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为什么“合肥四姐妹”之一的张充和,喜欢陆小曼却不喜欢林徽因?
创始人
2025-07-05 19:32:35
0

沈从文待她如亲妹,卞之琳为她痴恋写诗,她不喜欢才华横溢的林徽因,却对陆小曼评价颇高,她就是张充和——民国最后一位才女。

说起张充和,名气肯定比不上林徽因和陆小曼,但是在民国,也是鼎鼎有名的“合肥四姐妹”之一。

小时候的张充和被过继给叔祖父家,叔祖母极其疼爱,不惜花重金延请名师给她启蒙,传授文学与诗词。从小被《诗经》、《楚辞》、《史记》、《汉书》等典籍喂养的张充和学识渊博、气质典雅。

16岁时叔祖母去世后,张充和回到苏州与父母、姐妹兄弟团聚。父亲酷爱昆曲,对子女熏陶教育,张充和一下子也迷上了这种唱腔婉转的戏曲,常与大姐对唱《牡丹亭》。

18岁,她化名“张旋”报考北京大学,需要考英文、国文、史地和数学。前三科都没问题,特别是国文,她考了满分,一手漂亮的小楷还让人过目难忘。但是数学却很糟糕。她连题目都看不懂,最后考了0分。后来,幸好胡适把她作为试读生招进了北大,可惜在她读大三的时候因肺结核回家治病,后又遇战乱耽误,最终没有拿到毕业证书。

战争中,张充和跟随张兆和与沈从文流落西南,一不小心就成了一个大龄未婚女青年。在沈从文的撮合下,与一名研究汉学的德裔美国人傅汉思相恋,结为伉俪。

因为沈从文与林徽因的交情,她也曾与林徽因有过多面之缘,但是与陆小曼却没有太多交集。按照亲疏远近来说,应该是会更欣赏才华横溢的林徽因,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在她晚年回忆录《天涯晚笛》中她自述:林徽因很爱说话,是众人的中心,只要她开口,别人就没有说话的份,都得听她的。所以别人喜欢林徽因,她却不喜欢。

而对于陆小曼,张充和是在抗战胜利后回到上海的时候见过一面,却留下比较好的印象。说她为人温柔恬静、话少,会唱昆曲,山水花鸟画造诣颇高。

都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张充和不喜欢林徽因的缘由竟然是由于林徽因性格太外向、太高调,如众星捧月一般由才子、名人团团围住,成为全场焦点。而喜欢陆小曼则由于她较为沉默寡言、性格恬静,不争不抢。

为什么会有这两种不同的评价呢?这与张充和的成长经历、为人处世方式不无关系。

从成长经历看,同为大家闺秀出身的张充和与林徽因略有不同。林徽因是受西方教育影响,致力于国内建筑事业发展。张充和是深受传统教育熏陶,穿旗袍、唱昆曲、擅长书法绘画,在国外弘扬中国传统文化60年,两人可以说没有共同的爱好与话题。而中年以后的陆小曼则更具有一种传统女性的美,加上也爱唱曲、擅丹青花鸟,自然能萌生一种知己情愫。

从为人处世方式来看,林徽因足够自信,喜欢热闹,喜欢举办沙龙,涉及建筑、哲学、文学、美术、政治、历史、社会话题,同文化名流侃侃而谈,颇有见地。而张充和虽说性格不至于内向,但是更多的是传统文化熏陶出来的自省、含蓄、典雅而不失大家风度。对待感情专一而热烈,尽管诗人卞之琳对她暗恋十几年,为她写出“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动人诗句,她依然不为所动,保持洁身自好,情感忠贞于丈夫一人。那么看到一个类似于冰心《太太的客厅》中施展女性魅力,享受众星捧月的“绿茶”,心里或许是有一点不舒服,说出不喜欢她也在情理之中。

但是,张充和所欣赏的陆小曼实际上也是经历过丧夫之痛、被生活捶打过、张扬之气收敛了不少的陆小曼。要是回到那个与徐志摩大闹小姐脾气、讲究排场、生活奢靡还吸食鸦片的陆小曼时期,张充和也不会对她有一丝好感了吧?

有句话说,对别人的评价容易受自身见识和外在因素的影响,想要完全客观几乎不可能。还有句话说,没有一个人能得到所有人的欣赏和喜爱,如果太在意一些人的负面评价,活在自我否定中,那生活一定会是灰暗的。

你对张充和评价林徽因和陆小曼,有何想法呢?欢迎留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越来越热不是错觉!大数据揭秘我... 目前一场大范围高温正在影响我国,京津冀干热炙烤,部分地区地表温度高达70℃,华南一带闷热似蒸笼,多地...
央视新闻关注山东烟台:海面变“... 近日,山东省烟台市部分海域、沙滩上出现大面积浒苔,从远处望去就像一片“绿色草原”,引发网友们的关注。...
原创 此... 要说打起仗来就变“疯子”的人,大家很容易就想到了王近山,确实,王近山可以说是不可多得的将才,打起仗来...
原创 大... 前言 在初高中的历史课本上,对尧、舜、禹三代君王的描述是,他们在去世之前通过禅让制的方式把自己的王位...
原创 整... 按国民党的相关设计,军委会是指导、指挥国民党军队进行抗战的至高军事机关,这种体制下,身为“委座”的蒋...
原创 此... 1930年6月,红军主力整编,罗瑞卿担任红11师政委。 10个月后,红军面临着蒋介石的第二次“围剿”...
原创 为... 为了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总有一些人会舍弃自身的利益,将自己的一切奉献给国家和人民。尽管在家庭里,这些人...
原创 外... 严正声明:本文素材来自《中国最后的女人》一书,反对转载,拒绝伪史,保证没有任何政治联想! 郑和下西洋...
原创 董... 在毛主席眼中,西北战场的敌人主要有两块:一块是蒋介石的嫡系胡宗南集团;一块是由马步芳、马鸿逵和马鸿宾...
原创 她... 她是一代女侠,16岁嫁60岁“老男人”,却生下一个儿子人人皆知 在国外问一个老外对中国的什么最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