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本文章之前,麻烦您点个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不会错过后续更精彩的文章,感谢您的支持。
一六八八年七十五岁的孝庄太后走完了她跌宕起伏的一生。在临终之前,孝庄太后抚摸着康熙皇帝的手对他说:我始终挂念着你和你的父皇,不想要离你们太远,因此康熙皇帝并未就此直接安葬孝庄太后,而是将孝庄太后的棺椁暂时安放在暂安奉殿。直到37年之后,雍正皇帝才将孝庄太后的棺椁正式葬入了昭西陵。
孝庄太后是实至名归的大清国第一女强人,在她死后300余年的时间围绕着她与皇太极和多尔衮的故事,始终有很多的传言,那么历史上的孝庄太后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皇太极一生一共有15个女人,孝庄太后是这15个女人中的一位,但她不是最受宠的一个。在孝庄太后的家族除了她之外,她的姑姑以及亲姐姐都嫁给了皇太极,而这段婚姻在汉族社会中一直被认为是有悖人伦的,所以不排除很多的汉人因为这段婚姻为孝庄太后编排了很多的绯闻。
清朝在入关之前在任何的军事行动中,包括皇帝的女人都没有介入的空间和机会。比如在努尔哈赤死后,为了防止皇妃干政,努尔哈赤最宠爱的大妃也就是多尔衮的生母,被皇太极逼着殉葬。所以在皇太极在位期间,孝庄太后以女人的身份干预政治,甚至于在她的说服下让明朝洪承畴选择投降的概率非常低。
非常客观的讲,孝庄太后根本就没有参与清朝政治的可能性,但是她本人有一个优点就是非常喜欢看书,当时满洲的皇族很喜欢看《三国演义》,孝庄太后也受此影响日夜苦读。
民间一直有一个传言,皇太极死后,孝庄太后为了保证儿子的皇位选择下嫁给多尔衮,也正因如此,她的儿子顺治才能够顺利继位,那么事实情况是否如此?
皇太极一生一共有11个儿子,当时除了长子豪格之外,其他的已经去世的二子,三子,八子以及有庶妃所生的四子,五子,六子,七子和子之外,真正有资格继承皇位的只有两位妃子所生的孩子,其中之一是孝庄所生的九子福临,另一位是贵妃所生的11子。
那么为何贵妃所生的11子没有成为最终的皇位继承人?因为贵妃的身份比较尴尬,她曾经是满洲政敌察哈尔蒙古林丹涵的妻子,林丹汗被皇太极击败之后,她作为战利品被送到了皇太极的后宫,所以她这样的身份很难得到满洲旗主的认可,因此到了最后孝庄所生的福临就成了唯一的最合适的人选。
民间有传闻孝庄太后曾经在慈宁宫举办婚礼下嫁给多尔衮,因此顺治皇帝才尊称多尔衮为皇父摄政王。但是根据史料记载,孝庄太后著的慈宁宫一直到顺治十年才真正的修缮完毕,而此时多尔衮已经死了三年了,所以孝庄太后在慈宁宫办婚礼的可能性为零。
多尔衮死后,孝庄太后的政治手段才逐渐凸显出来。在顺治皇帝宣布亲政仅仅两个月之后,由郑亲王济尔哈朗告发的多尔衮有篡位嫌疑,开始一场针对多尔衮的清算正式开始,多尔衮从被褫夺封号到挖坟掘墓,整个过程雷厉风行,孝庄太后也通过打击多尔衮树立了威严,巩固了皇权。
顺治皇帝继位之后,他与孝庄太后就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矛盾点之一是孝庄太后为顺治皇帝选了一个根本没有感情基础的皇后,而实际上他真正爱的人是董鄂妃。但是事实上这并不是母子二人真正的分歧点,真正的分歧点是随着顺治皇帝长大,他逐渐的喜爱上了儒家文化,并且在朝堂之上大肆推广,这样的做法引起了以孝庄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警惕,因此母子关系才逐渐恶化。
顺治皇帝去世之后,孝庄太后指定唯一皇位继承人为康熙皇帝,在康熙皇帝十二岁的时候孝庄太后一手为他操办了一桩对政治影响深远的皇帝,让他迎娶了索尼的孙女。
康熙皇帝长大之后,在政治布局中也逐渐倾向汉家文化,此时已经60多岁了孝庄太后也不再冥顽不灵,因此她也开始改变观念。当她和康熙皇帝达成统一阵线之后,在鳌拜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将其拿下,16岁的康熙皇帝正式亲政。
1688年孝庄太后病逝,但是康熙皇帝却并未将其按照常规操作埋葬,因此很多人怀疑是孝庄太后下嫁给多尔衮对婚姻不忠,无颜见皇太极。但是此时满清朝廷的丧葬制度已经发生了改变,满族的传统的丧葬是火葬,从努尔哈赤到皇太极再到顺治皇帝三任皇帝都是被火葬的,但是到了康熙皇帝这一代,由于他极其推崇儒家文化,因此他已经接受了土葬的观念。
康熙皇帝无法接受孝庄太后被火葬这件事,假如孝庄太后不被火葬实行土葬的话又无法与皇太极合葬,因此无奈之下康熙皇帝只能暂时搁置,留给后来者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
写在最后:
孝庄太后是一个有魄力的又隐忍的政治家,其实看一个人的成就不必要看他做了些什么,可以看他不做什么。
孝庄太后本有能力权倾朝野,垂帘听政,但她并未如此,她始终以一个高大的身影存在于历史长河中,所以她不仅是清朝历史上的第一位女强人,更是中国历史上的女强人。
下一篇:原创 南越王赵佗的传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