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李善长:明代版萧何,丹书铁券握在手,但依旧难逃一死!
创始人
2025-07-08 07:01:58
0

李善长是明朝的开国丞相,与徐达、李文忠、冯胜、邓愈以及常遇春的儿子常茂等一起合称为开国六公,他早年跟随朱元璋一起打天下,可谓功不可没。

也正因为如此在洪武三年大封诸侯的时候,李善长成功被封为了韩国公,年禄四千石,拜为中书左丞相,并授予他可免自己二死,和儿子一死的丹书铁券,结果即便这样的他,依旧难逃朱元璋屠戮功臣的刀!

李善长虽然没有直接在战场上,为朱元璋厮杀敌人或出谋划策,但他却把大后方的粮食运输等问题都处理得井井有条,犹如汉代的萧何一般。朱元璋在后来的诏书中,也乐于将其比作是萧何,对其褒奖备至。

李善长的外表长得比较宽厚温和,但私底下里却经常待人苛刻,爱嫉妒,内心里总有一些小九九。比如有一次,他与同朝老臣刘基在争论法典的时候,将对方辱骂得直接告老还乡了。

还有一次,在洪武元年时,朱元璋正式立朱标为皇太子后,准备将他李善长立为太子少师,面对老朱的盛情邀请,李善长却战战兢兢地表示自己才疏学浅,不敢担当如此大任,便将其给拒绝了。

李善长虽然确实从小没读过很多书,但这个人却非常的聪明,给太子当个老师是绰绰有余的,于是便继续要求他去担任这个太子少师。

李善长又一次以自己胸无点墨进行推脱,这种再三的退让,不免让朱元璋起了异心,对他的忠心产生了怀疑。

后来,随着张昶、杨宪、汪广洋、胡惟庸都相继获罪,而李善长却依旧像个没事人一般做官,当时他在朝中的权势已然达到了顶点,这也就意味着他已经不知不觉地成为了朱元璋下一个想要屠戮的人。

在洪武二十三年的时候,已经七十七岁高龄的李善长,做很多事情都已经有点力不从心了,也约束不了底下的官员。

有一次,李善长想要营造一下自己的府邸,便跑去同信国公汤和那边借三百卫兵过来,而顺道汤和便将自己在朝中悄悄听到的事情给告诉李善长听。

两个大人物这般来往,不免惹得上头的朱元璋甚是怀疑。就却一根导火索,将其爆发出来。

到了四月份的时候,导火索终于出现了,李善长请求自己的亲戚丁斌免受株连,而好巧不巧,这个丁斌以前是在胡惟庸家里做过事的。

朱元璋的疑心大起,经过一番追查发现,发现有供词牵扯到李善长,消息传出去之后,朝中立马有很多人举报李善长各种不法事情。

这些证据起码指明,李善长在胡惟庸案之前是知道对方有不轨举动的,但却没有向朝廷举报,而是选择徘徊观望,心怀两端。

朱元璋以此为由,将李善长全家七十余口人都全部被处死,手中的丹书铁券,一点用处都没有。

李善长死得挺冤的,说他谋反的证词,都是单凭口说,根本就不足为据!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闵行这里有“非遗竹编”体验空间... 日前,一家融合传统工艺与当代设计的非遗文创品牌“拙品合集”正式入驻得丘礼享谷。主理人潘俊有深耕竹编产...
原创 马... 马超手下的名将,单挑许褚张郃徐晃,险杀关羽,其儿子很不光彩 导语:关羽这个人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了,作为...
原创 1... 1975年,作恶多端的蒋介石结束了自己的一生,但阖上双眼的那一刻,蒋介石的心里是踏实的。 因为“蒋...
原创 皖... 若论抗日战争最大的战略损失,肯定非“皖南事变”莫属。探讨“皖南事变”,新四军其实有很多次机会可以避免...
纪念詹姆斯·C. 斯科特|城墙... 2024年7月19日,著名政治学和人类学家、前耶鲁大学政治学和人类学系斯特林讲席教授詹姆斯·C. 斯...
原创 从... 在14年的抗战过程中,东北抗联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然而在艰难的抗战中,东北抗联牺牲了很多人,抗联中...
原创 晚... "人生遭遇本有一定,但当尽其在我,以待事会之来。" 能说出这种人生感悟的人,大概其一生的经历都不是普...
原创 1... 两个接壤的国家,最麻烦的就是领土归属问题,它关乎到了主权、利益以及国家尊严等方面,许多纷争也是由此而...
陶瓷雕铣机:精密加工陶瓷的核心... 在当今制造业中,陶瓷材料凭借其出色的物理化学性能,如高硬度、高强度、耐高温、耐腐蚀等,在众多领域得到...
原创 国... 延安危机 在1945年7月,抗战胜利前夕,蒋介石命令第59师、骑兵第二师,预备第三师等部,向关中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