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镝所指,万箭齐发。”鸣镝响箭”在《汉武大帝》里几乎已经成为了伊稚斜凶残暴力的代名词。
但在真实的历史中,”鸣镝响箭”的原本主人,并不是伊稚斜。而是匈奴的第二代单于冒顿。而响箭的原本名称也叫“冒顿鸣镝”。匈奴最开始的时候,在草原上也不过是一个实力很小的部落,冒顿正是使用了“鸣镝”,强化了族人对自己的绝对服从,为了锻炼他的士兵们,他的“鸣镝”射向哪里,匈奴的士兵就要毫不犹豫的射向他所指的地方。最终,一代枭雄冒顿把箭最终射向了自己的父亲,然后自立为单于,开创了一代草原霸业。
冒顿开创的弱肉强食法则被其他人也给延续了下来。伊稚斜当然也是一位非常有野心和能力的单于。他杀了自己的各个,从自己侄子手中夺下了单于之位,原本他准备像冒顿一样在草原大干一场,成就草原霸主,但偏偏运气不好,遇到了汉武帝。伊稚斜的哥哥军臣单于,和汉朝一直保持着非常好的关系,说关系好,其实不过是汉朝为了防备除匈奴以外的其他国家坐大,而和匈奴刻意的去较好而已。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局势在不断的变化,经历了文景之治的汉朝,经济实力和国内的政治状况都在不断的发展和稳定,比前几代皇帝在位时期不知富裕了多少倍。而匈奴内部却陷入了争权夺利的局面,俊臣单于死了以后,伊稚斜打败自己的侄儿开始自立为王。
伊稚斜逼於单投降了汉朝,汉武帝封他为了涉安侯,由于伊稚斜怨恨汉朝接纳了於单,于是屡次带兵劫掠雁门、上郡等地,不得已,汉武帝派遣卫青、霍去病等大将前去对匈奴展开反击。最后匈奴元气大伤,於单死后的12年后,伊稚斜也死了,匈奴势力大不如前,开始退出河套地区,称为“漠北匈奴”。