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新朝,紫禁城第一个迎来人生高光时刻的人物,竟是皇家贴身保镖图里琛。
“新官上任三把火”是连千古帝王都逃不脱的心理魔咒,老爹的白事刚才收了尾,雍正就紧锣密鼓地投入到忙碌政务中。四十多岁的人了,每每熬大夜。这让看多了“过劳猝死、心脏骤停”社会新闻的21世纪观众替他捏一把汗。
天儿还大亮就已经决定熬通宵了。
可是没办法,雍正急于做出些像样的成绩来一扫关于继位正当性的重重疑虑,稳定屁股底下尚未坐热的龙椅。
毕竟,放眼望去,除了三两位近臣忠臣,满目都是暗藏的质疑和坐等看笑话的叵测。更有老九老十为首的混不吝兄弟,当朝放屁窜稀,公然目无尊长、羞辱皇威。
老十放个屁挺美
这俩真是给我气笑了,挺逗
再难的问题也不得不硬着头皮上——问题越棘手,事后的功绩就越伟岸。因此雍正盯上了给国库补窟窿的差事。
毕竟新朝的最大问题,还是穷。
没钱,稳不了边疆,就改不了吏治,更兴不了民生。囊中羞涩的皇帝拿什么来谈"新朝新气象"呢。
一向稳妥谨慎的四哥,在高涨的开局热情和急迫的创收压力下,多少显得有点不够理性了:
先是国丧期间急着将京中欠款官员以国贼之罪就地革职追缴;
又不经任何考核了解就破格录用隆科多推荐的诺敏作为钦差前往山西查补藩库亏空;一听说山西把三百多万亏空半年还清,也不深究这个还款速度是否合理,立马点灯熬油地连夜给诺敏做了个”天下第一巡抚“的精美牌匾……
每个决定都让老臣廷玉和十三太保出一头汗。
额,根本插不上嘴
哥哎,咱也不用这么激进吧。
就是这一个加一个“操之过急”的决定,造成了雍正即位以来的第一个窘境:山西作为全国模范省的典型刚树起来没几天,雍正的爱用诤臣田文镜就上奏参诺敏的差事办得实在蹊跷。
还记得老田吗?老啦
和雍正初次见面时,还是年轻小伙
要说这诺敏,也是个信念感极强、小嘴梆硬的老爷们。面对田文镜执着强硬的查案风格,依然自信自己这点障眼法一定不可能穿帮。仗着有朝中权贵隆科多打掩护,竟然上奏义正词严地反咬田文镜一大口,甩开了膀子要跟田文镜硬刚到底。
面对完全矛盾的两个持方,雍正心里有点发毛了:万一小田说得是真的,我这岂不是给自己这老脸上来了一记降龙十八掌?
事是这么个事儿,但老八的话也不无道理:
“此事究竟谁的责任,朝廷不能不查个清楚,不然朝野猜测,人心观望,臣弟担心皇上要求各省两年之内清还国库亏空的明诏,又将会无功而返。”
四哥还挺会选人嘞
本期主人公图里琛就在这时被推上舞台!
作为大清的公务员,首先你得做到多功能多效用。当初咱是凭这威武雄壮的外形,走贴身保镖的岗位挤进了体制内。可职场就是这样,有时领导会不知所以地扔过来一个奇奇怪怪的差事,无权sayno,还须要办得漂亮。
图里琛刚被皇上封了钦差,小多子就找上门来,一进屋就用“皇上的圣明、朝廷的脸面”来压人,是谁在心虚?这不就了然于胸了。
看得是挺明白,但绝不能张狂。想在宫里混口饭,惶恐的表情、谦虚的态度必须随身携带。碰上领导,这些都要随时掏出来用的。
谦虚而惶恐,请您多指教啊
“这皇上新膺大宝,励精图治,好不容易树了山西这么个榜样,你要闹出笑话来,我还真不知道怎么收场呢。”
隆大人这暗示已经不能更直白……可你虽然官大,却并非咱的直属领导,我图里琛混迹职场多年,就知道一个游戏规则:一切都听董事长的,准没错!
