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蒋介石去世前谈张学良,再三告诫蒋经国:不可放虎
创始人
2025-07-06 22:32:17
0

民国历史是我国历史时期上一段经久不衰的历史。在这段时期,我国涌现出了很多著名的人物。

他们的故事就像一坛陈年美酒一样,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慢慢品读。

很多人觉得民国时期的人物关系复杂,诚然,他们之间似乎每个人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但是只要你细心发掘,就会发现很多他们不为人知的秘密和故事。

蒋介石和张学良相信熟悉民国历史的人一定不会感到陌生。他们两个都是民国时期的重要政治人物,对我国近代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可是这两人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

1975年4月5日,蒋介石在家中在家中因心脏病突发而去世,享年八十九岁。

在蒋介石临终之前,他曾经对自己的长子蒋经国说到:“不可放虎。”

这里的“老虎”指的就是张学良。

众所周知,在1936年西安事变之后,张学良便被蒋介石监禁了。这一监禁就是四十年。

直到临终之前,蒋介石还是不肯将张学良放出来,还告诫自己的儿子蒋经国也不能把他放出来,将张学良视为洪水猛兽,对他始终怀有戒备之心。可见蒋介石对张学良的恨意有多深。

那么究竟两者之间究竟有多么大的血海深仇呢?蒋介石为什么这么痛恨张学良呢?

层层羁绊

提到蒋介石和张学良的故事,还要从著名的“西安事变”说起。

1936年10月22日,蒋介石从南京来到了西安。这一行他是抱着必胜的决心而来的。

此行的目的就是为了围剿红军,从而达到他的目的。为此,他特意下令命张学良和杨虎城对红军进行围剿。

可是此时正是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危急时刻,日本侵略者的号角已经吹响,如果在这个至关重要的时刻,蒋介石把矛头对向了我们中国同胞,那么日本侵略者一定会趁虚而入,从中作梗挑拨关系。

考虑到这一点,张学良和杨虎城拒绝了蒋介石的请求并要求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蒋介石自然拒绝了这个请求,于是两人之间的关系在瞬间破裂,谁也无法说服谁。

万般无奈之下,在1936年12月12日,为了能够联合国共两方的力量一致抗击日本侵略者,张学良和杨虎城对蒋介石实行“兵谏”,将蒋介石扣留监禁,并且一同监禁了蒋介石随行的军官等人。

这场“兵谏”就是著名的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张学良和杨虎城监禁蒋介石的消息一出,整个中国上下都被震惊了。

他们没有想到张杨两人居然会对蒋介石这样的高层政治人物下手。

在当时有人猜想,张学良和杨虎城一定会处理掉蒋介石,然后自己重新登上蒋介石的位置。可是张学良并没有这么做,而是仅仅扣押了蒋介石,并没有将他赶尽杀绝。

那么张学良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故事还要从蒋介石的夫人宋美龄说起。

1925年6月14日,美国驻上海领事馆里正在举行一场酒会。可想而知,能够这样的上流社会酒会的一定都不是一般人:富商家族、政界风云人物……

他们的参与让酒会更加熠熠生辉。

外面倾盆大雨,丝毫不影响就会上的宾客们的兴致。就在这场酒会上,一次命运般的邂逅发生了。

在这场酒会上,张学良注意到了一个特别的女子。即使在在座的女子都十分貌美的这种情况下,这名女子仍然十分出众。她举手投足之间都散发出迷人的魅力,张学良不知不觉地被吸引了。

询问了周边的人之后,张学良才知晓原来这名女子就是著名的宋氏家族的三小姐宋美龄。

宋美龄不仅长相标致,学问更是十分渊博。刚从海外留学回来的她精通英语,是名副其实的内外兼修的大家闺秀。

听到这里,张学良不由得对宋美龄心生敬佩,想要结识一下这位了不得的女子,于是便主动上前去跟宋美龄打招呼。

可他没有料到宋美龄居然早就听说过他的大名,两人一见如故,交谈甚欢。

张学良见宋美龄第一面就被她的美貌和气质迷住了,而且宋美龄谈吐非凡的大家闺秀气质也深深吸引了张学良。

同时,张学良的高大帅气也让宋美龄有些许心动,感情的种子在两个年轻人之间悄悄发芽。

自此之后,两个人就经常结伴而行,频繁出入上海的上流场所。

由于宋美龄是上海当地人,对于上海当地更加熟悉,于是张学良自然把这项重要的任务交给了宋美龄,让她带自己多逛一逛。

张学良虽然不是上海本地人,也没有出国留学过,但是他从小接受过良好的教育,面对上海的灯红酒绿与繁华,他没有一丝怯场,反而应对自如,适应能力非常强。宋美龄非常欣赏他的大方和得体。

