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朝十二帝没有昏君,是怎么走向灭亡的?
创始人
2025-07-05 06:02:09
0

清朝没有一个皇帝是昏庸无道的,为什么历经十二朝以后就走向了灭亡呢?它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衰退的呢?

一般认为

清朝的快速衰退开始于道光皇帝

道光皇帝执政时期并没有很突出的政绩。唯一一次壮举“禁烟运动”还搞得虎头蛇尾。随后就发生了第一次鸦片战争,在帝国主义先进的轮船枪炮的打击下,清政府的军事力量溃不成军,节节败退。最终以签订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才算是结束了这场战争。从此以后中国就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态,清政府从此一蹶不振。

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失利并不能完全怪道光皇帝,毕竟他当政也没多少年,完全可以说是前期的各种储备不足导致的。

我的观点

清朝从雍正时期就开始衰退了。

分析衰退的原因之前,要先看看是如何成功的

清朝之所以能从东北发家,进而统一全中国,主要依赖于八旗军的战斗力,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八旗军,这里说的主要是满洲八旗,亦军亦民,军民合一,在清朝问鼎中原的大小战争中都有其身影。萨尔浒之战,以少胜多;松锦战役,主力对主力,明军伤亡13万;一片石之战,李自成主力消灭殆尽……

八旗军的战斗力之所以这么强,和它的野蛮性是分不开的。早期的时候满洲基本上属于一种不开化的状态,全民皆猎人,基本上以打猎、放牧为生,很少开展文化教育。这也就造成了一种现象,不太看重生命,不怕死,也就不怕杀人。从满洲统一中国的战争中可以看出,前期的八旗打仗基本上属于一种强盗式的打法,杀人较多,抢劫也较多,不太像是要统一中国,更像是要把中国从地图上抹掉。

一直到顺治时期,多尔衮死后,清朝的统治者也意识到这种抢劫式的打仗方法不太行,到时候可能会出现这样一种结果,就是只有地盘,没有人了。以前的时候还能用以物易物的方式和明朝换粮食和必需品,但是照这样打下去,以后种粮食和生产生活必需品的人和条件都没了,那打下这么大的江山又有什么用呢?这时候又有不少汉人加入了满洲,逐渐的建言献策,这种抢劫式的统一战争才算是慢慢的结束,不过其野蛮性仍然有,包括到康熙皇帝时期,仍然存在满洲八旗圈地的现象。

清朝如何由康乾盛世迅速走向衰败的

一、八旗军的战斗力下降明显

在清朝建立后,八旗军也获得了丰厚的赏赐,身份上基本上属于世袭,世世代代当兵。后期很多八旗子弟都称自己有一份“铁杆庄稼”,不论天灾人祸都能按时得收益,而且粮饷待遇高于汉人的绿营部队,又不象绿营部队那样经常需要出去打仗。这种战斗力下降的苗头在康熙皇帝后期已经出现了,雍正皇帝时期已经表现得很明显了。雍正皇帝和乾隆皇帝为了抑制这种战斗力下降的颓势,也发起了几次对外战争。虽然战争基本上都取得了胜利,但由于各种原因,仍然没能阻挡八旗军战斗力下降的趋势。

八旗军的战斗力逐代的下降,到了清中期的时候就基本上没什么战斗力了,好在这个时候没有爆发大规模的战争,所以八旗战斗力的下降并没有表现得很明显。后来的太平天国运动将八旗军打出了原型,清政府也不得不依靠汉族地主团练武装来镇压各地的农民起义。

没有对国忠诚,能打胜仗的军队,国家是无法稳固的。

二、雍正皇帝的皇位不稳,进一步削弱八旗旗主的权力

众所周知,康熙皇帝在位时间比较长,又比较能生孩子,因此皇位的传递过程出现了一些复杂的情况,到了康熙后期甚至形成了“九子夺嫡”的现象。

最后是皇四子胤禛夺得了皇位,但是这里边是存疑的。到了康熙皇帝快要病逝的时候,真正具备夺嫡实力的剩的不多,但也不是光皇四子一个人。

我们看看这个时候的九龙都是怎样的:皇长子圈禁;皇太子被废;皇三子本来就不受待见,实力也不行,划到夺嫡圈里有凑人数的嫌疑;皇四子胤禛,本来和皇太子一伙,太子被废后才出来争皇位;皇八子,犯错,失去了夺嫡的机会,转而支持皇十四子;皇九子,皇十子,皇八子的粉丝;皇十三子,皇四子的粉丝;皇十四子,有军权,大将军王。也就是说这个时候具备当皇帝实力的其实有皇四子和皇十四子两位。而且皇十四子的支持粉丝们实力很强。