于是转头就把这话传给了皇上,预料到一切的雍正只给了三个字的指导方针:说实话。
说实话!
得嘞!有皇上的金口玉言保驾护航,我还管你隆科多说什么。
话说山西这边,田文镜已经在高人邬先生的指点下,识破了诺敏贷款填充藩库,试图瞒天过海的把戏。并从李卫那里借了兵,马不停蹄地连夜封了藩库,防止小人销毁证据。
时值中秋佳节,对此毫不知情的诺敏正大摆席面宴请山西众官。
钦差图里琛的闯入虽然有些突然,但并不意外。诺敏依然自信满满、从容不迫,毕竟京城的隆大佬早就来信提醒过,大佬还拍着胸脯扬言已经跟钦差打过招呼。
小样挺自信
二人还未寒暄几句,田文镜大步流星赶到现场,看起来比诺敏还自信,提了提本就洪亮的嗓音,宣布已经封了藩库还贴了告示招呼各银号两天之内领回官府借走的银两。
来一个更自信的
这话一出,诺敏知道出大事了,登时有些腿软。
田文镜立刻更进一步,把图里琛单独拉到屋外,说起自己的查证结果和验证部署,并要求图里琛帮忙拖住诺敏一众两天,不让他们出去摇人运作,真相即可水落石出!
就在这时,图里琛表现出与憨态可掬的外形反差极大的沉稳和妥帖。
田文镜的陈词慷慨激昂,但凡是个有勇无谋的主儿,立刻就能被煽动起来。况且看诺敏那个焦急的样儿,八成是心中有鬼。
可图里琛并不立刻站队:咱这次是以金牌调解员的身份,带着主持公道的任务远道而来,关键是要体现圣上和朝廷对此事客观中立的态度。结果这一进门你就让我把山西上上下下这么多朝廷命官变相软禁,这不就是拉偏架站偏队?不合身份也有失大体。
并不站队,表示怀疑
看图里琛面露犹疑,田文镜竟然耍起了套近乎拉关系的技能:听说您和李绂是老铁?巧了不是,我和李绂……同一年考公呀!我早就听他说您是无双国士,胆识过人。这关键时刻,可不会拉胯吧?
这糖衣炮弹虽然放得有些僵硬牵强,但已经是直男小田拼尽全力了。
图里琛依然保持理智,对此市侩招数并不买账:快快打住!
我可不吃这套
但田文镜之前的话还是打动了大图:纸包不住火,这么恶劣的事总有一日会暴露,而且事态只会发展到更加不可收拾。皇上那性格,到时候我这200斤肉一刀一刀凌迟恐怕也不够他老人家泄愤的。
帮诺敏瞒一时可保皇上暂时的颜面,却就此埋下滔天隐患;
帮田文镜揭黑幕无疑是一刀扎中皇上的自尊心,却也能剜去这块烂肉以绝后患。
何况皇上嘱咐了“说实话,查实情”,说明领导多少做了一定的心理建设,我谨遵圣命也没什么大差池。
怎么选?心里已经有数了。
但图里琛不愿意被田文镜牵着鼻子走,一要维持钦差的中立态度,二要体现自己的自主决定权,三要收紧时间给田文镜一些抓紧行动的压力,毕竟deadline才是第一生产力。
于是,他狠狠地下了安排:一天之内取不到证据,我就上折子参你!
最多一天,你抓点紧吧。
田文镜连郁闷委屈的空当也没有,赶紧就跑出去干活了。
那么问题来了……一天,它也不是那么好拖的呀……
憋在屋里的诺敏早就意识到事情不妙,如今的关键是要安排人出去把那些来领银子的商户给拦下,不然就只能等着被田文镜宰割。
诺敏这心慌死了,田文镜那死鬼怎么没有一起回来?
