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出便能垂伟绩,自应分鼎在孤穷。刘备字玄德,中山靖王以后,汉景帝之玄孙,为人宽和,喜怒不形于色,胸怀大志,又专爱结交天下豪杰。刘备素来以仁义道德知天下,心胸宽广,乐善好施。关羽长坂坡曾夸赞刘备:关某一生只敬佩天地和我大哥的胸怀,可比天高,比海阔。刘备立志匡扶汉室,拯救天下,虽然胜少败多,但从不言弃,三顾茅庐请得诸葛亮出山,巧夺荆州,攻取益州,成就蜀汉政权。
曹操世之枭雄,为人多某,很有城府,他也是刘备的死对头。曹操有个嗜好,喜欢人妻,比如何进的儿媳尹氏,张绣的婶婶邹氏、秦宜禄的妻子杜氏等,曹操赤壁之战,还要铜雀春深锁二乔,只可惜被周瑜打败了。曹操喜爱人妻,相关资料中已经记载,真的是和刘备截然不同得两类人,然而有人认为刘备也喜爱人妻,是否是这样?笔者认为,刘备不拒绝人妻,但与曹操却有本质的区别。
首先刘备再续佳偶是别人的安排,刘备自己也没有拒绝。刘备攻取汉中后,便到东川去巡视,各州郡都井井有条,刘备心中宽慰。于是就回到了汉中。虽然事业有成,但刘备当时却孤身一人,并无妻室。糜夫人在长坂坡投井自杀,才让赵云平安救出阿斗。攻占荆州不久,甘夫人也相继病逝,幸好当时周瑜为某取荆州,让孙权把其妹孙尚香嫁给刘备。
只可惜孙尚香跟随刘备没有几年,又被东吴召回,还差点带走了阿斗,这样刘备就孤身一人。由于战事繁忙,刘备并没有顾得上自己的家事。刘备的部下法正,面见刘备,建议刘备再次纳妃,以绵延子嗣,并称:人伦之道,不可废也,必纳王妃,以襄内政。刘备觉得有道理,法正便向刘备推荐吴懿的妹妹。刘备先是推诿,后来觉得法正说的有道理也就答应。
其次为何说刘备能接受吴氏。刘备当时已经年近六旬,听到法正推荐吴懿的妹妹,便问及身世背。法正便对刘备说,懿的妹妹,不但容貌闭月羞花,而且很是贤惠,为人厚道,言行文雅。有人曾夸赞她,识节董礼,有富贵只想,将来会大富大贵。刘备听后,觉得有些满意,便接着问法正此女的身世。法正便道,她本来许配刘焉的儿子刘瑁,刘瑁早年就夭折了,此女子一直单身至今,并且劝说刘备纳其为妃。刘备并没有统一,但后来却欣然赞同,演义七十七回中曾这样记载:
汉中王曰:“刘瑁与我同宗,于理不可”法正曰:“论其亲疏,何异晋文之与怀嬴乎?”汉中王乃依允,遂纳吴氏为妃。
刘备为何同意,只因法正说:何异晋文之与怀嬴乎?这是什么含义呢,春秋时期,晋文公未做晋国的国王之前,晋惠公是国王,而晋惠公是晋文公的侄子,晋惠公有个妻子,叫怀嬴,本名秦嬴。后来晋文公却取了怀嬴做妻子。话说晋惠公为了回去做国君,又怕秦国阻拦,于是就将自己的妻子怀嬴抛弃,这样怀嬴一下成为被人抛弃的寡妇。
后来晋文公也逃难到秦国,而秦穆公却要把怀嬴嫁给晋文公,文公回去后火冒三丈,恼羞成怒,他觉得首先辈分不对,其次怀嬴已经被抛弃,这是秦穆公在侮辱自己。而他的部下却竭力劝说他迎娶怀嬴,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秦国的支持,晋国才有未来,晋文公虽然不情愿,觉得说的有道理,便迎娶了怀嬴。
法正这样劝说刘备也是有原因的,刘焉是汉室宗亲,但却是早年的益州牧,刘焉盘踞益州多年,党羽众多,势力尚存,如果能够迎娶吴氏为妻,也可以获得刘家的支持,这样才能更好的在益州发展下去。刘备听懂了法正的意思,这才答应,由此可见,刘备还是能够接受人妻的。
再次刘备娶吴氏,是大势所趋。相传曹操搜罗了很多美女,并把他们都放在铜雀台,而刘备就不一样了,其一刘备已经没有家室,孤身一人。其二刚入住益州不久,也想依附益州的势力发展起来,其三刘备只有刘禅一个儿子,想绵延子嗣,这人是人之常情。可以说刘备是本着终身大事去的,而曹操却是为着爱好。刘备娶吴氏之后,生有二子,一个叫刘永,一个叫刘礼,看来吴氏对刘家还是有贡献的。
你是如何看待刘备的?
欢迎关注,讲述三国故事,了解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