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中央警卫团从公安纵队的警卫师中独立出来,专职承担保卫中央领导人安全工作。从1964年开始,这支部队启用新的番号8341。众所周知,8341部队在建国后完成了若干重要的警卫、出访等政治任务,深受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信任。大家所熟悉的中央领导汪东兴同志就长期担任过8341部队的首长。不过,在汪东兴之前,长期负责过毛主席安全保卫工作的其实还有另外一个人。他叫吴烈,是最早的中央警备团团长。今天,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他的故事。
26岁的中央警备团团长
1915年,吴烈出生于江西萍乡。他的出生地不远处,就是著名的安源煤矿。为了谋生,吴烈不到十岁,就随父亲一起到安源煤矿打工。父亲下井作业,吴烈在锅炉处做廉价童工,小小年纪,他已经深刻体会到了旧社会普通百姓生活的不易。这一时期,吴烈接触到了我党的进步思想。1927年,他开始参与我党领导的安源工人运动,成为自卫队的成员之一。1930年,吴烈加入红军,并在部队中入了党。虽然年纪不大,吴烈的革命立场却格外的坚定,参军不久,他就被提拔为保卫大队长,进入红军学校学习。1934年,吴烈开始担任保卫团第一营营长,在历次反围剿斗争中承担起了保卫中央首长的任务。长征结束后,他先后在红78师担任团和师参谋长,参加了东征、西征等重要战役。
吴烈在长征过程中,被很多中央干部视为救命恩人。他不顾自己的安危,照顾伤员,收集粮食,扶持老弱病残的家属。在最艰难的时刻,吴烈挽救了无数战友的生命。全面抗战爆发后,吴烈被从前线召回,在警卫教导队担任大队长。1941年,中央成立中央警备团,吴烈担任了警备团的团长和政委,同时还兼任了负责中央机关安全的延安北区卫戍司令。组织上把如此重要的任务交给吴烈,足以证明吴烈的个人素质和政治觉悟过硬。这个时期的汪东兴,还处于接受社会部培训的阶段。事实上,吴烈的工作表现确实突出。中共七大期间,吴烈承担了会议安保工作。在他的周密部署下,会议期间的安全保障没有出现严重疏漏。
4个月任期的军区政委
1945年下半年,吴烈离开延安,先后担任了热东和热南军分区的副司令和司令。吴烈履新后,接替他工作的,就是汪东兴。解放战争时期,吴烈跟随民主联军八纵和四野四十五军先后参与了辽沈、平津等战役。建国初期,吴烈进入新成立的公安部,辅佐部长罗瑞卿的工作。1955年,吴烈获得少将军衔。建国后,吴烈没有再参加过实际作战行动。组织上出于对他个人特点的考虑,安排他担任了平津卫戍区独立师师长、总参谋部警备部副部长、北京卫戍区司令等职务。吴烈的这些工作安排,还是与他的保卫干部的经历密不可分。而吴烈自己,根据自己多年来积累的经验,总结摸索出了一套和卫戍保卫工作有关系的制度。多年之后,吴烈制定的制度依然在沿用。
1975年,吴烈奉命出任武汉军区政委。以少将身份担任武汉这种级别军区的政委,在全国范围内极为罕见。不过,吴烈任职军区政委的时间极短,4个月后,他就改任军区副政委。这中间有什么变故呢?原来1975年秋天,开国上将王平复出,到武汉军区工作。王平的资历、军衔都在吴烈之上。本着以工作为首要出发点的原则,组织上安排他担任军区第一政委,吴烈的职务相应降为副政委。吴烈没有任何情绪上的包袱,他心悦诚服地接受组织安排,在工作中精诚配合王平。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武汉军区工作迅速回归正轨。1977年,吴烈回到北京工作,担任了卫戍区副政委等职务。他于1983年,以大军区正职顾问的身份退出现役,办理了离休手续。晚年的吴烈,在新时期部队的发展建设方面,提出了不少积极的建议。
2001年,吴烈在北京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