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三国演义中孙权反复横跳究竟是为了什么?
创始人
2025-07-07 16:02:25
0

孙权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角之一,作为与刘备曹操三足鼎立的枭雄。虽然因为作者罗贯中抑曹扬刘的写作手法,因此他的戏份与两位主角相比,并不算多。但仍然不得不说,他是三国演义中相当重要的人物。而对于这个重要人物,历来也存在很多争议。

争议的核心在于,孙权这个人的能力究竟如何?从他年轻时的表现来看,他的能力很强。甚至让曹操有了生子当如孙仲谋的感慨,但他成年以后的表现,就没有那么优秀了。多次进攻合肥,却不能拿下,终生卡在合肥。甚至因此有了孙十万这个贬义性的称呼。

而最让人诟病的,还不是他军事上的无能。反而是他战略上的失误,以及他采取的战略反复横跳。让人摸不着头脑,以当时三足鼎立的处境来看,孙权作为三足之中的老二。在自身实力与老大曹操差距巨大的情况下,理应联手最弱的刘备,共同对抗曹操。

然而他最初采取了这样的策略,却在中途改变。在刘备占据上风的情况下,捅了刘备一刀。反而帮助曹操战胜了刘备,这就让人十分不解。那孙权为什么会在战略上反复横跳呢?今天这篇文章,不为他洗白。只谈一谈自己对孙权想法的一些理解。

首先是利益之争,虽然战略上孙权应该联合刘备。但前提是双方没有利益冲突,可很明显,双方围绕荆州的归属,存在巨大的利益冲突。究竟应该把荆州给谁呢?孙权和刘备各有各的说法,总而言之,双方都不愿意把荆州交给对方,所以这个问题迟早要解决。

其次吕蒙的建议也起了重要作用,在偷袭荆州之前,孙权曾经有过攻打徐州的想法。想要趁曹操注意力都集中在荆州关羽的时机,夺取徐州。但吕蒙却给出了反对意见,原因并不在于是否能拿下徐州。而是在于,拿下徐州之后,孙权是否有能力守住徐州?

两人讨论之后,一致认为无法守住徐州。因为徐州地形平坦,有利于北方骑兵作战。孙权为了保住徐州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而这个代价,并不是孙权可以承受的。最终孙权听取吕蒙的建议,夺取荆州。这在军事和战略上,都是正常逻辑可以理解的想法。

而最后一点,或许真的是孙权自己的原因。那就是孙权飘了,为什么说他飘了?因为当时曹操连战连败,如此优势的国力,竟然在汉中败在了刘备手中。虽然这里面有曹操故意放弃汉中的可能性在里面,但在孙权看来,这就是曹操衰弱的标志之一。

如果连老三的刘备,都能打败曹操。那自己这个老二呢?是否也有可能打败曹操?因此当孙权不再认为自己是老二之后,联合老三对抗老大的战略,自然也就是可有可无,随时可以更改的事情了。各位网友对此又有什么看法?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与我交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晚...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搜狐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入夏以来,断断续续总能在朋友...
原创 开...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先后授予了1614名开国将帅,这些将帅们在革命战争年代立下了赫赫功勋,因此在新中国...
原创 端... 引言 中华五千年文明史,诞生了无数的珍贵文物。 惜近代以来,海量文物惨遭劫掠,流失海外,数量或达超一...
原创 尉... 熟悉唐朝历史的读者,都应该知道尉迟恭(字敬德),他是唐朝的开国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后世还...
原创 国... 前言: 解放战争的最后一步,我党攻势凶猛,国民党被迫从大陆逃到台湾,兵力大多已经溃败。 这些逃亡的国...
原创 志... 对于中国而言,抗美援朝一仗奠定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也打出了后续数十年的和平发展。 可对于朝鲜来说,这...
原创 5... 众所周知,开国上将共有57人,但是这57人并不都是在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的,其中的王建安将军是在...
原创 孙... 1897年,孙中山先生就与日本友人谈论过推翻清政府后的定都问题,当时考虑的是“一都四京”,他认为中国...
原创 北... 在大家的眼中,宋朝的对外作战是一塌糊涂,被网友戏称为弱宋,契丹人来了打不过契丹,金人来了打不过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