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玛共和国是一战之后,德国皇帝威廉二世退位后,德国所建立的新政府。作为一个共和国,魏玛政府采取了与其他共和国相同的政治体制。然而出人意料的是,魏玛共和国却没有像其他共和国一样,巩固民主,成为真正的民主国家,反而在希特勒掌权后。
让德国又走回了一战之后的帝国时代,对于希特勒的掌权。很多人都诟病时任总统的兴登堡,因为他出身德意志帝国贵族,所以思想较为专制。因此让希特勒有了掌权的机会,并最终导致德国走会帝国时代。那这种说法是否可靠么?我认为完全将责任归咎于兴登堡。
其实并不合适,不合适的原因有三。首先魏玛共和国的体制和法律,就是一个半专制政府。以兴登堡为例,他的权力并不比希特勒小多少。虽然不能为所欲为,但是国会的监督权和立法权,因为魏玛共和国的法律规定,总统可以颁布紧急命令通过法律。
且总统有权利解散国会,所以国会如果不合总统的意,总统完全有能力压制国会。在这种情况下,总统的权力本来就很大,接近于专制。希特勒上台之后,只不过是更加集权罢了。其次就算兴登堡不起用希特勒,但希特勒的纳粹党作为国会第一大党。
本来希特勒就是德国政坛中十分重要的人物,兴登堡想视而不见是不可能的。如果太过排斥希特勒,甚至德国政府日常运作都无法维持。退一步讲,即使兴登堡就是不起用希特勒。希特勒也可以完全利用自己的政治势力,参与选举成为德国总统。
虽然兴登堡在世时,可以轻松压制希特勒。但兴登堡总是会去世的,在兴登堡去世后,德国政坛还能出现与希特勒匹敌的人物吗?我认为这样的人物不会出现,至于原因,如果细说的话,那又是一篇专题文章的规模。因此我在这里就不细说了,如果网友们有兴趣。
之后我会写专题文章分析,言归正传,最后一点原因。则是希特勒的动员模式,是受到德国人民欢迎的主流模式。像魏玛共和国最初的掌权党派社会民主党,曾经镇压了希特勒的啤酒馆暴动。为什么会在短期内被希特勒的纳粹党取代呢?原因就是德国人民。
德国人民渴望复仇,渴望战争,但社会民主党的政见,其实是避战。想要努力维持一战之后的和平,这种做法或许初期会得到德国人民的支持,因为战争让德国千疮百孔。德国的确需要时间从一战的损失中恢复过来,但当德国情况好转之后,战争就成了主流。
这种情况下,社会民主党并没有改变政见。所以主张战争的希特勒借机上位,其实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即使社会民主党改变政见,但形象逆转,对它来说也是巨大的打击。各位网友对此又有什么看法?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与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