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蒋介石败退台湾前,派哪位心腹主政台湾?他是黄埔系二号人物
创始人
2025-07-06 01:02:03
0

1948年末,解放战争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这场战争已经打了3个年头,解放军的力量在不断强大,而国民党却有一种日暮途穷之势。如今长江防线危在旦夕,蒋介石比谁都清楚,他的前途渺茫,应该早做脱身准备。于是他以退为进,准备暂时隐退,将烂摊子交给代总统李宗仁。还有一点,他准备经营台湾,以备不时之需。至于主政台湾的最佳人选,蒋介石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心腹亲信陈诚。于是陈诚打头阵,以休养为名,行主政台湾之实。但后来发生一件事,让蒋介石对陈诚颇有猜疑。

蒋介石以黄埔起家,许多黄埔系的将领都会称他一声“校长”。在众多黄埔系将领中,蒋介石最信任的人无疑是陈诚了,他是蒋介石嫡系中的嫡系。陈诚,字辞修,1898年出生于浙江丽水青田。1919年,考入保定军校第八期炮科,1920年加入国民党。其实在一开始,陈诚并不是蒋介石的嫡系。黄埔军校刚成立时,陈诚追随教练部副主任的邓演达来到黄埔军校,任教育副官。在黄埔军校时,陈诚与蒋介石并无深交。

1925年2月的棉湖之役中,陈诚担任炮兵第1营第1连连长,陈炯明叛军攻势强大,蒋介石亲自上阵指挥。陈诚作为连长,也亲自操炮,三炮全部命中敌军阵地。也正是这一战,陈诚才真正受到蒋介石的青睐。1927年宁汉分流,一直提携陈诚的邓演达站在了蒋介石的对立面,而陈诚却选择了蒋介石。至此之后, 陈诚和蒋介石的命运绑在了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蒋介石第一次下野时,陈诚也受到了牵连,被何应钦免去要职。

后来蒋介石复出,陈诚也咸鱼翻身,升任总司令部警卫司令兼任第1集团军炮兵司令。朝里有人好做官,更何况陈诚的靠山是一朝之主。后来陈诚一路高升,最后被授予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军衔,担任国防部参谋总长兼海军总司令等要职。在众多黄埔系师生中,何应钦是名义上的二号人物,但他位高权不重。而陈诚不一样,他历来担任国民党军中要职,属于实权人物,是真正意义上的二号人物。

解放战争中,陈诚以参谋总长兼东北行辕主任身份丢失东北后,南京、上海一带的东北籍官员就要求“杀陈诚谢天下”。为了平息众怒,蒋介石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让陈诚辞去参谋总长的职务去台湾休养,一方面稳定军心,另一方面为自己的后路做打算。蒋介石下野之前,发布了一道命令,任命陈诚为台湾省政府主席兼台湾省警备总司令,让他总揽台湾的军政大权。

1949年1月18日,蒋介石正式下野,回奉化溪口遥控,并下令修建定海机场,准备万不得已从定海飞往台湾。陈诚主政台湾之后,美国并不希望将来台湾由蒋介石把控,他们希望将台湾作为自己在东亚的一座“永不沉没的航母”。于是美国政府利诱陈诚,许以每年2500万美元的援助,并承诺帮助台湾发展“自立自给”的经济,但蒋介石需以政治避难的身份来台。陈诚眼馋美国的经济援助,于是他隐晦地接受了美国的条件。

蒋介石听闻之后,对陈诚产生了猜疑之心。上海失守后,蒋介石不敢直飞台湾,而是带了蒋经国由上海到定海。1949年5月17日,蒋介石曾致电陈诚,说明他要飞台的意图,但陈诚24小时内未给答复,这使得蒋介石的猜疑之心加重。虽然蒋介石知道陈诚不太可能背叛自己,但多事之秋应该多留一个心眼。于是蒋介石从孙立人的势力范围登陆台湾,而未事先告知陈诚。其实以陈诚的心性,不可能背叛蒋介石,他与美国只是虚与委蛇罢了。

参考书籍《解放战争》、《蒋介石传·1950-1975》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巴渝记忆绎清风——革命人物清... 近日,“巴渝记忆绎清风——革命人物清廉故事图片展”在重庆医科大学袁家岗校区正式开展。据悉,该展览由市...
原创 白... 白帝城中的白底到底是谁呢?首先来说,历史上出现白帝的描写有很多。在唐朝诗人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中,就...
原创 此... 有人说是孙思邈造就了妇幼保健院的存在,但我想孙思邈所带的来的并非单单妇幼保健院,他所留给后世的,是数...
原创 战... 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奋六世之余烈”,在历代秦王的不懈努力下才得以实现的。...
原创 “... 鲁迅大家应该都知道吧,鲁迅是一个非常出名的作家,我们的课本上也经常会出现鲁迅的作品。鲁迅是一个非常爱...
原创 长... 六国的噩梦——大秦武安君白起(10) 秦国高层在得知上党投降赵国的消息后,秦昭襄王立刻召开了紧急御前...
原创 朱... #历史开讲# 1955年,新中国的授勋仪式上,十位我党的英雄人物被授予了十大元帅的称号,在这之中有四...
原创 他... 东魏名将慕容绍宗,不仅是慕容恪的后代,更是一个在战乱时期崭露头角的军事天才。他又是如何在乱世中,一次...
原创 裴... 一些读者认为,梁山好汉中,真正被逼上梁山的只有林冲一人。这种观点不对,实际上除了林冲之外,很多好汉都...
原创 曾... 众所周知,在清朝中叶时期,曾爆发了一场影响深远的农民运动:太平天国运动,其波及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