风度翩翩的张学良和气质非凡的宋美龄无论走到哪里都是全场的焦点。他们二人郎才女貌,在外人眼里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可是命运捉弄人,两人最后还是没有走到一起。

与此同时,蒋介石正在追求宋美龄,张学良也早有家室,最后宋美龄还是与蒋介石走到了一起。虽然最后有缘无份,不过两人还是结下了不解之缘。

西安事变之后,张学良曾经向宋美龄保证,绝对不会对蒋介石下手,希望宋美龄能够放心。事实证明,张学良确实遵守了自己的承诺。

失去自由

1936年12月25 日,张学良亲自护送蒋介石回到南京。

本想这一次是为了表明自己的态度,可没想到一下飞机蒋介石就换了一副模样。刚到南京,蒋介石就找了个借口把张学良监禁了起来。

张学良被监禁的第二天,宋美龄就去探望了他。看到曾经的朋友沦为阶下囚,而且关押她的人就是自己的丈夫,宋美龄不禁掩面而泣。

同时,她也下定了决心,无论如何都要保全张学良的性命。

为了能够保住张学良,宋美龄和蒋介石大吵了一架。

最后,蒋介石妥协了。他决定看在宋美龄的面子上饶张学良一命,但是唯一的要求就是绝对不会放他自由。

就这样,虽然被限制了人身自由,但是张学良的性命好在是保住了。可是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张学良的人身自由完全被限制了。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1946年11月2日,张学良被蒋介石送到了台湾。

在这里,张学良过着毫无自由可言的生活。他的一举一动都活在蒋介石派在他身边的人的监控之下,仿佛一个傀儡一般。

这段日子里,多亏了赵四小姐陪在张学良身边,陪他一起种种菜养养花读读书,陪他消磨这无聊的时光。

幸好有赵四小姐,张学良才不至于太苦闷,才能够挺过那段难熬的时光。

张学良和赵四小姐的活动范围十分有限,仅限于他们的小庭院里。

如果想要踏出这个小院子一步,他们就必须向看管的宪兵们打报告,只有获得了他们的许可之后才可以出去,不过范围也十分有限。

在这段时间里,热爱自由的张学良每天沉浸在苦闷之中。

这样的生活与他之前的生活落差太大,没有人来人往,没有美酒美人,也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只有赵四小姐一个人陪在他身边。

张学良在落魄消沉的时候激发了自己的创作灵感,写下了一些随笔来抒发自己的郁郁寡欢。这些文字中我们也能够理解张学良那时的心境,对张学良这个人有更深一步的了解。

1960 年 4 月,张学良和赵四小姐搬到了台北的郊区,居住条件这才有所改善。

虽然条件好了,但是张学良内心是十分渴望自由的。他决定亲自给蒋介石写信,希望他能让自己恢复自由身。

从1956年开始,张学良就坚持不懈地给蒋介石写信,在信中张学良表达了自己对自由的渴望,希望蒋介石能够尽快地还他自由。可蒋介石怎会轻易地把自由还给他,于是让他一遍又一遍地修改。

直到1958年,张学良反反复复修改的草稿终于获得了蒋介石地满意。这份书信也就是后来的《西安事变反省录》。

重获自由

1959年3月,蒋介石终于结束了对张学良二十多年的拘押,允许他在台北范围内活动。

虽然仍然有限制范围,但是比起以前的完全限制人身自由来说,这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

恢复自由之后,宋美龄决定宴请张学良和赵四小姐一家人,庆祝他们重获自由。

在张学良被拘押的这段日子里,宋美龄经常前去探望他们,对他们关怀的无微不至。张学良和赵一荻心中也十分感激。

后来,在宋美龄的建议之下,张学良决定和自己的结发妻子于凤至离婚,正式地跟赵一荻走到了一起。

多年之后,张学良谈及此事,还是十分感谢宋美龄的帮助。多亏了她,自己和赵一荻才能走到一起。

1960年,张学良和赵一荻搬到了台北定居。

搬到了台北之后,将经过多次来到张学良的住处和他谈天说地。两人兴趣十分相投,非常合得来。不过张学良怕给蒋经国惹麻烦,所以不经常让他来。

虽然张学良最后重新获得了“部分”自由,但是还有一个很令人费解的问题,那就是蒋介石为什么这么忌惮张学良呢?

