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今天的社会上,娱乐圈经常会打造“CP”(coupling的简写,即配对),以此来博取更多的舆论和关注,为自己谋求可以变现的流量。
而粉丝们喜欢看这些甜甜组合的行为就叫做“嗑CP”,随着网络的传播,这个名词也不再仅限于情侣。
凡是在一起能够碰撞出火花的都可以被称为“CP”,由此还产生了许多“CP粉”,比如特朗普和拜登之间的各种互动就十分戏剧,不少人出于娱乐也会嗑他们的“CP”。
而在中国历史上,就有这么一对儿异姓君臣,每一位都堪称“顶流”,并且共同给了后世留下了许多精彩的故事,但同时,两人的亲密关系也不禁让人浮想联翩。
他们就是武则天和狄仁杰,即使在当时,也已经传出了很多闲话,一直到狄仁杰去世后,他的儿子在整理遗物时,偶然发现了一道由武则天亲批的奏章,这才揭开了父亲和女皇的真正关系。
刚正不阿,获得青睐
武则天比狄仁杰大上6岁,两个人都出生于初唐年间,前者是开国功臣的爱女,后者是地方官僚的儿子,同样拥有着光明的未来。
公元637年,刚满14岁的武则天被唐太宗李世民相中,封为五品才人,从此开始了自己的宫廷生活,另一边,8岁的狄仁杰还在埋头苦读,向着考取功名的目标努力前行。
狄仁杰从小就非常认真,不会被无关的事情所干扰,这也为他后来从政懂得顺势而为,明智保身打下了基础。
有一天,一位门人在外出办差的时候不幸被害,狄府上下都被官府召集了起来,一个个进行盘问。
其他人要么是好奇打听消息,要么是长篇大论为自己开脱,只有狄仁杰坐在门槛上,晒着太阳看着书,毫不在意旁边发生了什么。
等到差役询问到他的时候,狄仁杰只是头也不抬地回答道:“我每天都在跟书中的先贤交流,哪有功夫和你们这些世俗官吏扯皮?”
就是这样沉迷学习,使得狄仁杰成功通过科举考试,凭借举明经的方式走上仕途,后来在上司阎立本的举荐下,累迁大理寺丞。
大理寺丞这个官职虽然只是从六品,但是职责却并不轻松,他们要负责各地司法刑事案件的复审以及断定结果,相当于现在的人民法院。
也正是因为狄仁杰有过这么一段法官的经历,并且在任期间,经他手判决的一万多人,没有一个含冤上诉,所以才有了后来诸如《狄公案》、《神探狄仁杰》这样艺术加工后的的文学影视作品。
秉公职守的好名声远近闻名,狄仁杰也终于在公元679年进入了朝中任职,在尚书省担任度支郎中,负责协助管理全国经济财税事务。
那个时候,武则天也早已和唐高宗李治并称为了“二圣”,掌控着朝政,在狄仁杰眼中,他不得不对皇后的手段和能力感到敬佩。
李治病逝后,武则天的权利欲望变得越来越膨胀,强硬的手腕也引得反对者叛乱频发,时任豫州刺史的狄仁杰也被牵连,直到武则天称帝后,他才又一步步回到了朝廷。
武则天也逐渐注意到了这位与众不同的官员,开始想要把狄仁杰培养成心腹,第二年,狄仁杰被升任为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也就是俗称的宰相。
推心置腹,互为知己
武则天在召见狄仁杰时候还想对他试探一番,于是便问道:“听说你在地方任职的时候很有名望,但是却被不少小人恶意弹劾,我可以告诉你他们都是谁。”
狄仁杰听到后,没有幸灾乐祸,也没有喜形于色,反而是非常淡定地回答:“作为臣子,陛下说臣有错那就是有错,于他人怎么说无关,只要陛下需要,臣还可以和他们同朝为政,成为朋友。”
这样的回答既表明了忠诚,又顾全了大局,还树立了自己胸怀雅量的形象,果然,武则天听后笑容满面,心中也暗自感叹:果然没选错人。
武则天作为一代女皇,历史地位不同凡响,也立下了众多功绩,所以武周时期的治世才会被称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但同时,她也有着很多饱受诟病和批评的行为,比如为了权利不惜杀死亲生儿子和女儿,还有滥用酷吏、大加刑狱,造成很多无辜的人丧命……狄仁杰也差一点栽了跟头。
当时最受宠的酷吏来俊臣,既变态又尽职,恨不得把有疑点的人都抓起来打一顿,公元692年,因为受到狄仁杰的多次斥责,酷吏们便怀恨在心,很快就利用职权之便诬陷他妄图谋反。
被抓进监狱的狄仁杰却二话不说就承认了“罪行”,因为根据当时的律法,只要犯人当场承认罪行,那就可以免受皮肉之苦,听起来好像很好,但无数冤假错狱也由此产生。
狄仁杰知道如今能救自己的只有武则天,便趁着看管疏忽向狱卒借来了笔墨,在一块被罩上写下了冤屈,随后塞在旧衣服里让人送回了家中。
家人在获取信息后,一刻也不敢耽搁,马上就将狄仁杰的亲笔信呈给了武则天,武则天在派人调查后人仍不放心,于是又亲自召来了狄仁杰询问。
面对“何故谋反”的质疑,狄仁杰回答:“如果臣不认罪,恐怕已经被用刑至死了。”这回答既解释了原因,还向武则天传达了酷刑不可取的建议。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还顺带发现了酷吏们竟然犯下了欺君之罪。原来,来俊臣等人为了拥有狄仁杰实际认罪的证据,专门伪造了一份《谢死表》,结果武则天在问起时,狄仁杰全然不知。
真相大白,武则天也长舒一口气,在她的心中,自然始终不愿意相信狄仁杰谋反,但出于皇帝的身份,狄仁杰还是被贬为了彭泽县令。
4年后,契丹军队南下袭扰,天下震动,武则天终于等到了重新起用狄仁杰的时机,果然,契丹首领只是听说狄仁杰复出,就马上选择了退兵,狄仁杰也被当地百姓奉为了守护神。
重回朝廷,荣誉满身,武则天当即赐给了狄仁杰紫袍龟带,以示表彰和信任,一年后,狄仁杰官复原职,再次成为群臣首脑。
之后无论是谏言减少征发戍边士兵,还是支持暂停粮草运输、复立高句丽,哪怕跟武则天的意见完全相反,狄仁杰也没有因此而被疏远和贬谪。
日子一天天过去,君臣两人已经垂垂老矣,数十年的交情,数次危急之下的共进退,让他们之间的关系早就已经超越了单纯的上下级。
武则天虽然年龄比狄仁杰大,却主动称呼对方为“国老”,以示尊重和敬意,之后的几年,武则天还拒绝狄仁杰向自己行跪拜之礼。
公元700年,九月,秋意正逐渐袭来,71岁的狄仁杰生命也走到了尽头,武则天悲痛欲绝,为了悼念亡灵,她连续暂停了三天的朝会,流泪大喊:“朝堂空矣!”
尾声
狄仁杰去世后,武则天让老伙计享尽了哀荣,追赠文昌右相,赠谥号文惠,颇有曹操哭郭奉孝的风范,就在满朝大臣吃醋议论的时候,狄仁杰的儿子狄光远,在整理遗物的时候发现了一封奏章。
打开阅读,其中还有武则天的朱批,在结尾处女皇写了这么一句话:“朝堂之上,与君推心。”由此就可以知道,他们在漫长的人生中已经成为了可以互相推心置腹的好友、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