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5月,华野发动孟良崮战役,歼灭了国民党整编74师及其增援部队3万多人,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整编74师是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全师为清一色的美械装备,但战后清点战利品时,却只有各类枪支1.08万支,那么3万多人的师为何只有三分之一的枪械呢?
首先,一支部队里除了战斗人员,还有很多非战斗人员,并非所有人都配有枪支。在近代军队里,人枪配比往往只有在40%左右。#历史冷知识# #历史回眸# #漫话五千年#
那么为何会做出这样的安排呢?
一支部队要想形成良好的战斗力,需要的是良好的配合。一支精锐的整编师中,往往有步兵,炮兵,辎重兵等战斗人员。除此之外还有勤杂兵、医护兵等非战斗人员,一般战斗人员只占一支部队的二分之一,这些人一般都是配有枪支的。而那些非战斗人员,大部分是不配枪或少配枪的,这些人由于作战任务不同,配枪可能不造成不方便。
欧美国家在战斗中如果伤亡超过三分之一的话,就会被允许撤出阵地或者投降等,虽然部队还剩不少人,但实际上战斗人员已经伤亡过半了。
一个机枪连往往有100多人,但这100多人仅仅只操控6挺重机枪,他们需要对机枪供弹、还需要对机枪维护。一支精英的部队往往讲究配合作战,所以并非人手都有一支枪。
所以在孟良崮战役中,华野缴获的1.08万支枪械已经基本上是整编74师的全部了。不光孟良崮战役缴获比例很低,像著名的辽沈战役锦州之战,东北野战军歼灭了范汉杰集团10余万大军,也仅仅缴获了4万多支枪,占比同样仅为四成左右;整个辽沈战役歼敌47万多人,东野合计缴获枪械却不到19万支,说明了一样的问题:在混合编成的军队里,士兵持枪比例并不高。
这里有个小插曲,孟良崮战役时,国民党数十万大军正在外围战场,所以当时为了尽快脱离战场,华野也可能会遗漏一部分枪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