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的兰州,一场决定西北命运的战役在这里上演。一野的铁拳砸向了马家军,而这场战役的背后,隐藏着蒋党内部的离心与自私,以及我军的团结与英勇。
兰州,这座西北的门户城市,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一野在彭总的指挥下,展现出了惊人的战斗力和团结精神。而马家军,这支曾经在西北称霸一时的部队,却在关键时刻显露出了内部的裂痕。
当一野的部队在向兰州进发的时候,青海的马步芳、宁夏的马鸿逵还有陇南胡宗南就已经商量好了,要打我军的配合 。怎么打哪,因为兰州的地形本来就易守难攻,东西南三面临山,北面靠水,有黄河作依托。他们的计划是让“青马”马步芳在兰州吸引我军的火力,等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宁马”马鸿逵过来支援。胡宗南的部队绕到我军的来路上挡住我军的退路,三路合围我军。说实话,其实指挥判断谋划的都不错,如果真要这么做,我军是很危险的。
可是大家都知道,这三股力量虽然强大,但都是独立的军阀,从来都没有真正地听过老蒋的指挥,从来都没有真心的团结过。都想保存自己的实力。
一野初到兰州城下,彭总便派少部分兵力去侦察敌人的火力,侦察一看,青马确实不能小瞧,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一整天攻城下来,尽管敌军损失惨重,我军伤亡也不小。再加上我军侦察员对周边的侦察得知,马鸿逵和胡宗南两支队伍就在附近。彭总知道必须速战速决才行,要不就被包饺子了。紧急情况下,彭总急电中央向伟人请示。
伟人通过对地图的分析判断和决策,马上向彭总授计。派一部分兵力假意攻打马步芳的老巢青海,等兰州派兵去救援青海时,在猛力攻打兰州。就这样,不仅出城救援的敌军被我军消灭,连兰州城也陷入危险之中。在我军的猛烈进攻之下,马步芳撑不住了。
马步芳一看,马鸿逵和胡宗南的部队还不到,便紧急发电,求他们速速来支援。可这个时候哪见他们二位的影子。马步芳一看大势已去,马上带上手下的将官们坐着私人飞机逃跑了。城里的士兵们还在苦战,殊不知自己的长官早就溜了。就这样,在我一野官兵的努力下,收复了兰州城。
胡宗南见势已去,南逃了。没多久,在彭总的带领下,马鸿逵也被我军清除了。
马家军的领导者,马步芳和马鸿逵,他们的名字在西北曾经是权力的象征。但在我军的攻势下,他们却选择了逃跑,留下了士兵们在战场上孤军奋战。这种自私的行为,不仅让士兵们感到了深深的背叛,也让他们在战场上失去了方向。更是他们兵败的原因。
我军所到之处,都受到了人民的热烈欢迎。兰州战役,是历史的一个缩影,它告诉我们,得民 心者得天 下,我军的胜利,是人民的选择,是历史的必然。
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