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爆发后,取消红军番号,将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是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难关头,为促成国共合作而做出的重大决策。其实红军的改编过程颇为曲折,由于蒋介石企图通过改编来削弱红军并取得对红军的控制权,因而在最初只允许红军改编为2个师1.5万人,不设立指挥部,由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派遣政训人员和各师参谋长及各级副职。
但在中共代表的据理力争中,蒋介石最终做出了让步,将红军人数降低至3个师4万余人,并保留红军的独立指挥权。八一三事变爆发后,蒋介石急欲红军开赴华北前线参战,同意给中共方面发给经费和补充物资。1937年8月21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宣布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全军下辖3个师,分别是八路军第115师、第120师以及第129师。
八路军第115师下辖第343旅、第344旅以及独立团和3个直属营,共1.55万人;八路军第120师下辖第358旅、第359旅以及教导团和5个直属营,共1.4万人;八路军第115师下辖第343旅、第344旅以及教导团和5个直属营,共1.3万人。那么,八路军3个师的直辖团团长分别是谁?建国后授什么军衔?
杨成武,1914年10月27日福建省长汀县,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参加闽西农民暴动,并加入中国工农红军,任闽西红军第三路指挥部秘书、宣传队中队长。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中,杨成武历任红四军第十二师秘书、连政委、教导大队政委。1935年11月,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杨成武率红四团参加了吴起镇战役。
抗战爆发后,杨成武担任八路军第115师独立团团长,长期在华北地区进行抗日斗争。在平型关战役中,杨成武率领独立团大胆深入敌后,隐蔽地插到腰站地区,切断了敌公路运输线,阻击了数倍于己的日军援兵,为兄弟部队歼灭平型关日军争取了时间。抗日战争后期,杨成武任冀中军区司令员,率领部队参加了抗击日军“五路合击”和百团大战。
解放战争时,杨成武担任第三兵团司令员,后又担任第二十兵团司令员。率领部队进军绥远,解放集宁、包头后,回师参加平津战役。建国后担任天津警备区司令员,京津卫戍区副司令员、司令员。1950年,杨成武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兵团司令员,率部参加了朝鲜东线的夏、秋季防御战役。1955年,杨成武被授予上将军衔。
彭绍辉,1906年9月6日出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瓦子坪。从小给地主放牛,16岁起当长工。1928年7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3军团任第1师1团团长、第4师参谋长、第3师10团团长、第1师参谋长和师长等职,参加了长沙战役和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多次中弹负伤,并带伤指挥战斗。
抗日战争爆发后,彭绍辉任八路军第120师司令部参谋处处长兼教导团团长。1940年,彭绍辉任第120师独立第2旅旅长,率部参加晋绥根据地夏季反“扫荡”和百团大战。解放战争时期,担任第一野战军第7军军长,率部参加晋中战役和太原战役。建国后,他担任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训练总监部副部长,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张贤约,1912年2月15日生于河南省商城县南溪下湾村(今属安徽省金寨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9年10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担任红4军第12师36团警卫排长、红四方面军第4军11师31团连政治指导员,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历次反“围剿”和黄安、苏家埠、潢光等战役。
抗战爆发后,张贤约担任八路军第129师教导团团长。曾率百余名连排干部从山西和顺出发到太行山地区发展革命武装开辟抗日根据地,很快打开冀西地区的抗日局面。解放战争时期,他率部参加了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镇、陇东、三边、榆林、沙家店、岔口等战役战斗。建国后担任西北军区空军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