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3月23日,陕西咸阳市,铁道部第四工程局分区工会副主席郭金升逝世,终年54岁。
几个月后,他被有关部门追认为革命烈士。
郭金升——这位看似普通的铁路系统干部,人生经历却非同凡响。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正是他的舍生忘死和艰险钻研,以独有的勇敢和智慧,为我军在朝鲜战场的后勤保障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他是我英雄的志愿军特等功臣荣誉获得者。
初上战场清理炸弹
郭金升是辽宁凌源人,1946年初参加解放军,为了建立新中国随部队前仆后继,南征北战。
1951年,美军为了挽救其在朝鲜战场上的军事困境,险恶地设计出了“空中绞杀战”战术,在朝鲜铁路沿线投下大量炸弹、定时炸弹,企图切断我补给线,让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处于弹尽粮绝的处境。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美国人也深谙此道。
由于武器装备上的差距,敌人的“空中绞杀战”开始实施时,确实对我军造成了一定的困扰,可这并难不倒我英勇的志愿军官兵,铁道部队为了保证前线的胜利,在敌人的重点轰炸区不顾安危展开了抢修、抢运战斗。
1951年11月,郭金升随志愿军铁道部队来到朝鲜战场。当时战况正烈,敌人执迷于“空中绞杀战”,在铁路沿线狂轰滥炸。
为了对铁路进行不定时的破坏,敌机投下了许多定时炸弹。这对铁路和志愿军官兵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和威胁——因为你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发生爆炸。
有几次在排除定时炸弹时,炸弹突然爆炸,致使我多名官兵在爆炸中牺牲、重伤。
但保证铁路运输畅通是铁道兵的职责。虽然当时志愿军还没有对付定时炸弹的经验,但排除炸弹的危害让战士们义不容辞地冒险对其进行清除。
刚进入朝鲜战场,郭金升和战友们就遇到了考验。在铁路旁,他们发现了两颗定时炸弹,这必须要及时进行处理。
几名战士毫不犹豫向指挥员请求前去清除炸弹。最后,指挥员信任地把任务交给了郭金生。
郭金生拿起木棒和粗铁丝,小心走到定时炸弹前。初上战场就遇到定时炸弹,他心里也是砰砰直跳。
在他谨慎在雪地中用铁丝牢牢捆住两颗炸弹后,战士们一拥而上,将炸弹向远离铁路的地方拉去。
谁也不知道炸弹会什么时候爆炸,官兵们是在和生命赛跑。刚拉出不远,一颗炸弹卡在了一个雪坑里。时间刻不容缓,郭金生又拿着木棒用尽全身力气把炸弹撬动,和大家一起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把两颗定时炸弹拉到了远离铁路的荒野中。
胆大心细,成为拆弹专家
当天晚上,郭金升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心里想的全是定时炸弹。敌人的定时炸弹大小不同,爆炸时间不一样,有短段时间就爆的,有的隔几天才爆,他不想让战友们每次都冒着无法确定的危险,以血肉之躯与炸弹拼运气。
他脑子不停地转着,想来想去——定时炸弹肯定有一个特殊的装置,只要弄清了这个装置的原理。就一定可以制服他。想到这里,郭金升心中一动,他似乎看到了拆除定时炸弹的希望。
随后两天,郭金升和战友们在敌机的轰炸、扫射下,全力抢修铁路。
铁路刚修好,郭金升就向指挥员提出了要试着拆卸定时炸弹的想法。经过慎重考虑,指挥员答应了。
他马上就跑到了两天前拉到荒野里的那两颗还没有爆炸的定时炸弹前,蹲在旁边小心翼翼地研究,慢慢寻找炸弹的特殊装置。
炸弹随时都会爆炸,郭金升是拿自己的生命在拼……
老天不负有心人,时间一分一秒地推移着。也许郭金升真是一个拆炸弹的天才,在惊险中,他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壮举——用石头为工具,连拧带敲,竟然真的用同样的方法拆下了两颗定时炸弹的引信。
郭金生徒手拆开定时炸弹的消息像捷报一样很快在部队中传开。上级领导对此特别重视,慧眼识珠,把他调出原来的部队,专门从事排除定时炸弹的工作,并且派出两名技术人员专门帮助他研究定时炸弹的性能和原理。
此后,郭金升逐渐成为名副其实的拆弹专家,他背着枪,挂着工具,整天在铁路、公路、隧道、大桥巡视。附近部队发现哪里有定时炸弹,就打电话请他去排除。
时间不长,一百多颗定时炸弹就在他的手中变成了废铁,里面的炸药也悉数被我军物尽其用。志愿军官兵们都亲切地把郭金升称为“拆弹大王”。
但危险也是随时随地伴随着郭金升。一次,在他研究某种定时炸弹的引信时,火帽盒突然发生爆炸,将他的右手炸成重伤,不得不住进医院。可伤口还没有痊愈,心系前线的郭金升就提前出院了,又把全身心的精力投入到拆弹中。
战功卓然
每一次拆弹,都是在与死神进行较量,很多炸弹也许就在拆除的过程中会随时爆炸。郭金升拆除过一千多颗炸弹,其中还包括不少像蝴蝶弹之类的新型炸弹,每每有惊无险,全身而退,不能说没有运气的成分在里面。
在朝鲜战场敌我双方争夺激烈的运输线战斗中,郭金升运用自行研究的拆卸炸弹技术,以无畏的精神,用勇气和智慧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一年左右的时间里,他共拆卸炸弹上千枚,光取出的炸药就多达二十多吨。
他还担任了志愿军铁道兵拆卸炸弹训练班的教员,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经验、技术和心得传授给大家,培养了数百个学员。这些学员经过学习训练后,分布到各个部队,运用所学知识清除大量各种型号炸弹,最大限度地保障了我军运输线的安全。
郭金升在朝鲜战场上为志愿军的后勤保障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1952年,志愿军领导机关根据他的功绩为他记特等功,朝鲜最高人民会议也授予他“一级战士荣誉勋章”。
这一年,郭金升还非常光荣地成为“志愿军国庆观礼团”的成员,回到北京参加国庆盛典,并受到毛主席等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得到了很高的赞誉。
朝鲜战争结束后,郭金升回国退役,之后一直在铁路部门工作,直至去世。
抗美援朝战争,我英雄的志愿军涌现出无数个热血人物。郭金升虽然没有在最前线浴血杀敌,但他的贡献显而易见,甚至遇到的困难、遭到的危险比前沿有过之而无不及,特种功臣的荣誉对他来说,实至名归。
英雄应该被铭记,他们的精神更应该被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