一个想出去,一个要拖住。这就开始了职场上最常见也最精彩的戏码:
极限拉扯。
图里琛看上去是个只会舞刀弄枪的壮汉,平时说一句话都嫌多。可一旦任务需要,立刻化身变色龙,喜怒哀乐嬉笑怒骂灵活切换,熟练程度堪比川剧变脸。
前一秒铁面无私主持公道,下一秒就成了和蔼可亲下乡慰问,车轱辘片汤话都是成套出品。一边哄劝官员们落座吃饭,一手还提溜着诺敏坚决不能松手。
哈哈,这个萌萌的身高差
诺敏心里苦啊。先说自己要出去办点公务,被图里琛笑脸拦下之后只好试图运作几个手下混出去,谁知又被大图仿佛赶猪进圈一样给赶了回来。
来来,都回圈了
到此,表面虽一片和谐,空气中的火药味却浓得呛人。
双方的意图也已经从猜测变成了确认。
诺敏:这图里琛就是站了田文镜的队!
图里琛:这诺敏果真犯了事!
一旦二人心中都有了确定,想出去就变成必须出去,想拦住的就决心拼了命要拦。
看哄劝不住图里琛逐渐失去耐心,软的不吃就给我上硬的:
“这些都是我的客人,放走一个,唯你们是问!”
拔刀啦
看钦差发飙,诺敏也索性撕破了脸:
“既然你一意孤行,我诺某也不是好欺的。”说罢一摔杯子招呼亲兵举着红缨枪破窗而入。
诺敏小小身体里蕴含着大大的胆量
两边都有兵,势均力敌谁也不惧谁。真打?那就是大水冲了龙王庙。没有意义,也不成体统。
在这种情况下,只剩下比狠了,就拼一个气场。巧了不是,这正是咱图里琛的强项。
一声洪亮的大笑直击敌人心理防线,笑得众人后背发毛;
没有比我懂大笑
“这里还是不是大清朝的天下?!”
直击灵魂的质问再次重申自己御派钦差不可侵犯的身份;
“来人呐,把你们的上衣统统剥去!”
妆造满分
清一色横七竖八的刀疤发着光,闪耀着对死亡的蔑视和逼人的勇猛,这些从鬼门关归来的战士就是皇上和朝廷给的底气。
“如果这儿不是大清朝的地方,如果你们不是大清朝的臣民,就尽管往这儿来!”
这里真的帅爆啦~~~
意味着今天如果谁敢反抗,就是和朝廷作对,我大图直接扣上一个谋反叛乱的帽子就能把你们全灭了!
“还不滚!”
一声怒喝瞬间吓退所有亲兵,走时还不忘把窗户给好好关上。
这些兵给我笑死了,秒退。
同时吓死的,还有诺敏小兄弟,而他这一瘫,这个案子也就板上钉钉了。
吓死宝宝了呜呜呜
图里琛和田文镜联名折子一到,墨菲定律直击雍正眉心:怕啥来啥啊……
是按照隆科多的建议给诺敏个急于邀功的小罪糊弄了事,保全自己颜面?
还是按照马齐的建议以欺君枉法重罪彻查,给朝廷交代?
主角光环照亮了的雍正内心作为明君的理性一隅:这事,糊弄不得。
但雍正的个性我们都知道,心里那点邪火必须得撒。
于是,山西来的小太监就遭了殃:人在擦地板,棍子天上来。(这事就不展开说了,四哥太腹黑了真是)
所以大家看到了,大清朝的公务员门槛实在是高得离谱。图里琛作为贴身保镖还并非什么高官厚禄的角色,就得软硬件齐全,练就五花八门的才艺绝活。
先天条件得好,孔武有力威武雄壮;
谦卑老练是标配,大小领导都得小心捧着;
言语中拿捏分寸,不多不少只说最当紧的;
要有随机应变的灵活度,也要有恪尽职守的专业度;
得有平易近人的亲和,还得有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气场。
见微知著,可想而知张廷玉等人得是何等人精,令人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