康熙皇帝前期立了太子,后又两次废掉太子,从此以后也没有再立太子,说明他并没有选定好让谁接班。康熙皇帝时期也没有秘密立储的规矩,病逝的时候是通过遗诏确定的皇位继承人。但是有个特殊情况,康熙皇帝病逝的稍微有些突然,这个时候皇十四子正在西北打仗呢,而且宣读皇帝遗诏的是当时的步军统领隆科多,此人是皇四子胤禛的忠实粉丝。这就不得不让人怀疑其合法性了。这不是小编自己的猜测,当时的很多人都有这种想法。

康熙皇帝时期已经对八旗进行了一些改革,更改了八旗旗主的称谓为都统,也就是说八旗不再属于旗主,而是属于国家,属于皇帝了。雍正皇帝登基后感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尤其是军方的。因此雍正皇帝对八旗制度进行了进一步的改革,使得皇室的贵族基本上丧失了军权。一个个的成了富贵王爷。

由自己家人带兵打仗有坏处就是容易让自家人做大,对自己产生威胁,但容易形成较高的战斗力和忠诚度。但是让外人统军的话,大家都是打工仔,打好上头交代下来的任务就行了,至于军队武力、文化建设,就逐渐的搁浅了。而且从雍正皇帝时期,就不太用八旗军打仗了,毕竟八旗军人数不是很多,还要在各地驻防,能集结起来打仗、打大仗的不多,也不容易。因此,这以后打仗大多是靠绿营军了。

三、雍正皇帝对文化的包容性降低了

大家都知道康熙皇帝是一个爱好学习的人,对西方的先进文化也有所研究,有不少的西方老师。康熙皇帝是一个对文化有包容心的皇帝,允许各种文化、各种学说的传播。这样是有好处的,可以更快的了解先进文化和技术,不至于使自己落后太多。

到了雍正皇帝时期,由于雍正皇帝得皇位存疑,因此他对各种言论很在意,甚至为此专门建立了特务组织。大兴文字狱,限制民间学说,打击读书人。同时又限制西方文明在中国的传播,康熙皇帝还有几个洋教师,雍正皇帝一个都没有,基本上形成了闭关锁国的状态。没有了西方先进技术的传入,中国很快就和世界拉开了差距。

雍正皇帝时期,清朝起家的八旗战斗力开始下降,又没有培养出新的有战斗力的军队。同时拒绝先进文化的传入,使清朝开始落后于世界的发展,岂不就是说清朝从这一时期就已经开始衰退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李... 李世民是一个特别传奇的人,隋唐时代英雄并起,李世民就像是拿了大男主剧本的男人一样。在他的手下,文臣武...
原创 武... 公元690年,武则天称帝,一代女皇就此诞生,武则天称帝后的几个月内,狄仁杰担任武则天的宰相。狄仁杰原...
原创 不... 隋朝结束了大乱世,隋文帝杨坚建立了隋朝,可是与秦朝一样,隋朝也是一个短命王朝。隋朝也二世而亡,大部分...
原创 武... 唐乾陵是唐高宗李治与大周皇帝武则天的合葬陵园,也是全国唯一的两个帝王合葬墓,也是我国唯一一个没有被盗...
原创 穷... 一、历史上的褚遂良 贞观时期,出现了许多名臣,褚遂良便是其中之一。褚遂良本来在李世民的死对头薛举手下...
原创 西... 唐朝在历史上是非常厉害的存在,单单从一个方面就可以看出,时至今日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唐人街。这里的唐人...
原创 庞... 一、不是秘密的秘密 《三国演义》中,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从此抱团奋斗、生死与共,终于打拼出来了蜀汉这片...
原创 十... 演义中,第五回说到了曹操假借皇帝诏书,联合十八路诸侯,组建讨伐董卓的盟军,并推举袁绍为盟主,孙坚为先...
原创 此... 战国时期,七雄争霸。最终秦国经过不断的变法图强,走上了一统六国的道路。秦国经过几百年的发展,给后人秦...
原创 华... 208年,曹操爱子曹冲罹患重疾无人能医,他捶胸顿足:“要是华佗先生还在,或可救我儿一命啊!” 众人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