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号突发奇想,打算写一次萨尔浒大战。到了今天,这几篇文章已经有了几万的阅读量,感谢诸位的捧场,同时也感谢在我文章底下评论的诸位,无论是持什么立场的。今天打算跟诸位说一说自己的感悟,实际上就是有关清朝的一些想法。
我就直接开门见山吧:清朝在其灭亡100多年之后的今天仍然有非常多的拥趸,当然啦这里的“拥趸”是指的是所谓的“粉丝”其实我很讨厌这个词,因为在史学讨论圈里,无论是正经百八的学术界,还是网络上,这个词和历史研究与历史讨论本来就是八个竿子打不着的,时至今日,精爱新觉罗和精朱人士都还是双方互相攻击的伪概念而已,所以每当有些人愤愤不平“怎么还会有人粉封建王朝”我劝您不用关心没有发生的事儿。
这几天写萨尔浒大战,还有之前的一篇文章评论区里有很多激烈的言辞,我也一一地进行了回击,比如有关后金的兵力问题,还有后金的伤亡问题,有人在评论区里骂我是棒子,说我夸大明朝的战斗力,或者苦口婆心的说什么“承认自己弱,怎么就这么难?”要换在几年前,可能会在评论区里掀起一场不愉快的骂战,但我现在我也躺平了,现在我倒是愿意分析一下,为什么会有人如此说?
其实不只是萨尔浒大战这一方面,还有很多方面都可以看出“拥清贬明”这种趋势,比如在领土方面,真的是有很多人怎么都不愿意相信明朝已经对西藏进行了统治,也有很多人对于清朝的大海棠叶趋之若鹜,甚至我还在之前的评论区发现一个非常可怕的评论“感谢满洲人的入关,让中国有了这么大的领土。”
所以为什么有这么多人会对清朝有如此特殊的感情呢,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领土。评价一个女生的相貌,有句话叫一白遮百丑,而对于中国古代王朝的评价,也有一句话,叫版图大,遮百恶。我觉得这种思维是非常可怕的瘸腿思维,因为你根本不了解版图究竟有什么用,版图大对于一个国家的意义是什么,对于一个国家的人民的意义是什么,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施琅的评价问题,一个很明显的叛徒军阀,和吴三桂同一级别的人,仅仅因为灭亡了在台湾的明郑政权,居然被抬高到了民族英雄的位置上。
这种近乎于“冠履倒置”到魔幻行为居然能堂而皇之地出现在中国,出现在礼仪之邦,简直就是不可想象的。然后又因为大海棠来吹捧大清,反正我是真的很奇怪,那大海棠也跟你有什么关系,跟当年的大清国国民又有什么关系?根本不知道领土大究竟有什么作用,大一统究竟是为了什么?然后就在那如同中了魔法一样“大清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不觉得很可笑吗?
假设你能回到清朝,你究竟是努尔哈赤还是皇太极?是康熙还是乾隆?或者是哪个旗贝勒格格?或者是哪个地方的汉人督府?中国现在百分之八十的人都居住在当年明朝的版图之内,你想想,如果你转生到400年前,你能是什么人?你还想当什么人?
据说在康熙年间,辽东地区还有大量的明清战争所遗留下来的军民遗骨,这些死人中,可不只有辽东本地的人,还有大量的山西人、陕西人、四川人、京城人以及朝鲜人。刘綎大军覆灭之后的第二天,还有上千名浙江士兵聚在山头抵抗,后金军蜂拥而上,把这些人砍杀殆尽,按照按照朝鲜人的记载,在他们被俘押送的过程之中,惨不忍睹的尸体横七竖八,绵延数里而不断绝。
之前还有人质疑萨尔浒大战明军阵亡四万人,你是觉得死四万人是个小数字吗?先不说自此之后,明朝就丧失了一举解决后金问题的机会,后面开原铁岭两仗,打得明朝辽东局势动摇,精锐尽丧,剩下的四万人也没跑的了。清河、开原、铁岭沈阳、辽阳、广宁、觉华岛再到之后的山西,陕西,山东,河北以及南方的广大区域,清军哪次破城之后不是血腥屠杀?说句很寒碜的话,在1644年之前,明清战争之中战死的明军,辽东籍的军人还是幸运的,毕竟还是死在了辽东,其他地方的人就惨了,别管小兵也好,军官也好,死了就死在那了,再也回不了家了,比如东路刘大刀麾下的浙江兵。
雄才大略的努尔哈赤一道“应将无谷之人视为仇敌”的命令,几十万一脸懵逼的辽东汉民这么掉了脑袋,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些人没有粮食,没有粮食就该死吗?努尔哈赤:对!不剃头就该死吗?多尔衮:对!所以你还觉得那张大海棠叶和你有关系吗?和当年的普通人有关系吗?你今天可以玩什么成王败寇之类的混账理论,那也只是因为努尔哈赤的刀没法威胁到咱们的生命安全而已,那假设你穿越到400年前,以你现在的职业,比如你可能是个杂货铺的小老板,或者是个屡食不中的读书人,当清军踩着明朝官兵的尸体从城门鱼贯而入的时候,你觉得你自己能保住一家的性命吗?
等到那时候,你还觉得那张大海棠叶好看吗?当年的人做出了选择,之前在山西疯狂屠杀了几千朱明皇族的大顺军,在四川对着有钱人重拳出击的大西军,还有各地各种的乱七八糟的起义军在几年之内全都变成了明军,哪怕就是在辽东,也是“其后,贼大至,义民不肯剃头者,皆投鸭水(鸭绿江)以死。”
这份文章就是想告诉你,别总把自己带入王侯将相统治者的视角,要想代入也不是不可以,先想想在那个时代,你作为一个普通人会遭遇到什么?然后,再过来大放厥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