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鲜报|“考古中国”破译城市文明“密码”
创始人
2025-07-06 15:34:29
0

你是否想过,我们所居住的城市,曾经的样貌是怎样的?

7月12日,国家文物局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发布浙江绍兴稽中遗址、江苏盐城盐业考古、河南开封北宋东京城景龙门遗址、江苏淮安城市考古等4项历史时期城市考古最新进展,揭开古代城市的发展演进和时代变迁。

这些考古成果藏着怎样的文明“密码”?

在浙江绍兴稽中遗址,我们或许可以一窥战国时期,越国大型建筑基址的风采——

这里,发现有越国与汉代建筑基址。其中,战国时期遗存包括1组大型建筑基址和1眼水井。这是考古发掘首次在绍兴古城内确认存在战国时期的大型建筑基址。经碳十四检测,相关遗存距今约2500年,为探寻越国都城提供了重要线索。

此外,这里还清理确定两汉高等级建筑遗存,并且首次发现包含墨书“会稽”“山阴”地名的汉代木刺实物,以及汉代墨书“如律令礼”文字陶片,这些都是两汉郡县考古的重要发现。

战国与汉代建筑基址(国家文物局供图)

盐,背后有哪些古代都市“烟火”日常?江苏盐城盐业考古,铺展开盐业生产历史悠久的生动画卷——

盐城亭湖区的沙井头遗址,发现规整的汉代道路,较为密集分布的水井,成规模、多类型的排水设施,以及房址等重要遗迹;盐城东台市的缪杭遗址,发现唐代盐业生产中的引蓄水、摊场、淋卤等工艺流程相关遗迹;盐城大丰区的后北团遗址,发现南宋至明清时期盐灶、淋卤坑等制盐遗迹。

由汉至唐,由南宋至明清,考古发现让千余年来制盐工艺的技术传承发展跃然眼前,也进一步明晰了我国江淮东部盐业生产历史发展脉络。透过这些历史遗迹和出土文物,我们仿佛可以看到在这里居住的人家、劳作的先人。

后北团遗址制盐相关遗迹(国家文物局供图)

《清明上河图》描摹的汴河两岸风貌令人神往,当年的北宋都城东京是怎样的繁华?我们把目光投向河南开封北宋东京城景龙门遗址——

这一遗址,是目前考古发现北宋时期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都城城门遗址,城门整体结构为一门三道式,由门道、隔墙及两侧墩台构成。

相关考古负责人介绍,景龙门遗址为认识北宋东京城结构布局、建筑制度提供了重要实证,也是古今城市文脉传承赓续的又一生动案例。

北宋晚期楼台建筑西部夯土堆积及包砖(国家文物局供图)

水脉连着文脉,大河润泽百姓。通过江苏淮安3处考古新发现,我们可以看到大运河流淌千年所经历的变迁——

记者了解到,考古工作发现,庆成门遗址是淮安旧城的西门,完整揭示出主城门、瓮城及排水系统的整体格局,新路遗址是一处保存完整、格局清晰的明代街巷类遗址,板闸镇遗址是一处明清时期市镇遗址,为研究大运河漕运、盐运和关榷税收等问题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有关专家介绍,这3处遗址再现了明清时期大运河沿线的繁荣景象,反映了大运河沿线市镇发展、人地关系演变及河道治理与变迁,是研究运河漕运、盐运和关榷税收等问题的重要实物资料。

淮安板闸镇遗址发掘区航拍图。(国家文物局供图)

让城市留住文脉,让人们记住乡愁。

从绍兴到盐城、从开封到淮安……历史时期城市考古正破解现代都市的文明“密码”,让我们可以认识千百年前,这片土地上的寻常巷陌,感知古老城市的文化遗存和历史记忆。

一代代考古工作者们躬耕田野、胼手胝足,带来更多新发现,将让古老文明的面貌变得更加清晰。

策划:陈芳

记者:王鹏、施雨岑

编辑:刘媛媛

新华社国内部出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文物修复:培养复合型人才迫在眉... 我国是文物大国,文物数量大、种类多,大量待修复文物深藏于文博单位库房之中。文物修复与保护,需要一支强...
原创 民... 研究了战国时代、三国时代、南北朝时代、隋唐时代等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乱世后,可以发现乱世中人命非常脆弱,...
原创 朱... 1373年,朱元璋深夜召见徐达进宫,以叙旧为名请吃酒。 酒过三巡后,徐达面色微红,回想起二人并肩作战...
原创 皖... 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山西灵丘县的平型关成功地伏击了日军第五师团第二十一旅团一部,歼...
原创 《... 金庸先生的《天龙八部》是所有作品中背景最为宏大的一部,这部作品以北宋宋哲宗时期为背景,前前后后涉及到...
原创 中... 文/侃侃史话 关于饿死这件事,一般都发生在穷苦老百姓的身上,穷得吃不上饭,所以就面临着饿死的危险。但...
原创 郑... 病床上一位102岁高龄的老人在弥留之际,对他的养子说道:今生唯一遗憾,没有勇气能再回到重庆较场口,对...
原创 晚... 美人的魅力,历来被称颂,却往往伴随着不幸。美人最能引人注目的不是其貌美如花,而是那侧面描绘的神秘风姿...
原创 1... #图文万粉激励计划#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日寇开始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一个月后的8月份日...
原创 陈... “华老,您千万不能让邓公回来,人民会说我们与伟人唱反调。” 1977年的一天,得知邓公将要复出的陈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