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年,曹操爱子曹冲罹患重疾无人能医,他捶胸顿足:“要是华佗先生还在,或可救我儿一命啊!”
众人皆暗叹曹操犯了一个错误。
曹操自迎汉献帝于许都后,长期征战,奔波劳累,风餐露宿,睡眠不足,加上脾气急躁,怒火攻心,竟落下了一个头痛的顽疾。
发作时,头痛欲裂,天旋地转,呻吟不止,曹操对此苦不堪言。
这天,曹操听说他的得力助手任峻突然病逝,一时控制不住情绪,痛哭流涕,渐渐引起旧疾,痛得曹操跌坐地上,连眼睛都看不到东西。
郭嘉连忙掐他人中,灌温水,却一点效果都没有,立刻找来军中两个医官。他俩一个说是风寒,一个说是痰迷,争执不休,却谁也不敢下药。
此时,曹丕曹休恰好赶到,想起华佗被征召军中,赶紧亲自去请来看病。
华佗可不管来者何人,直接以自己身份低微,医术不精为由拒绝。
他可不是故意拿捏,提高身价,确实是因为本就是被迫来到军中,再想到曹操喜怒无常不好伺候,随时可能掉脑袋,所以干脆推辞。
但是,架不住曹丕的软硬兼施,华佗还是来到了曹操的帐中。他使出看家本领,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包,摸出四枚银针,在油灯上炙烤后,便要往曹操头上扎针。
“大胆狂徒,竟敢在当朝司空头上动针!”许褚见状大喝一声。
曹休赶紧拉开许褚,示意他,要相信华佗,难不成看着司空疼死?
华佗解开曹操的发髻,让他端坐在榻上,一针灸入眉间印堂,一针灸入头顶百会。然后在后颈左侧又下一针,接着一边给曹操按压后脑,一边游走寻找痛处,等到曹操“啊!是这儿……”
还未说完,一针又刺入了痛的部位。
说也奇怪,不到片刻功夫,曹操竟觉得痛楚减轻,慢慢睁开了眼睛,还能看清东西了。过了一会儿,下针的四处麻麻的,热热的,脑袋胀痛慢慢消失,神清气爽起来。
再次蹦跶起来的曹操大喜,决定留下华佗作为贴身军医,这让华佗叫苦不迭。因为他深知,留在曹操身边,就是在危险的边缘试探。
要知道,在乱哄哄的东汉末年,诸侯割据,攻伐兼并,民不聊生。饱读经史,空有一腔才能却不能入仕的华佗,凭借高超的医术悬壶济世,在民间打下了好口碑。
他不仅精通儿、妇、内、外各科,而且还发明了麻沸散,能让病人喝完后失去意识,随后开膛破肚,断肠洗胃,刮骨疗毒,不在话下。
好端端的医学高人,此刻失去自由,还有可能随时送命,怎不让人心惊胆颤?果然,华佗的担心不久后就得到了应验。
一天,华佗给曹操搭脉诊断,确认他患的不是普通头痛,而是头风,针灸不能治本,便大胆提出一个想法:“曹公若想根治此病,须服下这剂麻沸散,然后……”
他从布袋里掏出一把雪亮锋利的手斧,“用这把斧头劈开脑袋,取出风涎,头痛必可消除。”
曹操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华佗居然说出了这么离谱的治疗方法。他勃然大怒:“砍开我的头颅,敢情先生是想取我性命吧!”
接着不由分说,便把华佗关进了大牢。
后来,关于华佗的结局,大家都知道,《三国演义》里说他在狱中受尽严刑拷打而死。
而有些书籍记载,华佗因长时间离家,想念家人便和曹操说收到家书一封,要请假回去探望。回到家后,又写信告诉曹操说他妻子病了,要延长假期,总之一拖再拖。
曹操等得不耐烦,便派人前去查探真假,说如果华佗的妻子真的病了,便延长假期,并赐豆子四千升;如果华佗撒谎,就逮捕回来。果然,华佗撒了谎,被带回了曹营,经受审讯拷问而死。
当时,荀彧向曹操求情说:“华佗的医术确实高明,不能轻易杀了。”但盛怒之下的曹操根本听不进去,不屑地说:“我还就不信了,天下再也找不出能胜过他的医生。”
而且,学界还有另一种说法,说曹操当时招纳贤,向华佗、司马懿和孔融抛出橄榄枝,但这三个人都不买账,让他颜面尽失。为了立下威严,权衡之下,只能拿华佗这个“小人物”开刀,达到杀鸡儆猴的效果。
不过,华佗死后,曹操还是时不时受到头风病的折磨,却再也没有一个医生能用针灸缓解他的痛苦。
而当他非常喜爱的儿子曹冲在13岁重病,无人能救时,他哭着说后悔杀掉华佗。
可为时已晚,结果,曹冲和华佗一样,死在了公元208年。
可怜一代神医,世界上第一个发明了麻醉药,被誉为“外科鼻祖”的华佗,竟因曹操的疑心和暴怒而惨死。
他在狱中本想托狱卒带出一本绝世医书,但是也没能成功,后来被一把火烧掉,给后世留下了无尽的遗憾。
华佗提出的“开颅手术”成功率有多高不好说,但这个胆量放在现在也足够让人震惊啊!只能说,华佗仗着艺高人胆大,想把曹操当成试验的小白鼠,可惜却选错了对象,白白送了命。
不管华佗到底是因何而死,他的死无疑都是我国医学界的一大损失,令人扼腕!
作者:红袂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