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统一后如同一辆快速前行的汽车。
之所以开的这么快,就是因为秦始皇觉得这车油也加满着,发动机也好着,驾车的人也精神抖擞着,至于车的其他保养,比如说轮胎呀,仪表呀,刹车呀的都不存在问题,所以没有不开快的理由。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沙丘暴亡,无非是驾驶员出了事故,在一切正常的情况下,而且还是个以法治国的国家里,换一个驾驶员完全可以继续前行的。至于沙丘事变,无非是在驾驶的更换上发生问题,是让老大当,还是让老二当。这在历史上很正常,为了争当这驾驶员,兄弟们总是争的你死我活的,但不论结果如何,只要这个驾驶员能当好就行。
后人多骂赵高是个大奸臣,是把秦国带向了深渊,是赵高逼死扶苏,杀了功臣名将,杀了胡亥,覆灭了秦朝。那是把赵高看的太厉害,后来的子婴只是装了一天病,就把赵高收拾了。在一切决于皇帝的集权国家,其他人都不算数,不是赵高要把胡亥变成傀儡,而是他自己就想当傀儡。
没错,伟大的始皇帝在教育儿子这块实在太差劲。大儿子扶苏缺乏基本的判断力,单凭一纸诏书,就要自杀,蒙恬说“陛下居外,未立太子,使臣将三十万众守边,公子为监,此天下重任也。今一使者来,即自杀,安知其非诈!复请而后死,未暮也。”这话已说的太明白了,即使真有错,真要杀,也不应如此不见陛下一面的。但扶苏不听,说“父赐子死,尚安筣请!”即自杀。由这个判断力看,扶苏这个驾驶员也不会好到哪去。但大家认为扶苏这个驾驶员至少不会开着车自己去撞墙。
老大这个驾驶员就这样死掉了,当时的情形下能当驾驶员的也就这胡亥了,虽然胡亥是秦始皇的最爱,但这个儿子却有天然的大头症,想当驾驶员还想不操心。别的不说,秦始皇教育的这儿子们全都有问题。
赵高的作用就是让胡亥这个大头症当上了驾驶员。
当上后,第一步就是杀了他认为还会构成威胁的蒙氏兄弟。这蒙氏兄弟算是秦始皇最为依赖的大将,朝廷的柱石了。死前也犹豫过,说自己“今臣将兵三十万,身虽囚系,其势足以倍畔。然自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不忘先帝敢!”然后吞药自杀。这是蒙氏兄弟没有认识到现在的秦二世是个大头症,没有意识到自己这个秦国柱石应当做什么。
第二件事就是如同父皇一样去出巡,也抖抖威风,看天下人对自己当这个皇帝有什么看法。转了一圈后,很满意。然后回来给赵高说那句有名的话“夫人生居世间,譬犹骋六骥过决隙也。我即已临天下矣,欲悉耳之所好,穷心志之所乐,以终吾年寿,可乎?”大意是人生苦短啊,我现在皇帝也当上了,想的就是能怎么快乐怎么来,别的事就不让我操心了,这样行吗?摆明了是不想坐在驾驶员这位子上,却不想再操心了。赵高当然说,没问题,这才是高明的皇帝想做的事,而却是那些愚蠢的皇帝想要禁止的事啊。随后就做了两件事,一是大杀公室,二是修建阿房宫。
第三件事就是七月,陈胜吴广就在大泽乡起义了,起义后各郡县皆因苦秦而杀长官以应涉,这消息就不断地报来朝廷。这就让胡亥很是烦乱,如同你正开车疾驰,却总有说你这车有问题了,前面的路不好了,要想办法了,让人很是不悦。而胡亥人做法如同当年的周厉王一样,谁来报告就收拾谁,结果大家就都不说了。你要问,也是一些小毛贼,已收拾了,不用你操心了,你只管睡大觉,这车会自己跑的。于是山东原六国地几乎丧失光了。
但强秦的力量还在,或许这也是胡亥放心的原因。等周文率军打到了戏,即临潼时,二世才大惊,问怎么办?少府章邯站出来说,盗来了,调别的人来不及了,请赦骊山徒,授兵以击之。于是二世大赦,使章邯领兵以击之。这算是二世又认真的管了一下方向盘,做了一次还算正确的决策。就是这个被逼无奈的决策,就把起义军弄的很是被动。章邯大败周文的楚军,然后出函谷关,一路向东打,基本上所向披靡,起义军没有是对手的。打败了复国的韩国,魏国,甚至攻克了陈胜的王城陈县,基本把中原收复了,然后挥师北上去攻打复国的赵国。围了赵国的重镇巨鹿,赵王向当时的各草莽王国求救,大家也来了,有燕国的、齐国的,魏国的,可就如当年害怕秦国一样,现在仍然害怕秦国,没有人敢发兵攻打围城的秦军,直到楚军团在项羽的率领下发起攻击大败章邯的军队。巨鹿之战最大的功绩不过是确立了项羽的领袖地位,于秦国而言只是一次战役的失利。如果二世还能认真驾驶这车,以秦军的勇猛不会有大问题。但问题是二世又陷在自己的大头症中。
第四件事,胡亥丧失了基本的理智。丧失基本理智的表现就是以赵高的指鹿为马开篇,胡亥可以不相信别人,难道他连自己的眼睛也不相信了吗?是的,他不相信了,他自己都能看来那就是一头鹿,车前方就是一个深坑,可不相信自己,也跟着大家说那是马,那是没有深坑的路,而继续向前行驶。行驶的结果就是杀了功臣李斯父子,还把山东六国的叛乱归罪于章邯,使章邯派来请求朝廷援军的司马欣无路可走,最后也让章邯无路可走,只有投降项羽。而且听信赵高之言,为保持君王的神秘,而把自己封闭起来,不与外人见面,只让赵高去处理事情。这等于自己坐在驾驶位上,车由赵高来开了。
而提前西进的刘邦大军已过了武关,纸终是包不住火了,胡亥面对前面的深坑也害怕了,想让赵高来解决,可赵高内斗行家,退敌军却无力。而且赵高也害怕胡亥反脸,还没等胡亥解决赵高,赵高已让自己的弟弟赵成和女婿阎乐连手杀了胡亥,要立新君子婴了。
而后的故事就简单多了,理智还正常的子婴迅速把赵高处死,可此时帝国已解体,子婴无力回天,只有向刘邦投降,秦帝国这辆战车终于让胡亥开到了深渊中。
秦国灭亡的原因后人讨论的极多,有秦法惨酷的原因,有苛政猛于虎的原因,有秦国统一时间短,大家对新政府效忠心理没有形成的原因,有赵高的奸臣原因。有把一个大头症的儿子推上帝国驾驶员的原因。但核心的原因是帝国的这个驾驶员是一个只想坐在驾驶位上,却不想驾车的大头症。
从秦始皇暴死沙丘到秦国灭亡的这三年时间内,还是有几次可以改变命运的,比如扶苏、蒙恬、李斯他们,可为什么他们都知道这样由赵高和胡胡亥掌舵于国无益,却不能有所作为呢?最根本的原因,还是高度的中央集权,一切皆决于上,秦法从开始就没有对皇帝的权力加以约束,没有人对上的诏令产生评判,所以皇帝不论如何做都代表着一种政治正确时,有人敢站出来就是叛国,就是谋逆。所以最核心处在于高度的中央集权无法确保选出一个还能正常履职的驾驶员。
既然如此,当帝国的驾驶员要把车开向深渊时无人敢阻挡,因为阻挡就是卖国贼,就会被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