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河南省的录取分数线似乎总是最高最难。这种现象有些不可思议,但回望历史,或许一切就水到渠成了。河南承受着相当严峻的考验。在春秋战国时期,郑国地理位置位于中心,成为各国争夺的焦点,逃避是不可能的选择。这个地理优势,却注定了郑国在华夏民族斗争史上的困境。它时而被晋国责打,时而被楚国痛击,还得和其他小国争斗,成为大国争霸的代理人!
郑国在历史上曾是西周、春秋战国时代的诸侯国,以商业繁荣、健全法制、民主政治和文化艺术著称,同时也是中国法制和法家思想的重要发源地。但郑国没能善用紧邻周王室的地缘优势,反而在强大之后对周天子疏远,最终导致了衰落。郑庄公一度傲慢自大,这种举动让其他诸侯国对它也失去了尊重。
在华夏礼乐文化中,尊上是非常重要的,背叛上位者难以获得人心。如果郑国当时能像后来的曹操那样明智,善待周王室,也许就能永远巩固自己的地位了。然而,郑国并未如此行事,而秦国却不断向周天子表示敬意,最终统一了华夏。回顾郑国历史,战事频频:楚国、晋国等不断进攻郑国,场面惨烈。郑国时常成为其他国家争霸的牺牲品,被迫降服或者被攻打。
春秋时期,似乎一谈不拢就打郑国!郑国在晋楚争霸时期遭受最为残酷的打击,几乎年年遭受攻击,要么是为了晋国攻楚,先打郑国,要么是楚国为了扩张势力,先攻击郑国。郑国的历史就是一部屈辱的历史,不断顺应大国的意愿,要么屈服,要么被打!郑国朝廷的君臣必须拥有惊人的心理素质,面对变局泰山倒,也得泰然处之。
不仅如此,为了国家安全,他们必须富国强兵,没有足够的军事力量,早就被灭亡了!这种综合素质,会不会潜移默化地传承给后代呢?
或许这也是河南高考难度大的原因之一。当然,河南历史上的灾难也不容忽视,电影《1942》或许能让我们略知一二。向河南人民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