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大家应该都知道吧,鲁迅是一个非常出名的作家,我们的课本上也经常会出现鲁迅的作品。鲁迅是一个非常爱国的人,他写的文章非常有深度,如果你不反反复复的去看的话,很难明白他所要表达的到底是什么东西。
鲁迅是一个很爱国的人,他这一辈子都在用文字来做斗争,但是有时候鲁迅实在是太偏激了,发一些偏激的言论,就很让人理解不了。
鲁迅
鲁迅出生在1881年的,其实鲁迅只是他的笔名,而他的本名叫做周树人,相信这个大家应该都知道吧。其实鲁迅一开始是学医的,当时的他在外国留学,他是东北大学第一个留学生。但是鲁迅只在医学院学习了一年之后,就退学了。对此鲁迅说,他是看到了一部电影,受到了很大的震撼,所以才决定弃医从文,想要用文学来改变中国人。
在1907年的时候,鲁迅想要创办一个杂志社,但因为经费不够,只能放弃了这个打算。第二年的时候,鲁迅和他的弟弟周作人一起翻译了很多外国的短篇小说,但是销量并不是很好。鲁迅是一个很有思想的人,爱读一些外国的小说,喜欢新思想。
在1909年的时候,鲁迅回了国,当时的鲁迅已经是28岁了。回到中国担任了一所学堂的校长,并写出了他的第一篇小说。当时的他还不叫鲁迅,鲁迅是后来在1918年的时候才正式改的,把笔名改为鲁迅之后,他就在一个杂志上发表了《狂人日记》,狂人日记是中国近代文学史第一部现代体小说。这篇小说影响非常的大,从那之后,鲁迅更是发表了不少的短篇小说。
废除汉字
鲁迅是一个作家,他是很懂得汉字的重要性的,鲁迅在日本留学的时候,就跟着章太炎学习文字,经常去了解汉字是怎么样构成的,怎么才能把汉字给写好。但是大家都想不到,鲁迅为什么会提出“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的主张呢?
他在1934年的时候说过,汉字虽然是流传下来的东西,但是如果在汉字跟我们之中选的话,肯定是选择我们,不可能为了汉字而牺牲我们,而是为了我们牺牲汉字。鲁迅这个说法非常的偏激,为什么一定要牺牲一个呢,都一起存在不行吗,而且汉字的话一个国家非常重要的东西,每个国家都要有自己的文字。
同一年的十二月份,鲁迅在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汉字是古代的君王留下的不好的东西,就像是一种病毒一样,能跟传染病菌,如果不将汉字消灭掉,那么我们都会被传染,死的就是我们了。从这可以看出,鲁迅认为汉字是一个毒瘤,必须要切除掉,不然人民都会遭殃。鲁迅是非常爱国,但是他好像想错了方向。
在1936年的时候,日军占领了我国的东三省,鲁迅生了一场大病,非常的严重。就在鲁迅准备病逝之前,他决绝地说出了“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的话。鲁迅是一个爱国的人,他用文字点醒了非常多的人,那他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话呢?
汉字不灭,中国必亡
鲁迅想要废除汉字的时间,是因为当时的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开始就表示国内的工人阶级已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中国也进入了新时代革命。新文化运动主要是围绕着四个字进行的,那就是民主,科学。这四个字对当时的很多有知识的人来说,是追求。但是对于那些没有上过学,没有文化的人来说,是一种压迫。
废除汉字一开始也不是鲁迅提出来的,而是吴稚晖,他首先提出了废除汉字,推广世界语言的主张。这个主张提出之后获得了北大教授的支持。因为当时中国和西方国家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而且他觉得中国人民实在是太传统,老是说一些君臣之类的话,接受不了新的思想,所以就大力推崇废除文言文。
鲁迅和他们几个开始大力的去抨击汉字,认为汉字不行。汉字太过于难学了,非常的艰难,而且当时的百姓们都没有办法去学,所以就比西方的各个国家落后了一大截。如果不废除汉字的话,中国人民就聪明不起来,只能这么落后,不能跟西方国家接轨,这是一个很大的危机。
但是如果汉字被废除了,我们该怎么交流呢,我们国家不就是没有文字可以使用了。对此,鲁迅还提出了一个观点。
提倡拉丁文
北大教授钱玄同废除汉字,只是想把文言文废除掉,大家多用简体字,让文章简单起来,但是鲁迅的想法可不是这样的。
鲁迅废除汉字就是真正的把所有的汉字都给废除掉,然后提倡拉丁文,因为拉丁文是国际通用的语言,鲁迅认为,把汉字拉丁化,就能让中国人民聪明起来,跟国际接轨。文字拉丁化其实就是用拼音来代替汉字,这样就很通俗易懂,大家也能变得聪明起来。
在当时来说,鲁迅这个主张,确实是有些道理的,但是从我们现在来看,鲁迅就太激进了。汉字是万万不可废除的,因为汉字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东西,它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文化,一个国家的传承。如果把繁体字化简,或者是废除文言文这倒是可取的。因为汉字化简会简单得非常多,废除文言文用白话文也是不错的选择,这样就会通俗易懂一点。
鲁迅的做法没有错,他是为了国家才提出的这个主张,但鲁迅忽略的一点是,人民并不是不聪明,而是当时很多人连温饱都满足不了,哪有钱去上学去学习汉字呢。
汉字是国家之本,是万万不能废除的,从很多年前,汉字就传承到了现在,如果废除了汉字,那么我们国家也会丢失非常多的传统文化,你们觉得是不是这样呢?有什么想法就在评论区留言大家一起讨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