抗战胜利奠定了基础。

中国共产党明白人民群众的力量,成为开辟敌后根据地的重要保障,拥有人民群众的帮助,敌后根据地的遍地开花,有效地消耗了日本侵略者的有生力量,最终将日本侵略者赶出了中国。

失去民心的国民党就算是坐拥百万大军,最先进的美式武器,全国最富裕的地区的物资供应,也无法守住自己的地位。

弱小的中国共产党却因为民心所向,星火不熄汇聚成燎原之焰,短短四年的时间,就取代了国民党成为新中国的开创者,中华民族的正统继承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东方辉陵电气申请一种抗污闪陶瓷... 金融界2025年7月9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湖南东方辉陵电气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抗污...
佛山好运来陶瓷:匠心独运,传承... 佛山,这座被誉为“中国陶瓷之都”的城市,以其深厚的陶瓷文化底蕴和精湛的制瓷技艺闻名于世。好运来陶瓷,...
珂玛科技:多款陶瓷加热器已完成... 金融界7月9日消息,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向珂玛科技提问:陶瓷加热器应用于 CVD 设备时, 温度均匀性...
聚焦城市皱褶中之凡人微光 范小... 中新网苏州7月8日电 范小青《漂去漫山岛》与王啸峰《芥末辣椒酱》新书分享会日前于苏州举行。 作家范小...
杨德振新书《大别山观雪》在湖北... 7月8日上午,由麻城佰伦威国际大酒店承办、麻城普济大药房连锁企业协办的湖北籍作家杨德振新书《大别山观...
《简明河南抗战史》新书发布会举... 7月7日,作为河南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的重要活动,《简明河南抗战史》新书发布会在郑州举行。《简明河南...
原创 粟... 在新中国的战将里面,粟裕是一个重量级的将军,土地革命早期他还只是个小连长,可谁也不曾料到,个子瘦瘦的...
老舍在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演... □纪习尚 1930年夏天,老舍结束了六年的海外教书生涯,受聘济南的齐鲁大学,任中国文学系教授。 19...
原创 清... 在时光的悠悠长河中,一组珍贵的清末时期上色老照片仿佛穿越了百年的风尘,静静地诉说着那个时代的风貌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