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的覆灭,与它的爆发一样,快得令人难以置信,连坐镇北京的慈禧太后也没想到,这伙儿曾令清王朝寝食难安的“长毛”,竟顷刻间便土崩瓦解了。毕竟,总攻开始前,李秀成手里还有二十多万人马。
就在太平天国气焰最旺盛的时候,清朝政府已经被太平天国打的节节败退,失去了很多大领地。曾国荃带领着他的湘军来到太平天国京都天京,并且展开了惨烈的天京之战。天京之战是太平天国的转折点,从强盛到衰弱的一场重要战役。
因为定都天京,太平天国曾经赖以生存的运动战再也无法全力实施,这其实也无所谓,毕竟这时候的太平天国已经占据了天下的半壁江山。
南京是江南富庶之地,但多是“死地”,没有坚守的地理优势,为了养活这里,太平军就只能不断的西征和东征,不断的贯通长江水系,这严重的牵制和损耗了太平军的实力,湘军和淮军即便战事不利,只要江南和江北大营威胁天京城,在外征战的太平军就必须回师救驾,放弃战果,最终被耗死,战争的主动权也一直掌握在清军手里,战争越持久,太平军就越劣势,被扑灭就成为了必然。
首先要说明的是,许多人都认为湘军2万人是孤军,但曾国荃军并不是所谓的孤军,只所以有持无恐,是淮楚等路军已在后方取得主动权,曾国藩坐镇安庆周密统协各路,一心攻下天京,国荃只是先锋军,而天京方面已经秩序大乱,顾此失彼,虽调得二十万大军却是东西拼凑起来的,说不上是当时太平军的精锐。
不幸的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是让曾国荃第一次感到死亡的威胁。湘军扎下硬寨不久,一场霍乱便袭击了整个江南地区,《漏网喂鱼集》记载:时疫流行,名字午莎,朝发夕死,上海极重。瘟疫通过人的传播,迅速也开始在湘军军营中蔓延,据王安定的《湘军记》记载:金陵围师亦苦痢疾。闰八月,疫尤未已,军士互传染,死者山积。事后统计,两万湘军,约一万人得了传染病。
雨花台之战充分暴露出了太平军的将领腐败无能,士兵贪生怕死的情形。太平军后期的战斗力真可谓落毛的凤凰不如鸡,除了长期随忠王的队伍还有些战斗力,其他都是乌合之众。腐败无能,贪生怕死的太平军领袖,早已腐朽不堪,士兵乌合之众,一触即溃,焉能不败
太平天国一直存在的问题,到后期越发严重,这些太平军士兵,特别是后期两湖的士兵,普遍没有什么战斗力,只是凑数唬人,他们早就讨厌邪教和军内歧视,乐于投降清军而活命。而两广的太平军老兵,投降也是死,故战斗力强悍,比如最后安庆之战惨烈也是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