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七年三月份,李自成的大军包围了北京,没有经过多么激烈的战斗就占领了这座明朝北方的都城,崇祯皇帝在逼家人自杀之后,自己在皇城后的煤山下上吊自杀,明朝从此就丧失了北方的统治权。为何城池坚固的北京城守了不到三天呢?有人说是因为崇祯十六年的大瘟疫导致京师三大营迅速崩溃,李自成这才轻而易举地占领北京。
但是这个说法我觉得还是有一些值得商讨的余地的。首先不可否认,崇祯十六年北京确实爆发了一场大瘟疫,《崇祯实录》记载说:庚申,出千金资太医院疗疫。自春二月迄今,京师大疫,死亡日以万计。又出二万金,下巡城御史收殡。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从崇祯十六年的二月份开始,北京城爆发了大的瘟疫,每天病死的人数以万计,明朝政府拨出专款供太医院治疗瘟疫,又拨出二万金,给巡城御史收葬死者。可见这场瘟疫来势之凶猛,守卫北京的三大营不可能不受到影响。
但是《崇祯实录》并没有记载崇祯十七年的疫情,《崇祯实录》记载李自成攻打北京的时候是这样情况:方报过芦沟桥,俄攻平则、彰义等门。城外三大营兵皆溃,且引降,火车臣炮皆为贼的;贼因举炮攻城,轰声震地。从这里的记载可以看出,驻扎北京近郊的三大营根本就没有抵抗而是直接投降了李自成。大顺军开炮攻城之后,襄城伯李国桢请求面见崇祯皇帝,遭到了内侍的呵斥,襄城伯李国桢愤怒地说:“此何时也?君臣即求相见,不复多得矣!”内侍却反过来向他叩头说:“守城兵不用命,虽鞭挞,人起辄卧!”从这里也可以窥见此时北京城内虚弱到了什么地步,为什么士兵们宁可忍受鞭挞也不愿意起来打仗呢?说是因为这些瘟疫过后的幸存者虚弱到了极点,但是如果说是这些人毫无斗志,不愿意和大顺军交锋也未尝不可 。
李自成自崇祯十六年于陕西出兵进攻北京,沿途除了在宁武关遭到了明总兵周遇吉的顽强抵抗之外,并未遭受其它军队的抵抗,宣府大同乃至于居庸关这样的明朝经营了数百年的坚固关隘都被守将拱手献出,当地明军直接被并入大顺军,试问谁愿意给垂死的朱明王朝殉葬呢?京师三大营的军人们也同理。
虽然说大瘟疫确实给了垂死的朱明王朝一击重拳,但是真正给这个延续了276年的王朝致命一击的还是离散的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