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三国的人都知道有大都督这个官位,在东吴里有四个大都督,分别是周瑜、鲁肃、吕蒙、陆逊。这四个人都各怀才华,非常的厉害。
那么,在这东吴的大都督里,哪个都督的战斗力最强呢?
笔者认为,应该是周瑜大都督的战斗力最强。为此,笔者做了如下的几点分析。
首先,周瑜有勇有谋,几乎可以与诸葛亮相媲美。
众所周知,周瑜的死因与诸葛亮是有一点关系的,按照一般人的理解来说,周瑜就是被诸葛亮气死的。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既生瑜,何生亮”。从这句话我们都可以看出,周瑜的才智是多么的优秀,都可以与诸葛亮媲美了。诸葛亮的才智,我们是都知道的,那是相当的厉害。曹操败走华容道,就是诸葛亮算计好的,而且诸葛亮故意让关羽就截击曹操,以便放走曹操,也是诸葛亮的计谋之一。由此可见,诸葛亮非常厉害。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关某奉军师将令,等候丞相多时。"操曰:"岂不闻兵书有云:虚则实之,实则虚之。诸葛亮多谋,故使人于山僻烧烟,使我军不敢从这条山路走,他却伏兵于大路等着。吾料已定,偏不教中他计!”
而在东吴四大都督里,可以与诸葛亮相媲美的人,估计只有周瑜一人了。所以笔者认为,东吴都督中战斗力最强的当属于周瑜。
其次,“赤壁之战”可以体现出周瑜的才华。
赤壁之战,想必大家肯定不会陌生,也正是这一战,才让孙权确定抗曹之心。并且在这一战中,完全体现出了周瑜的才干。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挥兵南下,刘琮全军投降,刘备的军队也被曹军所攻破。面对曹操数十万大军的压境,东吴将士非常的恐慌,张昭等人也都主张投降。周瑜从鄱阳赶回朝中后,联合鲁肃,力排众议,主张抗曹。周瑜客观冷静地剖析了一下局势,他认为曹操师名不正,背弃天下之人,而且曹军久战成疲,不习惯江南的水战,所以可以联合刘备共同抗曹。正是周瑜的分析,坚定了孙权的抗曹之心。
战事一开始,周瑜就主动请战,身先士卒。并且在攻打曹军的过程中,周瑜严密部署,集思广益,他先是采纳了黄盖的诈降火攻之计,凭借东风,取得了火烧赤壁的大捷,而后又运用吕蒙的计谋,成功地解除了甘宁的围困。这赤壁之战,可以说是周瑜军事能力最全面的展示,其中周瑜对天下大势的分析,对战争走势的预测,以及对于整场战争的指挥,无不展现了周瑜的杰出才华。此外,周瑜善于博采众议,果断决策的胸怀和品格,也在赤壁之战体现得淋漓尽致。
简而言之,从赤壁之战,我们可以看出周瑜的才能是相当的厉害,所以笔者认为东吴的大都督中周瑜战斗力最强。
最后,周瑜比其他三个都督都厉害。
我们再来来看看东吴其他三个都督。
①先说鲁肃
鲁肃并没有特别亮眼的功绩,虽然他对东吴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也只能体现出鲁肃对东吴的现状和以后的发展路线有着清醒的认识,除此之外,并不能证明什么。
②再说吕蒙
吕蒙在孙权打算背叛蜀汉前,也曾担心过以后在荆州应该如何对付曹操,从结果来看,这个忧虑是有必要的,然而此时吕蒙却认为应该先灭关羽,再占襄阳、白帝,加上借出去回收来的南郡,完全可以替代关羽现在的位置。然而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结果惹得孙权大怒,最终凄惨死去。
③最后说陆逊
陆逊在夷陵之战大败刘备,也为蜀汉政权的建立作出了杰出贡献。但是总的来说,他仍然比不了周瑜。
总结这四个人的战绩,显而易见,周瑜的战斗力是这四大都督里面最强的。苏轼有一首赞美周瑜的诗: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苏轼在这首诗中,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周瑜的英雄气概和豪迈情怀,让人佩服不已。
总结:综合分析的话,笔者认为东吴四大都督里面,战斗力最强的非周瑜莫属。周瑜有勇有谋,而且可以和诸葛亮相媲美。后人对周瑜有这样的一段描述:“周瑜一生征战,有强烈的进取精神和横行天下的抱负,但却是天妒英才,英年早逝!”就光从这一句描述,我们也可以看出周瑜有多么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