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韩信第一次带兵,就能够取得胜利?其中一点原因很容易忽略
创始人
2024-11-15 17:23:11
0

原标题:为什么韩信第一次带兵,就能够取得胜利?其中一点原因很容易忽略

韩信是历史上十分传奇的一位人物,他年轻的时候穷困潦倒,后来又先后投靠了项羽和刘邦,最终在刘邦手下做的风生水起,官至大将军,帮助刘备建立了王朝,立下了赫赫战功。韩信也成为了人们眼中的一位军神。

他带兵打仗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能够把强大的项羽一步步逼上绝路,足以见出他带兵的能力有多强了。古代将领都要经过战场上的厮杀,才能够得出经验,从中吸取教训,但是为什么韩信在一开始领兵,就能够碾压其他将领呢?

这就得从韩信的经历说起了,韩信年轻的时候虽然生活窘迫,但是这并不影响他学习关于军事方面的知识,在他受胯下之辱的时候,那位屠户就曾经说过韩信,说他长得高大,平日里喜欢佩戴刀剑,从这句话里就可以看出韩信在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想当一位将领了。

不然一个贫穷的百姓,佩戴刀剑有何用处?所以他年轻的时候一定学习过一些兵法。但是历史上纸上谈兵的人物也不在少数,光从书本上学习的东西,在战场上很有可能无法执行,说到这就要来说一说韩信的天赋了。

他能够做到一开始领兵,就能在战场上指挥自如,这和他的天赋是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的,虽然天赋这种东西是很模糊的,但是位认为它是真实存在的,一些人在一些特定的领域,就是有自己的天赋,韩信就是如此。

就拿背水一战来举例,这种战术除了韩信没有人敢用,他学习的知识都是从兵书上得来的,但是这种战术在兵书上上没有的,这也意味着韩信在战场上领兵打仗,有很大一部分决定都是自己的直觉,他的很多战术都是常人不能理解的。

最后一点,也是我们最容易忽略的一点,韩信之所以能够打胜仗,是因为手底下的部队都听他的指挥,如果韩信手中没有权力,将士们都不听他的,不管他再怎么有才也是没有任何用处的,可以说是刘邦给了韩信这个权力。

韩信刚投靠过来,就被刘邦亲自拜为了大将,这样的待遇就连刘邦身边儿的几个亲信都没有,从另一个方面则反映出了刘邦对韩信的重视,同时也给韩信在军队中树立了威严,将士们一看这是大王都看重的人物,自然会听从韩信的调遣了,有天赋的韩信同时有了威望,自然一上来就能打胜仗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朱... 朱元璋登基后宴请功臣,刘伯温故意将龙袍压在身下,因此保全性命 明朝无疑是我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之一了...
原创 建... 除了建立以王为首的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战国各国的新型社会体制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各国都建立了以普...
原创 周... 在1975年6月9日,贺龙将军的骨灰被安放在了八宝山,这一庄重的仪式吸引了众多人的关注。当时,尽管周...
原创 非... 非洲大陆诞生了许许多多的食肉动物,同时也有着众多极具威胁性的捕食者,像是黑曼巴、狮群、尼罗鳄等动物都...
原创 三... 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不完全一样!田氏代齐是外来人鸠占鹊巢,整个过程用了整整286年,而韩赵魏彻底瓜分晋...
原创 清... 清朝在中国的历史长达268年,从1644年到1912年,共历经12位皇帝。这个王朝的兴衰几乎持平,而...
昔日战国七雄的都城,现在都变成... 文、编辑/木木 战国是我国古代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至今还流传着关于“战国七雄”的很多典故。 然而,...
原创 沙... 斯拉夫人是欧洲的主要人种之一,在罗马时期,他们和日耳曼人、凯尔特人并称为欧洲3大蛮族。不过罗马人伴随...
原创 做... 前言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更不能“妇人之仁”。 古代深得皇帝赏识的大臣想必都才智出众,坐上高位手段自...
原创 1... 1974年7月17日的午后,阳光温和地洒在北京的土地上。当时已81岁高龄的毛主席,在汪东兴、张耀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