即便在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刻也要嘱咐儿子不可以放虎归山呢?其实答案十分简单。

真实原因

我们可以猜测,蒋介石这么坚持拘禁张学良的原因里有个人恩怨的因素,但这显然不是主要原因。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政治原因。

“西安事变”一事当中,张学良虽然得罪了蒋介石一行人,但是对于老百姓来说,那可是立了一件大功。

得民心者最终才能得天下,蒋介石深知这个道理,所以他自然会对张学良有些忌惮。

除此之外,张学良在全国范围内都有很大的影响力,如果就这样把他放了回去,蒋介石很担心张学良的势力会对自己造成影响.

所以无论如何,蒋介石都不会这么轻易地放过张学良的。

最重要的是,张学良实力强大,如果将张学良放出去之后,他如果与共产党合作,那么联合起来的力量势必不可小觑,甚至可能会威胁到他在台湾的统治。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理解蒋介石为什么会视张学良为洪水猛兽了,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在临终之前,他还会嘱托自己的长子绝对不要轻视张学良。

然而,蒋经国并没有听从父亲临终前的嘱托。他认为此时张学良年事已高,即便有心思也再也没有那个能力了。

所以,蒋介石去世后不久,蒋经国就解除了对张学良的人身自由限制。

1988年1月13日,蒋经国在台北病逝。张学良也特意来到了蒋经国的葬礼上,希望能够送他最后一程。

对于张学良来说,蒋经国是自己的知音,对自己有恩,这样的恩情无以为报。

重获自由之后,张学良决定定居美国。2001年10月14日,张学良在美国夏威夷去世,享年101岁。

张学良病逝的消息传到了美国纽约的宋美龄家中。宋美龄悲痛不已,想要立刻去夏威夷送张学良最后一程。

可无奈此时宋美龄也年事已高,承受不了长途奔波,最终只能作罢。

虽然自己没办法到场,但是宋美龄委派了辜振甫和他的妻子严倬云来到了张学良的葬礼上,把一束写有宋美龄名字的十字架鲜花放在了张学良的灵牌前。

去世之后,张学良把自己的全部遗产都捐给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人们对张学良的一生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认为他只是一个毫无作为的花花公子,也有人认为他是不可多得的青年才俊。

无论如何,我们必须承认张学良是有能力的。否则怎会让蒋介石都如此忌惮他。至于其他的一切功与过是与非,都应交给后人评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史... 北京时间7月7日消息,火箭队官方宣布,通过7方交易得到凯文-杜兰特和克林特-卡佩拉。根据名记Sham...
原创 明... 明朝开国有一李姓外戚,这个家族三代人,对明朝的历史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驸马李贞 朱元璋出身贫寒...
原创 国... 在近代红色革命发展史中,湖南作出的贡献是巨大的。这里曾是著名的革命策源地,也是革命思想的发源地,甚至...
原创 《... 前言 在封建社会开始之前,我国还经历了一段奴隶制社会时期,虽然夏朝的存在上切除有待商议,但商周两朝的...
水下考古:寻觅“蔚蓝”的历史记... 走进青岛市博物馆,映入眼帘的是两尊高达6米的北魏佛像,而相邻的展厅内,静静陈列着几件青花瓷器。 看似...
原创 汉... 汉哀帝是西汉的第十位皇帝,他上位时,西汉在汉元帝与汉成帝两位皇帝错误的治理下。西汉已经走向衰弱,汉哀...
原创 1... 电视剧《外交风云》中,有这样一组画面: 新中国外交部成立大会上,兼任外交部长的周总理当众讲了一番话,...
清代皇帝十道宫廷菜 在历史的长河中,帝王之家的宴饮,不仅是权势的象征,更是中华美食文化璀璨的缩影。那些流传千年的宫廷佳肴...
原创 刘... 前言 1955年10月15日,这是刘德有第一次给毛主席做口译的日子。当时,由于他过分地紧张,大腿不自...
【方志百科】秦汉修志 秦汉修志秦汉之际是中国方志历史上的发轫时期。秦统一中国后,为了对各郡县实施有效管理,依当时的区划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